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福州市 350000)
開征房產稅有利于土地集約利用。事實上,開征房產稅還有三個好處:一是有利于調節(jié)居民收入;二是有利于健全分稅制體系;三是有利于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
縱觀滬渝兩市房地產稅改革,在健全分稅制體系和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兩個層面,有一定效果。
第一,健全分稅制體系
盡管2011年上海市房產稅收入才2億元左右,但是,這2億元可謂是我國稅收發(fā)展史上一個里程碑。當前,中國的稅收制度應當包括流轉稅類、所得稅類和財產稅類三大體系。相比而言,財產稅類制度建設之所以處于滯后狀態(tài),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為財產稅類較有代表性的房產稅在我國稅收制度中處于弱勢地位。從世界各國的普遍經(jīng)驗看,財產稅類屬于地方稅系,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而我國當前稅收制度的一個明顯缺陷是地方稅體系不完善。上海市和重慶市適時開展房產稅改革試點,對于完善我國地方稅體系即分稅制體系大有好處。
第二,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
以重慶市為例,該市房產稅實施之后,高檔商品房項目訪客量出現(xiàn)明顯下降。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多數(shù)高檔商品住宅項目樓盤訪客量下降30%-50%。同時,受此趨勢影響,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對高檔住房的定價更趨理性,價格上漲預期下降。而且,由于實施房產稅,重慶市購房戶籍結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地戶籍居民新購房比例由實施前的62%提升至實施后的77%;外地戶籍居民新購房比例由實施前的30%下降到15%。這一明顯變化,從一側面說明人們在個人住房消費方面更趨于理性(見圖1)。
圖1 重慶市購房戶籍結構圖
第一,福建省開征房產稅的立法依據(jù)
自上海、重慶兩市發(fā)布了《上海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及《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行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的暫行辦法》之后,人們關于《暫行辦法》的立法正當性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福建省開征房產稅將面臨同樣窘境,因為我國《立法法》第8條規(guī)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guī)定”;《立法法》第9條規(guī)定:對于應當由法律規(guī)定但法律尚未作出規(guī)定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先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3條規(guī)定:“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guī)定的,依照國務院規(guī)定的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笨梢?福建省開征房產稅還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因為從我國目前的房產稅領域的立法來看,法律并沒有賦予開征房產稅的直接授權。
第二,如何界定福建省房產稅的稅率
滬渝兩市房產稅稅率,都比較低。其中滬市稅率因房價高低分別暫定為0.6%和0.4%,渝市稅率也只有0.5%,而國際上通行稅率為1%。兩個試點城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低稅率,主要是考慮房產稅改革是一個長期漸進過程,應分階段、按步驟穩(wěn)步推進。那么,福建省又當如何界定房產稅的稅率,稅率測算好以后,減免稅的范圍又如何界定。以上問題能否有效解決,將關系到福建省房產稅能否順利開征,關系到房產稅發(fā)揮其應有作用,關系到財產稅制改革能否深入進行。
第三,如何有效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
眾所周知,目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依賴于土地出讓金。有人認為,房產稅可以替代土地出讓金??墒?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土地出讓金的收入遠遠大于房產稅收入。以上海為例,2011年土地出讓金收入超過1000億元,而房產稅收入僅2億元。收入差距如此懸殊,怎么才能調動地方政府實施房產稅新政的積極性呢?
事實上,房產稅具有兩面性的特點。短期內,房產稅對城市發(fā)展的融資而言,確實起不到實質性作用。但是,由于它細水長流,等到一個城市建設基本完成,樓市繁華到一定程度,地段升級,房產稅才能成為很好的公共設施服務的融資渠道。相反,當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城市化進入末期,土地出讓金增量出現(xiàn)枯竭的時候,房產稅代理土地出讓金的時候就到了。尤其是土地資源相對饋乏的城市,將來依賴于土地出讓金的可能性就更小。因此,福建省地方政府明白其利害關系,甚為重要。
第四,如何有效服務于納稅人,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這里有兩個層面的問題需要闡述。其一,要加快稅收征管機制的轉型。要盡快建立健全個人納稅人的基礎信息資料。針對個人房產,加緊建立財產登記制度和房產稅征收管理稅源監(jiān)控體系以及房產擁有、使用登記制度,同時,要利用我國“金稅工程”,使稅務、房管、規(guī)劃、公安、工商、銀行等不同部門實現(xiàn)有效聯(lián)網(wǎng),對涉稅信息進行資源共享,消除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障礙,對其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動態(tài)、全面的監(jiān)控和管理。如此,才能為納稅人繳納房產稅提供便利,為征管工作減少阻力。
其二,開征房產稅,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住房作為一種事關民生的特殊商品,僅靠市場力量很難盡如人意。如將房產稅用于保障房建設,對于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調節(jié)社會貧富差距及實現(xiàn)社會公平都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加大保障房的供給力度,也有助于平抑房價,使納稅人不至于因房價高漲而房產稅稅負陡增,從而為房產稅的進一步推行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氛圍。
滬渝兩市的房產稅改革試點是對我國房產稅進一步完善的初步嘗試,因為屬于試點性質,還不能稱之為完整意義的房產稅。因此,建立規(guī)范的房產稅制度,應是福建省“十二五”時期稅制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第一,開展房地產產權登記普查,健全房地產信息系統(tǒng),為房產稅改革做準備。
第二,對稅制關鍵要素(如稅率)進行精心論證和設計,化解阻力,保證房產稅改革順利進行。
第三,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調動其推進房產稅改革的積極性,構建城市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稅源。
第四,明確定位,消除疑慮,為房產稅改革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
[1]張洪銘.房產稅改革試點效應分析[J].稅務研究,2011,(4).
[2]陳杰.房產稅試點初評與房產稅改革深化的意義[J].經(jīng)濟改革,2011,(5).
[3]童大煥.別指望房產稅能降價[J].京華時報,2011,(1).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http://www.stats.gov.cn/.
[5]上海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網(wǎng)站http://www.csj.sh.gov.cn/pub/.
[7]重慶市地方稅務局網(wǎng)站www.cq-l-tax.gov.cn/cqds/72057594037927936/index.html.
[8]社科院2012《房地產藍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