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冰 張婷 李芳
1.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佛山 528000;2.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質控科,廣東佛山 528000
社區(qū)綜合性干預對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實驗性研究
林秀冰1張婷2李芳1
1.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佛山 528000;2.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質控科,廣東佛山 528000
目的探討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對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影響。方法采用GHQ、SAS、SDS量表對青少年心理和行為問題進行評定,比較采取社區(qū)綜合性干預措施前后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差異,用χ2和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干預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掌握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GHQ各方面分數和總分較干預前明顯變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SAS、SDS得分較干預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進步明顯。結論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可減少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發(fā)生,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社會生活能力水平。
青少年;心理保??;社區(qū)綜合干預
青少年在整個人生階段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在生理上,青少年迅速長高,體力、知識和能力增強,他們認為自己不再是孩子,逐漸產生了“我是大人”的意識;在心理上,面臨從小學到初中的轉變,自身的自尊感水平略有下降,但由于自我評價能力不高,評價系統(tǒng)并不牢固,因此自尊心還不穩(wěn)定[1-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健康觀念已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4]。醫(yī)學的進步使青少年生理上的病癥得以改善,人們逐漸把研究重心轉移到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問題上[5-6]。因此,采取何種方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進行保護和輔導,是眾多心理、醫(yī)護工作者共同的目標。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護應是綜合的、全方位的,而社區(qū)綜合措施干預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本文通過采用社區(qū)綜合性干預,對社區(qū)內青少年提供有效與規(guī)范的心理保健服務,減少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與不良行為的發(fā)生,從而達到促進其心理健康的目的?,F在將干預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2月10日于本市某初中選取一年級學生進行一般健康問卷(GHQ)初篩、宗氏抑郁自評量表(SDS)和宗氏焦慮自評量表(SAS)進一步篩選,選擇其中被評定有心理問題(GHQ>5分,SDS、SAS其中之一粗分>40分)的72例學生作為社區(qū)綜合性干預的研究對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平均年齡(13.49±0.79)歲。
1.2 方法
對篩選出的72例初中生干預措施的制訂遵循“綜合、有效、針對”原則,具體干預措施如下:
1.2.1 開展專題講座分析青少年目前在心理與行為方面所出現的問題,思考對策并制作成教案,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對初中生及其家長、在校教師進行講授。題目如“抵制不良誘惑”、“反抗期的‘軟著陸’”、“另眼看世界”等。注意講座的形式應盡量生動,語言盡量通俗,輔以個案或歷史故事,以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1.2.2 深入社區(qū)、現場宣傳教育制作精美海報,以宣傳展板形式在社區(qū)內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并現場派發(fā)傳單,擴大心理干預措施在社區(qū)內的知名度。
1.2.3 對學校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教師有時在教育上會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應通過健康教育方式讓教師認識到過往的忽略及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可增加青少年心理問題產生的危險性。
1.2.4 家庭輔導采取家訪、家庭咨詢和家長會等活動與學生家庭建立積極的干預關系,并對一些具有不良教養(yǎng)方式的家庭進行干預,增強家長對綜合干預措施的信心和支持度。
1.2.5 學生個體心理輔導根據具體情況,由社區(qū)的專業(yè)心理醫(yī)生對干預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可通過心理咨詢、沙盤游戲等方式開展。個體心理輔導通常以5、6次為1個療程,每次時間為40~60min。
1.3 效果判斷
采用GHQ、SDS和SAS作為評定工具,在綜合性干預前及干預后均進行測評;干預前后對學生心理衛(wèi)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測試;干預結束后由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進行評估。GHQ-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分數越高表明一般健康狀況越差。SAS與SDS均有20個條目,分4級評分,信度、效度良好。以我國常規(guī)的上限為界,標準分>53分,表明有焦慮或抑郁癥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學生心理衛(wèi)生知識掌握情況
干預后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掌握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學生心理衛(wèi)生知識掌握情況[n(%)]
2.2 干預前后GHQ評分比較
干預后學生一般健康狀況明顯改善,GHQ各因子分和總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上意義(P<0.05)。見表2。
表2 綜合干預前后GHQ各因子分級總分比較(±s,分)
表2 綜合干預前后GHQ各因子分級總分比較(±s,分)
項目干預前(n=72)干預后(n=72)t值P值總分生理健康心理和精神健康社會活動和工作能力自信程度11.69±4.09 2.61±1.79 2.88±1.62 3.03±1.59 3.31±1.89 3.42±2.96 1.09±0.51 0.85±0.29 0.65±0.01 0.79±0.29 11.02 4.72 7.32 8.43 7.82<0.05<0.05<0.05<0.05<0.05
2.3 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社區(qū)綜合干預后,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高,SAS、SDS得分均較干預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上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3 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
項目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SAS SDS 34.68±7.52 36.62±10.39 28.85±7.49 28.69±9.22 3.86 4.42<0.05<0.05
2.4 干預后學生學習成績及行為表現評估情況
干預結束后由老師對學生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進行綜合性評估,結果顯示學生在此兩方面均有所改善。見表4。
表4 干預后學生學習成績及行為表現評估情況[n(%)]
發(fā)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青少年所面臨的主要心理問題是自我同一性的確立問題。所謂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標、價值觀等特質整合為統(tǒng)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與態(tài)度,自我貫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標和信仰[7]。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認為,人們都有自我實現、自我發(fā)展的潛能,建議人們給予出現心理問題的患者以真誠、共情和無條件積極的關注,以令其自我發(fā)展。龔建華等[8]認為,家庭環(huán)境對個人的身心發(fā)育會產生最基礎與最重要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的因素包括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結構、父母文化素質、父母教養(yǎng)方式等。
在當今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下,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已不僅在醫(yī)院中展開。以社區(qū)作為平臺的綜合干預手段由于其綜合、有效、全面的優(yōu)點,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發(fā)展。社區(qū)綜合治療的核心不僅只關注產生了心理健康問題的個體,還對個體周圍的環(huán)境,如學校、家庭、所在社區(qū)進行綜合性的干預,以期通過改變環(huán)境與個體本身的認知,持續(xù)的對具有心理問題的個體進行幫助,使其最終達到心理健康。
由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在實施了綜合干預措施之后,GHQ、SAS、SDS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綜合干預措施對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有顯著的改善作用。社區(qū)綜合性干預后,老師對接受干預的初中生進行了評定,發(fā)現其在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上都有所改善。筆者考慮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①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得以解決后,能將重心與注意力放在學習生活上,學習成績提高;②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中有針對在校老師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其對學生的態(tài)度和教學方式,使其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成績提高。劉敏貴等[9]在深圳對兒童開展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發(fā)現,學生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在社區(qū)綜合性干預措施后有所提高,說明綜合性干預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可以增加其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掌握,以幫助其應對將來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情況。
綜上所述,社區(qū)綜合性干預對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十分有效,值得在今后進行推廣。值得注意的是,社區(qū)綜合性干預是一項長久的措施,應該持之以恒地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1]蔡笑岳.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陳萃,張紅靜,江虹,等.一般健康問卷(GHQ-28)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檢驗[J].山東大學學報,2010,48(3):159-162.
[3]秦紅,趙鵬.社區(qū)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10):1833-1834.
[4]陶恭亮,張偉波,劉虹.運用心理疏導、綜合干預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11-12.
[5]張文.某大學2007級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11(11):1989-1990.
[6]李香梅.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09,7(12):116-117.
[7]謝弗.發(fā)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
[8]龔建華,張馨尹,楊衡文,等.深圳市4~5歲兒童行為問題及有關家庭因素的探討[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13(4):303-305.
[9]劉貴敏,王為實,童衛(wèi)紅,等.社區(qū)綜合干預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實驗性研究[J].婦幼衛(wèi)生,2010,30(8):689-69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promoted by com 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LIN Xiubing1 ZHANG Ting2 LIFang1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000,China; 2.DepartmentofQuality Control,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Methods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were used to evaluate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which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χ2and t testwere used to carry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Awareness rate ofmental health knowledge in adolescent 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changes of each question and total scores of GHQ after intervention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Scores of SAS and SDS 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students'school records and behavioral expressions progressed obviously.Conclusion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not only can decrease occurrence of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social life ability.
Adolescent;Mental health;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R395.6
C
1673-7210(2012)10(a)-0125-03
2012-04-10 本文編輯: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