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真,李曉靜,費家明
(淮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為了積極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推動健美操運動的推廣和普及,充分發(fā)揮健美操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作用,滿足廣大群眾對健身的需求,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科學健身方法,國家體育總局先后頒布了三套《全國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三套《標準》都是分四個層次六個級別,一級為入門動作,二、三級為初級動作,四、五級為中級動作,六級為高級動作.中級動作主要面向健美操愛好者,是在初級動作的基礎上增加健美操的典型動作、復合動作、變化和跳躍技術,通過練習能全面提高練習者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功能,增進健康、增強自信.筆者對三套《標準》中級動作進行對比研究,為健美操愛好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中級動作的基本特征,科學地進行練習提供指導.
1998年推出的第一套《標準》遵循有氧運動的理論,在參考日、美等國家的等級標準基礎上,針對中國大眾進行設計.2004年的第二套《標準》在保持了第一套整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動作的編排更加科學化,連接更加流暢,并且在有氧練習的的基礎上將操化和力量練習分開,不僅適合于健身,也更加適合表演和比賽.2009年的第三套《標準》,動作的編排總體上比第二套《標準》難度提高半格,編排更接近世界流行趨勢,運動方式多樣化,提高了技術和體能的要求.
第一套《標準》音樂主要借鑒外國的音樂,常用的音樂是迪斯科舞曲,特點是旋律具備明顯的切分節(jié)奏,更強調打擊樂、電聲樂的使用,多采用單拍子,重音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一種旺盛的活力.第二套《標準》則在采用迪斯科舞曲的基礎上添加了搖滾樂和少量的HIP-HOP音樂,有不少動作在音樂的弱拍上完成,兩拍一動或一拍兩動的節(jié)奏變化大大豐富了練習形式.第三套《標準》融入了多種音樂元素,貼近中國的文化特征,旋律豐富、節(jié)奏清晰明快.
由表1和表2可知:第一套《標準》動作從左邊開始,力量練習與基本動作練習穿插在一起,沒有明顯的區(qū)分,這是與后兩套動作的不同之處.三套中級動作運用的基本動作數(shù)量在逐漸增加.第一套《標準》動作編排是簡單的重復,動作劃分明顯;第二套在劃分操化動作與力量練習的基礎上,添加了類似于A字步等組合型,類似于中國扭秧歌的十字步,加入了中國文化元素,更具有中國色彩;第三套在延續(xù)第二套大體思路不變的情況下,加入了更多的舞蹈元素,尤其在四級動作中,漫步的次數(shù)和拍數(shù)大量增加,使動作之間的銜接更加自然、流暢,使整套操看起來更具表演性、觀賞性,也更具挑戰(zhàn)性.
表1 四級動作種類統(tǒng)計表
表2 五級動作種類統(tǒng)計表
表3 四級轉體角度次數(shù)統(tǒng)計表
表4 五級轉體角度次數(shù)統(tǒng)計表
表3和表4顯示:第一、二套中的轉體次數(shù)相差不多,第一套主要是90度和180度的轉體,路線主要是直線的變化;第二套中的角度變化更多,出現(xiàn)了折線、方形、菱形等路線變化;第三套中的轉體次數(shù)和角度明顯多于前兩套,運動的方向和路線更加復雜多變.
表5 四級動作沖擊力拍數(shù)統(tǒng)計表
表6 五級動作沖擊力拍數(shù)統(tǒng)計表
表5及表6顯示:中級動作中無沖擊動作呈減少趨勢,第三套四級動作沒有無沖擊動作,高沖擊步法減少,低沖擊步法增加,五級低沖擊步法減少,高沖擊步法增多,墊上動作減少,但難度增加,等級難度區(qū)分越來越明顯.
表7顯示:三套《標準》中級動作的練習時間在3min左右,四級動作的運動拍數(shù)均在145拍/min左右,運動強度為中等.第三套四級動作速率較前二套稍慢,是因為第三套四級動作難度稍大、方向變化更加復雜.如果動作速率過快使學習者難以掌握,就會影響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五級動作的運動速率從第一套到第三套呈現(xiàn)出逐漸加快的趨勢,第三套五級動作的運動強度在中等強度以上,要求練習者有較高的身體素質才可以完成[1].通過對任課教師及相關專家的訪談表明,三套《標準》的動作越來越新穎,感官性更強,深受學生喜愛,但動作難度也在逐步增加,學起來動作不易掌握,普及難度增加.
表7 中級動作時間與音樂速度統(tǒng)計表
表8 三套《標準》力量練習鍛煉部位及節(jié)拍統(tǒng)計表
三套《標準》中四級的力量練習明顯多于五級,第一套的力量練習分兩次完成且安排在整套操的中間,破壞了整套操的完整性,不利于動作掌握和表演.第二、三套的前2/3是操化動作,后1/3是力量練習,二者既可以分開練習,也可整體練習.配有兩種音樂:操化動作音樂和完整動作音樂.前兩套力量練習鍛煉部位無變化,主要針對大肌肉群.第二套中級動作加入了伸展、柔韌和平衡的練習,第三套的力量練習不僅有大肌肉群動作,還有小肌肉群和輔助肌群的綜合力量練習[2].
1)第一套《標準》動作編排是單個動作的簡單重復,第二、三套《標準》將有氧操化動作和力量練習分開,基本步伐組合更自由、多變,動作之間的銜接更加自然、流暢,使整套操看起來更具表演性、觀賞性,適用范圍更廣泛,不僅適合于健身,也適合比賽和表演等.
2)一至三套《標準》音樂從迪斯科舞曲逐漸添加了搖滾樂和HIP-HOP音樂,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多種音樂元素,旋律豐富、節(jié)奏清晰明快,音樂與動作協(xié)調一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音樂風格.
3)一至三套《標準》中級套路的方向和路線變化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新穎化,轉體角度和難度逐漸增加,動作的移動幅度和活動空間增加,使單個動作多樣化.四級動作保證練習的中等強度.五級運動速率逐漸加快,等級難度區(qū)分明顯,在中等運動強度以上,動作不易掌握,普及難度增加.
4)一、二套《標準》中力量練習鍛煉部位單一、針對大肌肉群,第三套《標準》增加小肌肉群和輔助肌群的綜合力量練習,但是缺少伸展、平衡和柔韌方面的練習.
1)基本動作和音樂多加入中國文化元素,注入中國風格.成套動作的編排適當增加搏擊、散打等中國武術元素;使用多種音樂風格,適當加入中國的藝術文化元素,使之更具中國特色.配合不同的動作節(jié)奏選擇不同的相應節(jié)奏的曲調給以配合,真正實現(xiàn)音樂與動作的和諧統(tǒng)一,使一套健美操成為完整的藝術.
2)適宜的強度和難度,創(chuàng)編出新穎、流暢的套路.健美操中級套路既要保證練習者中等的運動強度,但又不能使套路方向和路線變換太多、動作難度太大,以免影響其推廣和普及.所以在進行中級健美操套路的創(chuàng)編時,一定要考慮到設置適宜的運動強度和難度,設計出更具感官性、表演性和藝術性的成套動作.
3)增加柔韌、平衡、伸展和綜合力量的練習.在創(chuàng)編健美操套路時應增加柔韌、平衡、伸展素質的練習.為增加練習的效果,應動力性和靜力性練習相結合、主動和被動練習相結合,減少大肌肉群的練習,增加小肌肉群的練習,從單一的肌肉力量練習轉變?yōu)榫C合力量的練習,讓人體的力量得以全面鍛煉和發(fā)展.
[1]高秋平.從三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編排變化探討我國大眾健美操的發(fā)展趨勢[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3):172-174.
[2]龔明.新舊兩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的對比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05):111-114.
[3]陳艷,黃穎,陳瑞琴.《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第三套1-4級動作運動強度的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3):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