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qiáng)
近幾年紅葉萵筍在蘭州市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其口感獨(dú)特、莖肉翠綠,價(jià)格比當(dāng)?shù)刂髟缘钠胀ㄈn筍每 1 kg 高出 0.25~0.40 元。2010年蘭州市良種場從浙江金華市翔宇農(nóng)作物研究所引進(jìn)紅葉萵筍新品種紅香妃種植,經(jīng)過3年的試驗(yàn)示范推廣種植,因其產(chǎn)值高而受到廣大種植戶的青睞。
中熟,葉披針形,葉尾略尖,葉面皺,葉片綠紫色,莖直立,肉質(zhì)莖長 40~60 cm、粗 6~8 cm,莖外皮淡綠色帶紅色,單株質(zhì)量 0.8~1.0 kg,肉色翠綠,皮薄。香味濃,口感好,可食率高,商品性好。播種至采收80~100天,尤其適宜越冬和早春栽培。
紅葉萵筍在蘭州地區(qū)一般采用露地直播,播種期3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收期在6月初至10月。
紅葉萵筍種植選擇排灌方便、不重茬的地塊。施肥主要采用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 m2施腐熟人畜糞肥 3 000 kg,磷肥 50 kg,鉀肥 20 kg,尿素20 kg。土地整平后,起壟,壟寬60 cm,溝寬40 cm,壟高10~15 cm,種植株距20~25 cm,一般667 m2栽6 000株左右。
紅葉萵筍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對水肥要求嚴(yán)格,一次施肥不宜過多。一般追肥水3次∶第1次在苗期,7~8片葉時(shí)澆1次水;第2次在蓮座期,隨水追肥,每 667 m2用尿素10 kg,磷酸二氫鉀10 kg;第3次在莖開始膨大時(shí),每667 m2用尿素15 kg,磷酸二氫鉀10 kg。在莖迅速膨大時(shí),不宜過早施肥水以免莖開裂。夏季栽培若溫度高,地塊干時(shí),可增加灌水次數(shù),灌水最好選在傍晚進(jìn)行。
①霜霉病 用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 000~2 5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防治。
②菌核病 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50%撲海因 (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③灰霉病 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 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藥劑防治。
④蚜蟲 667 m2用10%吡蟲啉10 g,5%蚜虱凈20 mL或3%避蚜霧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等藥劑防治。
當(dāng)紅葉萵筍花蕾未完全展開、株高1 m左右時(shí)應(yīng)及時(shí)采收,采收過遲會(huì)引起莖中空而影響品質(zhì)。一般667 m2產(chǎn)量3 500 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