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友軍,王乾峰,仙 錦
(南湖機械總廠,湖北 荊州 434007)
某雷達天線主塔受力分析
樊友軍,王乾峰,仙 錦
(南湖機械總廠,湖北 荊州 434007)
米波雷達由于天線陣面口徑大,天線主塔受力復雜,其結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是結構設計的重點。在某型雷達的研制過程中,對主塔的受力情況進行了仿真分析,在樣機上對仿真狀態(tài)下的應力進行了理論計算、仿真分析和應力測試,并對理論計算、仿真分析和應力測試3種方法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比對分析,發(fā)現(xiàn)其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對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找出應力變化、傳遞的規(guī)律,為類似結構設計提供參考依據(jù)。
雷達;天線;主塔;應力;仿真;測試
圖1 某系列雷達主塔結構形式示意圖
由于米波雷達單元天線布局稀疏,陣面口徑較大,天線陣面結構常以天線主塔為基礎展開布置。隨著新技術在雷達天線上的應用,某系列雷達天線陣面的重量由不足2t增加至近7t;為了提高雷達的機動性,天線的舉升/倒架傳動機構由手動+電動絞車、電動絲桿螺母衍變?yōu)榈揭簤簜鲃?,時間由20min縮短至3min。因此,其主塔的結構形式由簡單的桁架結構衍變?yōu)橄涫桨鍓K復合桁架結構,如圖1所示。雷達工作時,天線陣面所承受的載荷通過主塔傳遞到轉(zhuǎn)盤及天線座車上,主塔結構的剛強度直接影響到天線的穩(wěn)定性和指向精度[1]。下面,筆者根據(jù)天線陣面預計的載荷對主塔進行結構設計,利用Ansys軟件對主塔進行仿真分析,及時修改設計參數(shù),在樣機上進行應力測試,通過對理論計算、仿真分析和應力測試的結果進行比對,找出應力變化、傳遞的規(guī)律,為類似結構設計提供參考依據(jù)。
1.1工況
1.2分析說明
通過前期計算,天線主塔在舉升的初始狀態(tài)時受力最大,工作狀態(tài)時天線陣面在風載作用下對座車抗傾覆支腿產(chǎn)生的傾覆力矩最大。筆者僅研究主塔的受力情況,故在進行計算、仿真和測試的過程中只考慮天線舉升初始狀態(tài)時在自重的作用下對主塔所產(chǎn)生的拉壓應力。
主塔結構由簡單的桁架結構衍變?yōu)橄涫桨鍓K復合桁架結構,此結構為典型的板殼結構,采用板殼模型進行計算能較好的反映主塔的實際受力情況。三維板殼幾何模型的具體結構形式、幾何形狀、尺寸參數(shù)及各構件的連接關系均與原結構保持一致,不做過多的簡化,假設各構件的焊接為理想焊接。主塔選用的材料為Q345B,密度ρ=7.8×103kg/m3,彈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0.3,許用應力σ=220MPa。按照主塔舉升的初始狀態(tài)時受力情況對模型給定載荷,經(jīng)分析主塔應力云圖如圖2所示,各點應力值見表1(“-”表示拉應力)。
圖2 主塔應力云圖
試驗采用電測法對雷達主塔進行應力分析。電測法主要是通過貼在構件被測點處的應變片,將被測點的應變值轉(zhuǎn)換為應變片的電阻變化,再利用電阻應變儀測出應變片的電阻變量,并直接轉(zhuǎn)換輸出應變值,然后依據(jù)虎克定律計算出構件被測點的應力值的大小,是將物理量、力學量、機械量等非電量通過敏感元件轉(zhuǎn)換成電量來進行測量的一種方法[2]。電阻變量與應變值關系如下:
式中,Ks為金屬細絲的電阻應變靈敏系數(shù);R、l分別為敏感柵金屬細絲的電阻、長度;ΔR、Δl分別為測試前后金屬細絲的電阻、長度變化量。
圖3 測量電橋
試驗采用TST3826靜態(tài)應變測試系統(tǒng),最高采樣頻率1Hz;最高分辨率1με;測量應變范圍±20000με。3片直角應變花若干(電阻119.8±1Ω,靈敏系數(shù)2.08%±1%,柵長×柵寬:5 mm×3mm)。
為消除溫度變化等因素對測量精度的影響,分組對測點進行了相應的補償,如圖3所示。采集舉升初始狀態(tài)下主塔上應變片的應變值,得到相應的數(shù)據(jù)。由于設備誤差,倒架狀態(tài)的初始應變?yōu)?,主塔離開支架后所測應變值也存在一定的波動。為減小誤差,對數(shù)據(jù)進行如下處理:將倒架狀態(tài)和恢復到倒架狀態(tài)的應變值取平均,作為初始應變;將舉升初始狀態(tài)下的較穩(wěn)定的測量數(shù)據(jù)取平均,作為測量應變值;將測量應變值減去初始應變值,得到該點最終實測應變值。各點應力值見表1。
安徽省全椒縣引入PPP模式進行農(nóng)村垃圾治理,引入新技術,創(chuàng)新了垃圾治理思路,促進政府、環(huán)境、市場及百姓共贏局面的形成,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對主塔結構進行簡化處理后,按照靜力學和材料力學的方法對主塔特殊部位進行受力分析。
4.1支座定點應力計算
4.2側(cè)壁前面應力情況
轉(zhuǎn)點受力簡圖如圖5所示,其中F1,F2,F3為拉力,N。
圖4 支座受力示意圖 圖5 轉(zhuǎn)點受力簡圖
根據(jù)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有:
F1cos4°+F2cos33°-F3cos87°+71.3×104=0
F1sin4°+F2sin33°+F3sin87°+3.6×104=0 32F1-42F2+240F3=0
得:
F1=-62.15×104NF2=-10.54×104NF3=6.44×104N
從而應力σ1,σ3計算如下:
表1 應力值對比表
主塔各點測試應力值、有限元仿真分析應力值和特殊點的計算應力值見表1。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有限元分析、應力測試和理論計算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在對復雜的空間桁架結構建模時進行了簡化或近似處理,對仿真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②在應變片粘貼的初始狀態(tài)與有限元分析的邊界條件不一致,導致結果存在一定差異[3];③理論計算時對結構進行了簡化處理,使其計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
通過對某型雷達天線主塔在特定的受力環(huán)境下進行有限元分析、應力測試和理論計算的應力值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其值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其變化趨勢一致。對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為類似結構的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jù)。在進行受力分析和驗算時應采取多種方式,力求與實際工作狀態(tài)相近,其結果將對結構設計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
[1]朱鐘淦,葉尚輝.天線結構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79.
[2]王琦.電測法在應變測量中的應用簡述[J].濰坊高等職業(yè)教育,2009,5(4):67-68.
[3]王曉紅,朱志遠.某雷達前梁的應力測試及仿真分析[J].電子機械工程,2009,25(5):53-55.
[編輯] 洪云飛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6.047
TN957.8;TP15
A
1673-1409(2012)06-N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