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半滑行船擾流板阻力試驗研究

      2012-11-09 06:35:30王文江倪少玲陳志強
      中國艦船研究 2012年1期
      關鍵詞:擾流板船尾船模

      王文江 宗 智 倪少玲 張 磊 陳志強

      1 大連理工大學工業(yè)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遼寧大連 116024 2 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遼寧大連 116024

      1 引 言

      20世紀50年代,我國就已開始大量建造并使用滑行艇和半滑行艇,主要用于軍事用途。80年代以后,各種民用滑行艇和半滑行艇的建造數(shù)量開始大幅增長[1]。而大噸位半滑行船的研究則大約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半滑行船是在大噸位船型上應用半滑行船體,其主要結合了常規(guī)排水型船排水量大和滑行艇快速性好的優(yōu)點[2]。半滑行船的水動力性能與其航態(tài)有很大關系。國外一些研究者通過采取在艦船尾部加裝艉楔、艉壓浪板、艉楔/板結合體等措施,達到了降低艦船功率損耗并提高最大航速的目的[3-4]。 Yaakob 等[5]研究了在船尾添加壓浪板,通過調節(jié)壓浪板的角度,使降阻平均可達 4.5%;Cusanelli等[6]同樣研究了在船尾添加壓浪板,給出了實船節(jié)能效果并已在實船中得到了應用。我國也對其進行了研究[7];左文鏘等[8]通過在穿浪雙體船船尾添加擾流板(所謂艉擾流板,就是緊貼著船尾封板垂直下伸的直板,其寬度與船尾板寬度相同,深度可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是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裝置)并進行實驗,證明加裝擾流板具有較好的減阻效果,且安裝和調整更為方便。上述文獻主要是針對滿載狀況進行的研究,本文將在單體船的船尾添加擾流板,對滿載、空載和壓載3種狀況下的減阻效果進行對比分析與研究。

      2 半滑行船型特點

      通常,是按體積傅汝德數(shù)FrΔ來劃分船舶的3種航態(tài),其中

      式中,υs為船舶航速,m/s;g 為重力加速度,為9.81 m/s2;Δ為船體靜浮時的排水體積,m3。

      通常,排水型船舶的優(yōu)點是大型化,但不能高速化;滑行艇的優(yōu)點是高速化,但不能大型化。而半滑行船則兼具兩者的優(yōu)點,如美國的“自由”號瀕海戰(zhàn)斗艦就屬半滑行船型。

      船舶在航行時的航態(tài)與靜態(tài)不同,并且其航態(tài)是隨航速的變化而變化。當在垂直方向出現(xiàn)運動和位移時,表明其不但受靜力的作用,還存在著流體動力的作用。船體在航行時,沿垂直方向的力平衡關系為:

      式中,Δ 為船體排水量,N;ρ為水的密度,kg/m3;Δ1為船體在航行過程中的排水體積,m3;L為沿垂直方向作用在船體上的流體動力(或稱升力),N。

      半滑行船在過渡狀態(tài)時,流體動力L占船體總浮力的比重不可忽視,其對船舶阻力具有較大影響,與船舶的航態(tài)(升沉和縱傾)也有很大關系。半滑行船的阻力可以通過航態(tài)的控制得到改善。

      在船尾添加擾流板會改變艉部壓力分布變化[10],從而可調整船舶的航態(tài)。文獻[11]介紹了飛機翼板擾流裝置(Gurney Flap)原理,并指出在穩(wěn)流條件下,在船尾添加擾流板的基本流體動力學原理與其相似。因擾流板的高度與半滑行船的航態(tài)及其載況有密切關系,故本文先分3種載況(98.8 kg、152.4 kg 和 259.7 kg)對其進行試驗,然后分別在這3種載況下,于船尾加上不同高度的擾流板(2 mm、3.5 mm和5 mm)并對其進行試驗,以研究不同高度擾流板在不同載況下船模的水動力性能。

      3 船模試驗

      3.1 半滑行船模型

      半滑行船的型線圖如圖1所示。船模為木質材料,船長 3.833m,型寬 0.758m,型深 0.321m,設計吃水 0.204m,最大排水量 259.7 kg。 阻力試驗在拖曳水池進行,拖曳水池的尺寸為160 m×7 m×3.7 m。數(shù)字控制的拖車速度范圍為0.01~8 m/s,速度精度為0.1%。靜水中船模的總阻力Rtm通過電測試阻力儀(NS-30)測量。阻力儀的最大量程為 25 kg(250 N),精度為 0.1%。 船模的升沉與縱傾變化由傳感器測量。自動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由高速數(shù)據(jù)采集卡、放大器和工控機組成,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

      3.2 船模不加擾流板試驗

      3種載況下的阻力、縱傾及升沉如圖2~圖4所示。

      由圖2可看出,船模阻力是隨航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航速下,船模阻力隨壓載的增大而增大。

      由圖3可看出,船??v傾是隨航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航速下,船??v傾隨壓載的增大而增大。當 0.24<Fr<0.4 時,船模的縱傾角度不超過0.5°;隨著傅汝德數(shù)的增大,當 0.4 <Fr<0.57 時,船模的縱傾角顯著增大,分別達到 2.57°、1.58°和1.02°;0.57<Fr<0.73 時,船模的縱傾角變化不大。

      由圖4可看到,船模的升沉為負值,同一航速下,船模的下沉是隨壓載的增大而增大。當0.24<Fr<0.48時,船模的升沉隨航速的增大而增大,至Fr=0.48 時, 達到最大, 分別為 26.08 mm、15.96 mm 和 12.88 mm;當 0.48<Fr<0.73 時,船模升沉隨航速的增大而減小。

      3.3 船模加擾流板試驗

      在不同載況下,在船尾分別加裝高度為2 mm、3.5 mm及5 mm的擾流板,以研究擾流板高度對船模阻力、縱傾及升沉的影響。為便于比較,用I表示擾流板的高度,其中I=0 mm表示不加擾流板。Rtm表示不加擾流板時測得的總阻力值,RtmI表示不同I值條件下對應的總阻力。

      3.3.1 壓載為 98.8 kg 載況試驗

      由圖5 可觀察到,當 0.3<Fr<0.47 時,高度為2 mm及3.5 mm的擾流板起到了降阻作用。其中擾流板高度為2 mm,且Fr=0.34時,船模的降阻最大,達到了2%。在其它傅汝德數(shù)下,未起到降阻作用,并且其中高度為5 mm的擾流板的降阻效果最差。

      由圖6可看出,同一航速下的縱傾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其中,擾流板高度為5 mm時船模的縱傾值最小。當Fr=0.58時,船??v傾達到最大,分別為 0.5°、0.2°和 0.1°;當 0.24 < Fr<0.45 以及 0.68<Fr<0.83 (擾流板高度為 2 mm 和3.5 mm)時,船模縱傾角為負值,船模埋首造成船模阻力增大。

      由圖7 可看出,當 0.24<Fr<0.76 時,船模的升沉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當Fr<0.48時,船模的升沉隨著航速的增大而增大,至Fr=0.48 時達到最大;當 Fr>0.48 時,船模的升沉隨著航速的增大反而減小。擾流板高度為5 mm時對船模的升沉作用效果最明顯。

      3.3.2 壓載為 152.4 kg 載況試驗

      由圖8 可看到,當 0.31<Fr<0.72 時,擾流板起到了降阻作用,其中擾流板高度為2 mm,F(xiàn)r=0.35時的降阻率最大,達到了4%。在其它傅汝德數(shù)下,擾流板未起到降阻作用。

      由圖9可看出,同一航速下的縱傾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其中擾流板高度為5 mm時船模的縱傾值最小。 當 0.24 <Fr<0.43 以及Fr>0.75(擾流板高度為 5 mm)時,船??v傾角為負值,船模埋首是造成阻力增加的原因。

      由圖10可看出,船模的升沉值先是隨著航速的增加而增大,在Fr=0.48時達到最大,然后便隨著航速的增加而減小。另外,船模的升沉值是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3.3.3 壓載為 259.7 kg 載況試驗

      由圖11 可看出,當 0.41<Fr<0.73 時,在船尾添加擾流板對船模可起到降阻的作用,降阻率達2%~6%,其中擾流板高度為5 mm時的降阻效果最好。

      由圖12 可看出,當0.24<Fr<0.41 時,船??v傾角為負值,船模埋首是造成阻力增加的原因。同一航速下的縱傾是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其中擾流板高度為5 mm時,船模的縱傾值最小。

      由圖13可看出,船模的升沉值先是隨著航速的增加而增大,在Fr=0.48時達到最大,然后便隨著航速的增加而減小。船模的升沉值是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在擾流板高度為5 mm時效果最明顯,這與圖8和圖11所反映的規(guī)律是一致的。

      4 結 論

      1)擾流板高度隨著船模壓載的不同而對船??傋枇ζ鸾底枳饔?。在載況為98.8 kg時,高度為2 mm的擾流板對船模的降阻效果最好,最大降阻可達2%;在載況為152.4 kg時,高度為2 mm的擾流板對船模的降阻效果最好,最大降阻可達4%;在載況為259.7 kg時,高度為5 mm的擾流板對船模的降阻效果最好,最大降阻可達6%。

      2)當 0.24<Fr<0.41 時,船模的縱傾角度不超過0.5°,隨著Fr的增加,其縱傾值顯著增大。船??v傾角是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在0.24 <Fr<0.41 時,縱傾值為負值,船模埋首是造成船模阻力增加的原因。

      3)船模的升沉隨著壓載的增大而增大;同一載況下,船模的升沉隨著擾流板高度的增加而減?。辉诖布訑_流板能改善船模的升沉。

      4)通過試驗觀察,發(fā)現(xiàn)添加擾流板可以改善半滑行船的艉部流場,并使艉部流線比較流暢,從而減小艉部興波阻力。

      [1]董祖舜.我國對滑行艇、半滑行艇流體動力性能方面的研究及其進展[J].武漢造船,1995,1(2):1-6.DONG Z S.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luid dynamic performance on planing hull and semi-planing hull[J].Wuhan Shipbuilding,1995,1(2):1-6.

      [2]龔凱.半滑行船興波阻力計算方法探討[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GONG K.An investigation of wave-making resistance of semiplaning[D].Harbin: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2003.

      [3]SALAS M,ROSAS J,LUCO R.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stern flaps in a semi-displacement hull[J].Latin American Applied Research,2004,34(1):275-284.

      [4]TSAI J F,HWANG J L.Study on the compound effects of interceptor with stern flap for two fast monohulls[C]//O-ceans’04.MTTS/IEEE Techno-Ocean,2004(2):1023-1028.

      [5]YAAKOB O,SHAMSUDDIN S,KOH K K.Stern flap for resistance reduction of planing hull craft:a case study with a fast crew boat model[J].Journal Technology,2004,41(A):43-52.

      [6]CUSANELLI D S,HUNDLEY L.Stern flap powering performance on a spruance class destroyer:ship trials and model experiments[J].Naval Engineers Journal,1999,111(2):69-81.

      [7]紀亨騰,陳加榮,李為.艦船尾部改型的幾種措施[J].中國艦船研究,2006,1(3):41-46.JI H T,CHEN J R,LI W.Several stern modification measures for warships[J].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2006,1(3):41-46.

      [8]左文鏘,董文才,夏翔,等.艉擾流板對穿浪雙體船阻力影響的試驗研究[J].中國艦船研究,2006,1(4):52-55.ZUO W Q,DONG W C,XIA X,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to resistance of WPC by stern interceptors[J].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2006,1(4):52-55.

      [9]盛振邦,劉應中.船舶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10]程明道,劉曉東,吳乘勝,等.高速排水型艦船加裝尾板的節(jié)能機理[J].船舶力學,2005,9(2):26-30.CHENG M D,LIU X D,WU C S,et al.Energy saving mechanism of stern flap installing on the high speed displacement ship[J].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05,9(2):26-30.

      [11]DAY A H,COOPER C.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ceptors for drag reduction on high-performance sailing yachts[J].Ocean Engineering,2011,38(8/9):983-994.

      猜你喜歡
      擾流板船尾船模
      給飛機剎車的擾流板
      基于模糊PID的船模航向控制研究
      汽車擾流板的結構和試驗設計
      午睡
      船尾外形對超聲速彈丸減阻特性的影響研究
      淺談飛機擾流板靈活性試驗驗證方法
      工程與試驗(2019年4期)2019-03-27 03:33:06
      生命之船
      中國船尾舵開創(chuàng)航行新時代
      中國船檢(2018年3期)2018-03-29 06:38:41
      船模靜水橫搖試驗的不確定度分析
      西洋船模王——童鑑良
      航海(2014年6期)2014-12-12 10:36:03
      龙川县| 深泽县| 清镇市| 沐川县| 尖扎县| 确山县| 察雅县| 泸溪县| 独山县| 灵石县| 富阳市| 广河县| 电白县| 敖汉旗| 台前县| 来安县| 英德市| 买车| 富顺县| 大姚县| 萨迦县| 枣阳市| 黄浦区| 岱山县| 灌云县| 四平市| 滨州市| 夏河县| 尼勒克县| 红安县| 龙南县| 广州市| 河池市| 鹤壁市| 浦江县| 大石桥市| 富源县| 璧山县| 长汀县| 唐山市|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