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紀效新書》的刊行與武術內(nèi)容考

      2012-11-14 02:02:35李曉艷
      浙江體育科學 2012年4期
      關鍵詞:刊本戚繼光倭寇

      李曉艷

      (河南理工大學 體育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紀效新書》的刊行與武術內(nèi)容考

      李曉艷

      (河南理工大學 體育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紀效新書》是一部軍事論著,又是一部武術經(jīng)典。依據(jù)歷史文獻和當今學者的研究成果,梳理考論《紀效新書》編纂的時代背景和刊行過程,簡要介紹該書的武術內(nèi)容。在明朝“北虜南倭”的歷史背景下,《紀效新書》由戚繼光據(jù)訓練實踐三次刊行,經(jīng)后人多次重刊和點校,有“十八卷本”和“十四卷本”兩種?!笆司肀尽薄都o效新書》中記載有6種武藝,武術動作88勢,其中拳法32勢。

      紀效新書;刊行;武術

      《紀效新書》由戚繼光(1528-1588,字符敬,山東蓬萊人,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著述,是一部“誨三軍俾習”的軍事論著,又是武林中人長期探研追索的一部武術經(jīng)典[1]。書中記錄了許多明代的珍貴武術技術資料,為留存生動可貴的武術技法史料,推動武術的傳衍和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都o效新書》是研究明代武術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在武術史著中多有提及和介紹,例如,武術研究院版《中國武術史》(2003)、崔樂泉著《中國體育思想史(古代卷)》(2006)等。為了對《紀效新書》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懷著敬慕之心認真查閱馬明達、高楊文、陶琦、松田隆智、范忠義等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梳理和考論了《紀效新書》編纂的時代背景和刊行過程,并簡要介紹該書的武術內(nèi)容。

      1 《紀效新書》編纂的歷史背景

      1368年,朱元璋(1328-1398)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明,年號洪武,是為明太祖[2]。太祖朱元璋明朝建國以來,政治由亂入治,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明成祖永樂帝時進入全盛時期。明朝正德(1506-1521)出現(xiàn)中衰,嘉靖(1522-1566)初期重新推行新政,政治及國力一度有所恢復,但嘉靖末年,君臣矛盾突出,社會各種矛盾萌發(fā),頻頻發(fā)生的農(nóng)民反亂規(guī)模日益擴張,國力再次出現(xiàn)衰退,同時面臨著嚴重的“北虜南倭”的內(nèi)擾外侵問題。

      嘉靖年間,沿海倭寇入侵次數(shù)激增[3]。嘉靖32年(1553),為對抗入侵,戚繼光被任命為“署都指僉事”,主要負責山東倭寇防備。嘉靖34年(1555),轉任“浙江都司僉書”,第二年被任命為寧紹臺參將,負責寧波、紹興、臺州大范圍區(qū)域的討伐倭寇的任務。初期的倭寇討伐任務,由于明朝將軍腐敗及能力不足,加以兵士士氣低下,進行得并不順利。雖然戚繼光幾度擊退倭寇的入侵,但當時的軍隊并無法長久勝任。在浙江省舟山本島西部岑港一帶的抗倭作戰(zhàn)中,由于無法徹底清除倭寇而被解任。以此為戒,嘉靖38年(1559),戚繼光決定直接募集新兵親自訓練,“請招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選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號為“戚家軍”[4]。

      嘉靖39年(1560年),戚繼光自創(chuàng)“鴛鴦陣”,著“凡十有四卷,計數(shù)萬余言”的《紀效新書》。戚繼光以招募組建的軍隊訓練實踐為基礎,根據(jù)鴛鴦陣“長短兵迭用”的特點,記錄軍隊訓練過程中的各項兵士訓練項目,集號令、戰(zhàn)法、行營、武藝、守哨、水戰(zhàn)等內(nèi)容為著,名曰《紀效新書》。夫曰“紀效”,所以明非口耳空言;曰“新書”,所以明其出于法而不泥于法,合時措之宜也。實皆本于躬所親歷履者而著之,其詞率如口語,不復潤飾,蓋宣諭軍眾,非如是則不曉耳[5]。

      嘉靖40年(1561)倭寇大軍入侵臺州,“戚家軍”先后于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戰(zhàn)役中消滅、俘虜倭寇一千余名。此役重重打擊了臺州的倭寇勢力,被稱為“臺州大捷”。臺州大捷后,嘉靖45年(1566)之前(有學者認為是嘉靖42年)戚繼光在初編的十四卷基礎之上,補入了新的內(nèi)容,擴充為“十八卷本”的《紀效新書》,并將《紀效或問》和另外兩篇文章《任臨觀請創(chuàng)立兵營公移》和《新任臺金嚴請任事公移》一起,置于卷首。

      嘉靖41年(1562),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支援福建。此后“戚家軍”于黃嶼、牛田、林墩大捷,殲滅五千敵軍。嘉靖41年(1562)12月,戚繼光成為副總兵,徹底殲滅福建倭寇,平定了福建沿海的倭患。嘉靖42年(1563)10月,戚繼光成為總兵官,軍隊駐扎在福建、浙江的金華及溫州要地。嘉靖44年(1565),戚繼光率領軍隊至廣東等地,與俞大猷(1503~1579)合作,完全平定廣東沿海的倭寇。自嘉靖34年(1555)到嘉靖45年(1566)共12年,戚繼光連續(xù)在浙江、福建、廣東等百多次與倭寇的戰(zhàn)爭中獲得勝利,“戚家軍”威名遠播。

      嘉靖時期,不僅面臨著南倭外寇,還有北塞入侵。北方蒙古韃靼連年在長城一帶作亂破壞,嚴重威脅著內(nèi)地安全。嘉靖6年(1527),“小王子兩寇宣府,參將王經(jīng)、關山先后戰(zhàn)死”。嘉靖29年(1550)發(fā)生“庚戌之變”,韃靼進犯北京,明朝政府任憑俺答的軍隊在北京城外肆意搶掠達八日之久,“捆載而去”[6]。嘉靖42年(1563),蒙古大軍再次入侵,明朝于順義、山河、京師實施戒嚴體制。隆慶元年(1567),蒙古族入侵至蘇州,蹂躪昌黎、撫寧、樂亭等地,明朝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遭受莫大損失及威脅。北京派出戚繼光對抗蒙古軍,并只允他三萬士兵,此與戚繼光申請的十萬兵相差甚遠。戚繼光制定訓練兵士的具體要項,并嚴格要求兵士們遵從各項訓練項目,全面改良以前使用的弓、箭、大棒、線槍、快槍等武器,并新增加用來防御南方倭寇時使用的藤牌、狼筅、長槍等。另外,在全面性的軍制改革中,其特別強調嚴格的指揮及嚴密的配置之必要性。1571年,戚繼光總結指揮經(jīng)驗,集各項訓練要領為大成于《練兵實紀》一書。隆慶2年(1568),戚繼光擊退朵顏(朵顏是明太祖時在北方被征服的蒙古諸部設立的衛(wèi)所。原為朵顏、泰寧和福余三衛(wèi),明朝統(tǒng)稱作朵顏三衛(wèi)或兀良哈三衛(wèi))首領長董狐貍及其外甥長昂的進攻。此外萬歷3年(1575)大破長禿(朵顏酋長董狐貍之弟)的侵入軍,讓朵顏三衛(wèi)徹底屈服,明朝恢復安定的生活[7]。

      萬歷10年(1582),明朝的首輔(首席的內(nèi)閣大學士)張居正(1525~1582)病死,反對張居正的勢力獲權,并彈劾戚繼光。萬歷11年(1583),戚繼光被配派廣東。之后戚繼光再付諸心力于兵書的重整,以過去著作“十八卷本”的《紀效新書》及《練兵實紀》(1571)為基礎,在萬歷12年(1584),完成“十四卷本”的《紀效新書》。“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是以戚繼光對抗東南沿海的倭寇及在蘇鎮(zhèn)的士兵訓練與防衛(wèi)經(jīng)驗等為中心,再加上治軍思想后,將軍事技術體系化的一本書。萬歷15年(1588),戚繼光在故鄉(xiāng)過世。

      2 《紀效新書》刊行種類和內(nèi)容

      《紀效新書》由戚繼光先后三次編纂、修訂、刊行,其善本已無存于世,而經(jīng)后人重刊的傳本極多。明朝以來《紀效新書》的刊行種類有“十八卷本”及“十四卷本”兩種。

      2.1 “十八卷本”《紀效新書》

      戚繼光原著的“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只有《嘉靖41年刊本》(1562)一種。他在浙東時將“十四卷本”《嘉靖39年本》(1560)中補足布城、旌旗、守哨、水兵四卷,予以編纂、刊行“十八卷本”《紀效新書》?!都尉?1年刊本》被重刊為多種版本,有《東牟戚氏刊本》(1567~1572,現(xiàn)藏于臺灣圖書館)、《河南重刊本》(隆慶3年,1569,現(xiàn)藏于美國國會圖書館)、《周世選刊本》(別名《徐夢麟刻刊本》萬歷23年,1595,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江氏明雅堂刊本》(萬歷23年,1595)、《學津討原叢書刊本》(別名《虞山張氏刊本》、《照曠閣刊本》,嘉慶9年,1804,)等版本。

      《紀效新書》卷首由兩篇《公移》和《紀效或問》組成,正文依次為《束伍》、《操令》、《陣令》、《諭兵》、《洪禁》、《比較》、《行營》、《操練》、《出征》、《長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經(jīng)》、《諸器》、《旌旗》、《守哨》、《水兵》等十八篇。

      1988年,馬明達先生點?!都o效新書十八卷本》(收錄于中華武術文庫古籍部,人民體育出版社),在多數(shù)重刊本之中,選擇清代的“十八卷本”《照曠閣刊本》,并以存在中國的《紀效新書》史料為限定,比較其它版本、補充了“譜”的記述。特別在武藝部分點效的時候,以《武備志》、《三才圖繪》、《正氣堂集》、《手臂錄》等為例補足說明。199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兵書集成》點校了《紀效新書》(明周氏選原刻,清張海鵬訂本)。2001年中華書局出版了范中義等編訂的校點注釋本,該書以隆慶本為底本進行了??薄R陨鲜墙陙沓霭娴摹都o效新書》中較好的幾個本子。在國外,朝鮮有安營刊本,日本有寬政9年(1797)、10年和安政3年(1856)刻本,流傳甚廣[8]。

      2.2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

      戚繼光所著“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有《嘉靖39年本》(1560,無存)和《萬歷12年刊本》(1584,無存)兩種。依照《戚少保年譜耆編》[9],戚繼光于嘉靖39年(1560)在浙江編纂“十四卷本”《紀效新書》,但并無《嘉靖39年本》(1560)的相關刊行記載。萬歷12年(1584)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是戚繼光晚年于廣東親自校對而成的著作,依據(jù)“十八卷本”的《嘉靖41年刊本》和《練兵實紀》(1571),加以防御南方倭患、北方窮寇的指揮經(jīng)驗為基礎編纂、刊行。該“十四卷本”的《萬歷12年刊本》(1584)被譽為比“十八卷本”的《嘉靖41年刊本》(1562)內(nèi)容更為完整的軍事作品。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可考的版本有《李承勛刊本》(萬歷16年,1588),《莊氏重刊本》(萬歷20年,1592),《福建布政司刊本》(萬歷21年,1593),《萬歷22年刊本》(萬歷22年,1594),《王象乾刊本》(萬歷31年,1603),《崇禎17年刊本》(1644)及復本等。清朝至民國年間國內(nèi)沒有刊本,國外日本有弘化二年(1845)翻刻本和文久3年(1856)在弘化2年本基礎上的補刻本。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不同于“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它吸取了二書的精華,又補充了新的內(nèi)容。翻開“十四卷本”的目錄,可以看到共有十二篇,即《束伍》、《耳目》、《手足》、《比較》、《營陣》、《行營》、《野營》、《實戰(zhàn)》、《膽氣》、《守哨》、《舟師》、《練將》。除去《手足篇》由三卷構成,其余各篇皆為一卷,共十二篇的十四卷本。這和“十八卷本”相比差異相當大,除《束伍》、《比較》、《行營》、《守哨》、《舟師》(水兵)五篇篇名相同或近似外,其余均不相同,其最大的差異是“十四卷本”增加了《膽氣篇》和《練將篇》?!笆木肀尽迸c《練兵實紀》的九卷九篇頗為相似,但《練兵實紀》沒有《守哨》和《舟師篇》。由此可見“十四卷本”更多地采用了《練兵實紀》的內(nèi)容。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清代以來沒有被重刊的記錄,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十四卷本”刪去了《拳經(jīng)捷要篇》,從嚴格的軍事學意義上是不無道理的,但社會上很多人對拳經(jīng)感興趣,因此對“十八卷本”的興趣也在“十四卷本”之上了[10]。1998年范中義編著的《戚繼光兵法: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注釋》,2001年《戚繼光文集》記錄了“十四卷本”《紀效新書》的內(nèi)容,并在書中對“十四卷本”進行了詳盡評述。

      3 《紀效新書》的武術內(nèi)容介紹

      “十八卷本”《紀效新書》的武術動作呈現(xiàn)方法有“圖”跟“譜”?!皥D”有“Illustration”的意義,是動作的直觀表現(xiàn);“譜”有“Description”的意義,用來說明描述武術動作圖。書中武術內(nèi)容主要在第十卷《長兵篇》、第十一卷《牌筅篇》、第十二卷《短兵篇》、第十三卷《射法篇》、第十四卷《拳經(jīng)篇》,其中論述的武術動作和武器種類見表1。

      表1 《紀效新書》中的武術動作與武器種類

      以上五卷中尤以《拳經(jīng)篇》最為著名。戚氏搜集民間多家拳技,擇優(yōu)編成三十二式拳法,逐一繪成圖勢,并配以注訣,提示各勢之技理,以利士卒訓練掌握。如此圖文并茂的編撰方式,開創(chuàng)了武術論著新體例的先河[11]。近代武術史學家唐豪在《戚繼光拳經(jīng)的研究及其評價》(1935)中論述:“研究古拳法的材料,于是乎惟有戚氏的拳經(jīng)?!薄度?jīng)捷要篇》專論拳術的技法與學理,是一篇系統(tǒng)整理、總結、提煉明代民間多種優(yōu)秀拳技的上乘之作。江百龍等編著的《明清武術古籍拳學論析》(2008)對《拳經(jīng)捷要篇》技理成就和“三十二勢拳圖注訣”要義進行了評析,內(nèi)容詳實。

      十四卷本的《紀效新書》中刪掉了十八卷本中非常著名的“拳經(jīng)捷要篇”,但增收了“十八卷本”中未有的日本刀譜及其演練方法[12],“十四卷本”中《手足篇》第三卷中的“長兵”已不涉及槍法,而是“火器”,至于槍法,戚繼光則將其放在了十四卷本中的下一卷《手足篇》第四卷中,而這一卷通篇講的都是冷兵器, “短兵長用解”說: “藤牌、腰刀、長刀、偃月刀、鈀、棍、鉤鐮、鞭、 簡、撾、錘,皆短兵也”。十四卷本中刪去“拳經(jīng)捷要篇”,說明了當時軍事裝備變化,以及火器的發(fā)展所引起的軍隊編制、軍事技術、軍事訓練等許多方面的變化,并對武術發(fā)展產(chǎn)生著巨大的影響[13]。

      4 結 語

      《紀效新書》有軍事理論、有條例制度、有武術技巧、有建筑工程、有前人之觀、有自我創(chuàng)見……凡此種種,事無巨細,盡收其中,是一部偉大的軍事著作,在以使用冷兵器為主的明末發(fā)揮了重要的抗侵御敵作用。時至今日,它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很珍貴的軍事思想可供借鑒,而且在傳承武術精要,發(fā)展體育事業(yè),強健國人體魄上發(fā)揮著獨特價值。另外,在考述時深刻感受到,戚繼光將軍的戎馬一生無不閃耀著實踐和創(chuàng)新精神,它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都o效新書》歷經(jīng)三次修訂、完善,成書過程給我們展現(xiàn)了戚繼光的“實踐論”,知識從實踐中獲得,在實踐中形成理論,最后放到實踐中檢驗。體育工作也可以沿著他的道路,敢于實踐,銳意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和升華,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實踐,這對于我們的工作事業(yè)是無往而不利的。

      [1] 邱丕相. 古代武藝與今之武術—讀《紀效新書》一得[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5,9(1):82-83.

      [2] 傅衣凌,楊國楨,陳支平. 明史新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

      [3] 虞裴明. 戚繼光[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1.

      [4] 闕勛吾,覃啟勛.中國歷史文選下冊 (明史212卷戚繼光傳)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83.

      [5] 劉聿鑫,凌麗華.戚少保年譜[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26

      [6] 谷應泰[清].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冊(卷五十八議復河套)[M].北京:中華書局,1977:887-889.

      [7] 高楊文,陶琦.練兵實紀[M].北京:中華書局,2001:7-8.

      [8] 范中義.戚繼光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331-347.

      [9] 高揚文,陶琦.戚少保年譜耆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3:34-35.

      [10] 馬明達點校.紀效新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7.

      [11] 余水清.中國武術史概要[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39.

      [12] 馬明達.說劍叢稿[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269.

      [13] 溫力.中國武術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280.

      [14] 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16] 崔樂泉,楊向東.中國體育思想史(古代篇)[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7] 松田隆智.中國武術史略[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18] 范中義.戚繼光兵法: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注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8.

      [19] 高揚文,陶琦,范中義.紀效新書十四卷本(戚繼光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1.

      [20] 曹文明.紀效新書十八卷本(戚繼光文集) [M].北京:中華書局,2001.

      [21] 溫力.從戚繼光的十四卷本《紀效新書》看火器的發(fā)展對軍事和武術發(fā)展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1):152-153.

      ThePublicationandtheWushuContentsofJiXiaoXinShu

      LI Xiao-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Ji Xiao Xin Shu is a Wushu classic.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Wushu in the classic will be introduced after combed the background of its compil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its circulation. Unde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Bei Lu Nan Wo”, the classic had been printed and published by Qi Ji-guang for three times and then reprinted and revised by the descendants several times, the classic has “eighteen volumes” and “fourteen volumes” . In the “Eighteen-volume”, it has recorded 6 kinds of Wushu and 88 postures including 32 kinds of fist positions.

      Ji Xiao Xin Shu; Publication; Wushu

      G812.9

      A

      2012-03-19

      李曉艷(1980-),女,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體育社會學研究.

      1004-3624(2012)04-0020-03

      猜你喜歡
      刊本戚繼光倭寇
      吳大昕:《海商、海盜、倭
      ——明代嘉靖大倭寇的形象》
      海交史研究(2021年3期)2021-11-25 02:58:58
      巧借潮水滅倭寇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領導文萃(2020年21期)2020-11-19 10:54:56
      從刊本到手稿——王建中鋼琴作品《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研究(上篇)
      明代戲曲刊本插圖的非敘事與圖像重構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30
      戚繼光開發(fā)的抗倭神器,讓清朝受益二百年
      西夏文刊本《三才雜字》殘頁考
      西夏學(2016年1期)2016-02-12 02:23:10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23
      從明朝倭寇的特點看倭寇的歷史地位
      群文天地(2009年8期)2009-09-04 03:58:50
      戚繼光創(chuàng)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隊
      軍事歷史(1995年1期)1995-01-18 00:00:52
      永寿县| 清流县| 台山市| 延川县| 永平县| 甘孜| 会泽县| 师宗县| 张家口市| 夏河县| 剑阁县| 孟津县| 万山特区| 贵南县| 房山区| 嘉鱼县| 改则县| 德钦县| 彭水| 中宁县| 江川县| 拉孜县| 新乡市| 普洱| 丽水市| 揭西县| 关岭| 澄江县| 舟山市| 青海省| 青神县| 临桂县| 铅山县| 县级市| 玛纳斯县| 博乐市| 丰原市| 五台县| 苏州市| 呼和浩特市|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