文◎蘇桂云 劉國通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chǎn)于四川。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藥。為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
相傳,很久以前,附子是山中的一種野生植物,沒被人們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那時候乾元山一帶的人體質很差,生病的多,冬天又特別寒冷,到了冬天有不少人被凍死了。在金光洞修煉的太乙真人很同情民間的疾苦,就提煉丹藥給窮人治病??墒巧〉娜硕啵瑹挼牡に幫粔蛴?。太乙真人發(fā)現(xiàn)山里長了一種野苗苗,根底長了一個圓果子,可以加工成一種烏黑發(fā)亮的片子。太乙真人就把這種藥片叫做烏藥。人吃了這種藥能增強體力,冬天吃了又能起防寒的作用。太乙真人就把這種藥的加工方法教給了乾元山一帶的人。后來他又收了哪吒做徒弟,師徒倆又在原來加工烏藥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新方法進行加工,加工出了一種藥效比烏藥更好的新藥來。人們誤以為太乙真人和哪吒是兩父子,便把這種新藥稱為“父子藥”。后來才知道他們是師徒關系,于是就把“父”字改為“附”字,稱這種藥為“附子”。
據(jù)《漢書》記載,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年~前49年),大將軍霍光的妻子想讓自己的女兒做皇后,便設法謀害當時的皇后許氏。許氏分娩之后,霍光的妻子就脅迫御醫(yī)淳于衍利用服藥的機會進行謀害。淳于衍暗中將搗好的中藥附子帶進宮中,偷偷摻合在許皇后要吃的藥丸內(nèi)。許皇后服藥后不久,即感到全身不適,很快昏迷死亡。附子是一味劇毒藥,大辛大熱,含有生物堿類,如烏頭堿、次烏頭堿、中烏頭堿等??诜?.2毫克烏頭堿,即可產(chǎn)生中毒癥狀,表現(xiàn)為口腔及咽喉部刺痛、有燒灼感,口唇及舌頭有麻木感,語言不流利,舌體不靈活;重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眼花、四肢肌肉強直、陣發(fā)性抽搐、牙關緊閉,甚至引起心室顫動、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鑒于此,古往今來,不少醫(yī)生對它的使用都持慎重態(tài)度。然而,中醫(yī)理論認為,藥物的有毒無毒是相對的,“有是證,用是藥”,根據(jù)病人的“證”選用劇毒藥物,藥物的針對性強,能夠發(fā)揮其專注、強大、峻猛的治療作用。此時,有毒之藥就成了有益之品。
▲附子飲片
附子是多年生草本,高0.6~1.5m。塊根常2個并連,紡錘形或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側根甚肥大,徑達5cm。莖直立或稍傾斜,圓柱形,表面青綠色,下部老莖多帶紫色,莖下部光滑無毛。葉互生,革質,長6~11cm,寬9~15cm,掌狀3全裂,中央裂片菱狀楔形,急尖,近羽狀分裂??偁罨ㄐ?,萼片5,寬約2cm,藍紫色,上萼片高盔形,高2~2.6cm,側萼片長1.5~2cm;花瓣2,無毛,有長爪,距長1~4mm;雄蕊多數(shù);心皮3~5,離生。蓇葖果長約2cm?;ㄆ?~10月份,果期10~11月份。
栽至第二年6~7月份收獲,于小暑至大暑間采收為好。挖出后把附子與母根分開,洗凈泥土,除去母根、須根。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三種藥材:
鹽附子 將個大的子根放入鹽鹵 (食用膽巴) 水溶液中浸泡過夜,再加食鹽,繼續(xù)浸泡,每日取出晾曬,至表面出現(xiàn)大量鹽霜,質地變硬為止。
黑順片 選中等大小的子根,浸鹽鹵液中數(shù)日后,與浸液共煮至透心,撈出,用水漂洗,縱切成約5mm的厚片,用水浸漂,并加用紅糖與菜油炒成的調(diào)色液,使附片染成茶褐色,取出蒸透,至出現(xiàn)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
白附片 加工方法與黑順片略同,但不加調(diào)色液,煮至透心后,剝?nèi)ズ诤稚馄ぃv切成約3mm的薄片,用清水浸漂,蒸透,曬至半天,用硫磺熏后再曬干。
黑順片與白附片直接入藥。鹽附子需制后才能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