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單側TLIF技術治療復發(fā)性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研究

      2012-11-01 07:48:12曾業(yè)龍張文作高朝友陳東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2年3期
      關鍵詞:單側復發(fā)性椎弓

      曾業(yè)龍,張文作,高朝友,陳東

      (廣西靈山縣人民醫(yī)院脊柱外科,廣西 靈山 535400 E-mail:Zeng8822@126.com)

      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recurrent lumbr disc hemaintion RLDH)是指初次手術后癥狀消失、緩解至少6個月以上,復發(fā)癥狀與首次診斷的節(jié)段相同,并與MRI相一致。有文獻報道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初次手術后的復發(fā)率為5%~20%左右,甚至比文獻報道更高[1,2],并且手術后復發(fā)率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跟著上升,由于首次手術使解剖關系紊亂、局部瘢痕粘連,硬膜、神經與瘢痕組織難以分離[3],并且再次手術會加重腰椎節(jié)段性不穩(wěn),所以手術入路選擇及重建脊柱穩(wěn)定成為RLDH再手術的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我院從2007年1月~2010年 2月,采用單側經椎間孔椎體間融合技術(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療14例復發(fā)性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14例,均為復發(fā)性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0例來自本院,4例來自其它醫(yī)療單位,其中男9例,女5例;年齡35~60歲,平均 45歲;術后復發(fā)時間7~82個月(平均45個月)。其中L3/4椎間盤1例,L4/5椎間盤 8例,L5/S1椎間盤5例;同側突出11例,對側突出3例;初次行開窗椎間盤摘除術7例,半椎板切除術5例,全椎板切除2例?;颊咝g前腰椎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為(10.8±2.63)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為(58.4±8.3)%。入選病例條件:①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經首次手術后腰腿痛緩解≥6個月,癥狀與MRI相符,同側或對側神經根、硬膜囊受迫。②癥狀再發(fā)≥6個月,經系統(tǒng)保守治療3個月療效不顯著。③排除雙節(jié)段以上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及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脫患者。所有入選患者在術前、術后進行腰椎JOA評分和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術后1、3、6、12個月復查腰椎X線片,了解腰椎植骨融合情況。

      1.2 手術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患者俯臥屈髖屈膝位,沿原切口切開皮膚及切除瘢痕組織、深筋膜下剝離,沿著肌間隙分離至患側腰椎小關節(jié)突,充分顯露病變節(jié)段上關節(jié)突的根部及橫突,盡量保留對側小關節(jié)突,先于突出側椎間隙上下位椎體椎弓根上分別置入2枚合適椎弓根螺釘。C臂透視椎弓根釘位置良好,然后將相應節(jié)段上下關節(jié)突切除直至小關節(jié)的根部處,顯露椎間孔及外側,手術操作選擇在神經根和硬膜的夾角范圍內進行,先初步摘除椎間盤組織,通過固定棒用撐開器撐開椎間隙后,保護硬膜及神經根,用不同角度的刮匙及骨鑿清除殘留椎間盤及瘢痕組織,探查神經根松解徹底后,制作植骨床備用。將切下的小關節(jié)突咬碎置入椎間融合器(Cage),其余植入椎間隙,置入Cage后安裝縱桿加壓,使Cage緊嵌于上下骨性終板間。C臂透視螺釘及Cage位置良好后留置引流管,縫合傷口,術中出血約400~700ml,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菌藥物預防傷口感染,48h內拔除傷口引流管,術后3周開始使用腰部支具保護下床活動,12周后去除腰部支具。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統(tǒng)計軟件,手術前后腰椎JOA、ODI評分的差異,采用配對 t檢驗分析。

      2 結果

      2.1 臨床結果 14例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16~30個月(平均 18個月),評估術后腰椎JOA、ODI得分,見表 1。JOA評分參照JOA腰痛手術評分[4],評定術后 1、3、6、12個月得分,并計算改善率。JOA評分改善率=(術后或隨訪時JOA評分-術前JOA評分)/(29-術前JOA評分)×100%。療效判定標準:改善率為100%時為治愈;改善率≥75%為優(yōu);改善率50%~75%為良;改善率25%~50%為可;改善率≤25%為差。本組病例優(yōu)11例,良2例,可1例,優(yōu)良率達92.86%。

      ODI是由10個問題組成,包括疼痛的強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擾睡眠、性生活、社會生活、旅游等 10個方面的情況,每個問題6個選項,每個問題的最高得分為5分,選擇第一個選項得分為0分,依次選擇最后一個選項得分為5分,記分方法是:總分=(實際得分/5×回答問題數)×100%,越高表明功能障礙越嚴重。

      表1 患者術前、術后 JOA和ODI評分比較 ()

      表1 患者術前、術后 JOA和ODI評分比較 ()

      項目 術前 術后 P JOA(分) 10.8±2.63 26.1±1.55 <0.05 ODI(%) 58.6±8.32 15.8±5.38 <0.05

      2.2 影像學結果 植骨融合判斷根據Toth分級標準[3]:1級,不融合,cage周圍有明顯透光線;2級,可能融合,cage周圍有一些透光線;3級,堅強融合,cage周圍無透光線。本組術后 1、3、6、12個月復查腰椎 X線片觀察,結果:1級融合 0例,2級融合1例,3級融合13例,融合時間 5~12個月,融合率達100%,無斷釘及內固定失效,無假關節(jié)形成。

      2.3 并發(fā)癥 術中出現硬膜囊撕裂1例,但未并發(fā)腦脊液漏;出現右足背麻痛加重1例,經給予針灸、甲鈷胺治療后3個月癥狀消失,無感染及嚴重并發(fā)癥。

      3 討論

      3.1 手術入路選擇 RLDH患者一般均存在椎間盤組織脫出、瘢痕組織增生及不同程度局部失穩(wěn)。經保守治療效果欠佳。所以大部分患者仍要面臨第二次手術,但由于第一次手術對腰椎后部的正常解剖組織造成了破壞,導致瘢痕組織增生,硬膜囊、神經根等粘連;局部解剖結構紊亂粘連,增加了再次手術的操作難度[5],再次手術易出現硬膜撕裂、神經損傷等并發(fā)癥。T LIF技術優(yōu)點:①可以繞過瘢痕組織而達到椎間盤切除以及椎間融合術的目的,避免了傳統(tǒng)后入路必須面對松解棘手的瘢痕、粘連才能到達椎間盤,減少分離瘢痕時難以控制的創(chuàng)面滲血,減少了硬膜和神經損傷的發(fā)生;②術中創(chuàng)傷小,不進入椎管,瘢痕和粘連少,減少術后瘢痕與粘連相關腰腿痛的發(fā)生[6];③TLIF技術僅在癥狀側進行椎管減壓、髓核摘除,無需破壞另一側骶棘肌及關節(jié)突,保留椎板及后側韌帶復合體,減少對脊柱穩(wěn)定進一步破壞,為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創(chuàng)造了可能。

      3.2 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應用于復發(fā)性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再手術的可行性

      3.2.1 首先RLDH再手術行脊柱融合內固定是必要的。突出癥患者常伴有腰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椎間盤退變、纖維環(huán)松弛、椎間異?;顒釉龃蟮妊挡环€(wěn)征象;再次手術會使原有不穩(wěn)進一步加重[4]。Ostem[7]認為 RLDH再手術患者,在今后的10年需要重新外科治療的風險是25.1%。RLDH再次手術進行脊柱融合內固定術可消除節(jié)段活動、穩(wěn)定脊柱,降低再次手術的風險。

      3.2.2 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應用于復發(fā)性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再手術,可達到穩(wěn)定脊柱及減慢鄰近節(jié)段退變的目的。脊柱堅強固定系統(tǒng)增加了初期穩(wěn)定和椎間融合率,但增大了鄰近節(jié)段應力,加速鄰近節(jié)段退變;所以防止過度固定成為脊柱融合內固定手術時手術醫(yī)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陳家麟等[8]研究認為在螺釘上的應力以及融合器上的應力較雙側固定者高,但差異無顯著性,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雖然降低了固定強度,但在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下失穩(wěn)椎體移位差異無顯著性。單側TLIF技術僅在癥狀側進行椎管減壓、髓核摘除,無需將另一側骶棘肌剝離,保留了健側關節(jié)突、椎板及后側韌帶復合體,盡最大程度保存腰椎后側結構完整及穩(wěn)定,避免對脊柱穩(wěn)定進一步破壞。所以筆者認為對于復發(fā)性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再手術進行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是可行的。本組進行單側TLIF技術治療RLDH再手術病例,經隨診均能達到骨性愈合,所以單側椎弓根螺釘內固定亦能達到重建融合節(jié)段的穩(wěn)定性,并且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損傷,費用低,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復,有著明顯優(yōu)勢,與張學恒等[9]的研究一致。本組出現1例硬膜撕裂,局部予凝膠海綿覆蓋,術后并未并發(fā)腦脊液漏;1例術后出現右足麻痛加重,給予針灸、營養(yǎng)神經治療后3個月恢復,無感染及嚴重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單側TLIF技術可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復發(fā)性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方法,并具有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損傷,減少費用及減慢鄰近節(jié)段退變等優(yōu)點。但由于單側椎弓根螺釘應力的集中及較弱的提拉復位力量,筆者認為該術式不適用于雙節(jié)段以上病例及Ⅱ度腰椎滑脫患者,雙節(jié)段以上RLDH及腰椎滑脫及應該選擇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否則將會明顯增加內固定斷裂、植骨不融合的風險。

      [1]Carragee EJ,Spinnikie AO,Alamin TF,et al.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of lim ited versus subtotal posterior discectomy.short-temp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mi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and large posterior anular defect[J].Spine,2006,31:653-657.

      [2]Carragee E,J Han MY,Suen PW,et al.Clinical outcomes afterdiscec-tomy for sciatica the effects of fragment type and anular competence[J].J Bone J Surg Am,2003,85:102-108.

      [3]劉旭,姚先杰,于其華,等,關節(jié)突入路椎間融合內固定治療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29例[J].頸腰痛雜志,2009,30(5):455-456.

      [4]孫宜保,楊勇,侯穎周,等.椎弓根內固定椎間融合治療復發(fā)性椎間盤突出癥35例報告[J].醫(yī)學信息:內·外科版,2009,22(3):204-205.

      [5]林兆華,楊安禮,黃強,等,經皮腰椎間盤切除術治療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J].廣西醫(yī)學,2000,22(5):950-951.

      [6]卓祥龍,胡建中,李兵,等.經椎間孔腰椎間融合術治療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21):1667-1669.

      [7]Osteman H,Sund R,Seitsalo S,et al.Risk of multiple reoperationsafter lumbar discectom i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Spine,2003,28:621-627.

      [8]陳家麟,茅祖斌,吳小濤.四種經椎間孔腰椎間融合固定方式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39):7605-7610.

      [9]張學恒,曾桃云,郭筱秋,等.單側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固定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1,11(2):65-66.

      猜你喜歡
      單側復發(fā)性椎弓
      從扶正祛邪法探討免疫性復發(fā)性流產的防治
      復發(fā)性流產的中醫(yī)治療思路
      關于單側布頂內側安裝減速頂的日常養(yǎng)護及維修工作的思考
      自擬加味理中湯辨治復發(fā)性口瘡分析
      椎體強化椎弓根螺釘固定與單純椎弓根螺釘固定治療老年性胸腰段椎體骨折的遠期療效比較
      后路椎弓根釘棒復位內固定+經傷椎椎弓根植骨治療胸腰椎骨折
      中間入路與外側入路行單側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的對比
      同期雙髖,單側全髖關節(jié)置換治療嚴重髖部疾病的臨床比較
      探討B(tài)A,EMAb及ACA與不明原因復發(fā)性自然流產的相關性
      經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治療中的作用研究
      天气| 临沧市| 南郑县| 新绛县| 紫云| 象山县| 九龙城区| 九江县| 南昌市| 定襄县| 和龙市| 朝阳区| 独山县| 新民市| 新河县| 清镇市| 布尔津县| 广水市| 西华县| 衢州市| 平遥县| 绥化市| 吉安县| 电白县| 应城市| 什邡市| 晴隆县| 南开区| 攀枝花市| 东安县| 云南省| 广宁县| 南雄市| 闽侯县| 璧山县| 蓬溪县| 潮州市| 长沙市| 松原市| 马边|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