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赟
(廣東省深圳市寶城小學)
從教七年,年年和一年級的小鬼頭過招。他們年紀小,但招數(shù)不少——好玩好動,唯“我”獨尊,無法自理,不懂自控,不會傾聽。
剛來教一年級的時候真是有些措手不及。
首先要從教室里把他們安靜有秩序地帶出來都是件很頭疼的事。教室有桌椅至少可以做個參照物,很多孩子還能記住自己的座位??审w育課要在外面排隊,剛來到學校的孩子們一個班的同學彼此都還不熟悉,根本沒辦法用同學作為參照物來記憶,一個隊伍排了很多次都還有很多人記不住自己的位置,經(jīng)常有孩子為 “你不站在這里,我站在這里”吵個沒完?,F(xiàn)在的一年級人數(shù)越來越多,六十個人一個班級,隊伍拉的非常長,老師說話的聲音在室外擴散得很快,離老師較遠的學生得非常仔細才能聽清老師在說什么,加之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你總不能一個個去叫,而且就算你叫了他們也不一定能記得幾秒鐘,經(jīng)常是顧著隊伍前面又顧不到后面,按住了后面的前面又開始活躍。哎,往往是一節(jié)課忙的焦頭爛額也沒搞出個所以然,好不容易弄好的隊伍,不用等到下節(jié)課又有人找不到位置了,紀律就更不用說了。
其次,教學內(nèi)容又是一個大難題。最基本的隊列隊形練習和廣播操是一年級必學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為以后的小學學習生活打基礎(chǔ)的重要內(nèi)容。這些都要求學生要集中注意力,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各部分運動,更重要的是要有節(jié)奏感和團隊合作意識,做動作要求大家步調(diào)一致。如果是相對于其他年級的學生這些真是再簡單不過了,可對于剛從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們,這些真的很有難度。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甚至對自己的身體各個部分都不是太熟悉,有些天生就很好動的孩子完全是沒辦法靜止下來,更別說仔細的聽你講話了,陌生的校園操場上吸引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他們都忙不過來。團隊是什么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就是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為什么要跟別人合作……
遭遇了太多困惑和難題,我開始反思。
我意識到在教室這樣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里和孩子溝通會更加有效,因此我每接一屆一年級新生都先進行室內(nèi)引導課的教學,室內(nèi)引導課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環(huán)節(jié)。
我的室內(nèi)引導課一般分兩節(jié)上,第一節(jié)課先讓孩子了解到底什么是體育課,上體育課都有些什么好處,體育課上我們都會做什么,特別把孩子喜歡的游戲和活動作為一個亮點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從一開始就覺得體育課是個很有意思的課,積極參與體育課的活動很重要。在孩子們正興趣盎然的時候我們開始講 “坐立行”:坐如 “鐘” (頭要正,肩要平,脊柱伸直稍挺胸;腳分開,腿平行,雙手放在課桌上),站如 “松” (頭要正,肩要平,眼睛平看挺起胸;腹回收,膝后綳,腳跟相靠指并攏。兩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攏緊貼腿側(cè)),行如 “風” (頭要正,肩要平,眼看前方挺起胸;兩臂自然前后擺,兩腳向前直線行),讓孩子們邊讀邊做,讓孩子初步了解正確的 “坐立行”姿勢,以便進一步規(guī)范接下來的行為習慣。第二節(jié)課就開始訓練排隊,首先在教室里說清楚排隊的要求。一年級的孩子記憶中聽覺記憶還是占很大的比重,就像語數(shù)英學科早上的早讀一樣,大聲讀出來比默背的效果要好很多,所以我把排隊的要求編成順口溜,并由負責整隊的體育委員與其他孩子形成一問一答的對話:眼睛——看前面,嘴巴——不說話,小手——放兩邊,小腳——小八字。當孩子們整齊地回答體育委員的口令時,同時就會想到需要做好的各身體部位的動作,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中強調(diào)生硬的 “快、靜、齊”的方法,這樣做記憶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然后在這個基礎(chǔ)上反復練習,每次都要經(jīng)過教室里的點評和重點強調(diào)的安靜,堅持做到不做要求就不排隊,排隊就一定有要求。在開學的前兩個月內(nèi)我一定是早早去教室門口等學生排好隊再帶出來上課,監(jiān)督學生自覺排隊,并提前說好去操場路上的要求,做的不好就重新回去排隊再出來,絕對不讓孩子們有排不好也無所謂,照樣可以出來玩的想法。這樣堅持兩三個月的時間,學生就能基本養(yǎng)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
接下來就是在課中學知識的階段,一年級的學生集中注意力比較困難,很容易被操場上其他的東西吸引。如果沒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老師說再多都是徒勞無功。我從出來操場上的第一節(jié)課就開始重點訓練集中注意力的練習,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做游戲,我就從小游戲入手,像 “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戲就很受學生的歡迎:老師快速發(fā)出 “大西瓜”或“小西瓜”的口令,學生聽到口令后迅速做出大小西瓜的形狀動作,只有在集中注意力的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動作,孩子們往往在笑聲中不知不覺地已經(jīng)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這里來了。
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之后學習動作,這個時候,我覺得老師的個人魅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老師的示范動作標準、優(yōu)美,并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會應(yīng)用到的人或事,學生才會有做的和老師一樣好的沖動,才會主動地去學,否則一味地灌輸給學生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學生會產(chǎn)生厭學心理或很難學會。比如在學習難度較大的多面轉(zhuǎn)法的時候,我會先做幾個標準的示范,并引入孩子們崇拜的軍人或警察叔叔,讓孩子都來學學他們的颯爽英姿。當孩子都躍躍欲試的時候,再開始學習動作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中都是分成兩步來學習,一是兩腳同時轉(zhuǎn)動,二是靠腳。但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方法往往效果不是特別理想,因為原地轉(zhuǎn)法的兩只腳著地的轉(zhuǎn)動軸是不同的,一個腳是腳跟,一個腳是腳前掌,一年級的孩子年紀還比較小,他們還很難讓自己的兩只腳的不同部位同時支撐身體轉(zhuǎn)動。所以我將轉(zhuǎn)動的動作細化了一些,兩只腳分開轉(zhuǎn)動,同時大家一起邊說位置邊做動作:左腳腳跟轉(zhuǎn),右腳腳尖轉(zhuǎn),靠腳。當大家都做熟練了,再把兩只腳合在一起練習,效果就好了很多。學習過程中多請學生出來展示,好的和不好的都有,這樣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到底做的怎么樣,和別的同學的差距有多大,自己下決心要迎頭趕上。多表揚做的好的孩子,但是對于做的不好的孩子也會給予適當?shù)呐u,一味地表揚是會適得其反的。在即將學習廣播操時,我不會一下子就進入廣播操的教學,先學習各個簡單手位和步位的名稱和動作要領(lǐng)以及八拍的節(jié)奏,在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這些動作知識之后再開始廣播操的教學,這樣可以省去很多時間,效果也比直接教授廣播操好。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多分組練習、比賽,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對于那些天生協(xié)調(diào)性較差的孩子給予單獨輔導,告訴孩子們認真卻學不會的孩子是不會受到批評的,但不認真導致學不會的孩子一定會受到嚴厲批評。
最后,和孩子們相處也是一門學問。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我是比較嚴厲的,讓孩子們感受到一定的威懾力,休息或下課以后我又會和孩子們說說笑笑,像朋友一樣聊天,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一年級的很多孩子都喜歡下課跟在老師后面問這問那,我就抓住他們這一點,鼓勵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如果在課上認真聽講,老師就會更加喜歡他。這些孩子只要有一點進步我就會在課上表揚,如果有退步我也提出來,并請全班同學一同來監(jiān)督之后的每節(jié)課他的表現(xiàn)如何。
總之,要想把一年級的體育課上得既規(guī)范又生動活潑,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學會見招拆招,在組織教學、示范教學等方面精心安排,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越來越有 “量”的體育教學還能越來越有 “質(zhì)”。
[1]唐建軍.淺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時代(教師版),2010.2
[2]范運祥,馬衛(wèi)平.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非言語交際行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1
[3]許秀華,陳慶文.在體育教學中構(gòu)建新型師生關(guān)系探析[J].才智,2010.02
[4]曹強.如何使準備活動的作用最大化[J].中國學校體育,2010.02
[5]伍民煌.淺析體育課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J].新課程(教師),2010.01
[6]李峰.分點口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體育教學,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