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荒謬”反擊荒謬
      ——淺析加繆的《局外人》

      2012-12-18 12:48:14唐海韻
      克拉瑪依學刊 2012年2期
      關(guān)鍵詞:局外人加繆世界

      唐海韻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610065)

      人究竟為什么而活?這是個千百年來不斷拷問人類靈魂的問題。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認為:只有一個問題是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那便是自殺。判斷人值得生存與否,就是回答哲學的基本問題。他得出結(jié)論:(如果我們選擇生活),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即人可以在否定生理自殺和哲學自殺(寄希望于上帝)后,依然能夠任性而有道德地活著。在這一思想根基上,《局外人》誕生了。

      《局外人》主要通過主人公莫爾索的感受來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以他的內(nèi)心世界來影射世界的荒誕:從參加母親的葬禮到偶然成了殺人犯,再到被判處死刑,他似乎對一切都無動于衷。小說所寫的事件、對話、姿勢和感覺之間,似乎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給人一種不連貫的荒謬感。莫爾索的言行舉止更是超越了常人的習慣定式,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然而,當我們懸擱了固有的道德判斷來重新審視這個獨特的形象,就會恍然大悟,莫爾索實際上是以“看似荒謬,實則不然”的舉措來猛烈反擊這個世界的荒謬。

      一、《局外人》的“荒謬”體現(xiàn)

      (一)《局外人》塑造的“荒謬”的人

      “大部分人總是表里不一,他們做的往往并非他們內(nèi)心真正渴望的。他們都有一種群居意識,懼怕被疏離與被排斥,懼怕孤單無依靠?!盵1]但是莫爾索卻有意無意地要跳出這個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蕓蕓大眾的距離,完全遵照內(nèi)心本性,做一個冷眼旁觀、我行我素的局外人。

      1.情感生活上的局外人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搞不清”。這就是小說驚世駭俗的開篇。喪失親人的打擊無疑是沉痛而慘烈的,可是他卻以極其平靜的口吻輕描淡寫地敘述,仿佛事不關(guān)己,連時間也記不準確,讓人十分訝異。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流過半點哀傷的淚水。在草草地給媽媽守靈下葬后,他還急不可耐地去海灘游泳,看喜劇片,尋求肉欲刺激。女友瑪麗問他是否愛她,他卻把這個人們視為神圣的問題當成毫無意義的廢話,絕對不肯巧言令色來搪塞女友。鄰居雷蒙殷切地表示想與他交個朋友,莫爾索卻回答“做不做都可以”,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

      親情、友情、愛情這些被世人奉為“圣物”的東西均被莫爾索視為虛無,用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回饋所有的情感索求。

      2.工作生涯中的局外人

      工作是一個人實現(xiàn)自我價值、獲取榮華富貴的重要途徑?;酵秸J為工作是上帝賜予的使命,即calling,必須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墒?,當老板提出要派莫爾索去巴黎設置的辦事處工作時,身居偏遠小城的莫爾索卻拒絕了這個發(fā)展前景廣闊的差使,回答說:“人們永遠無法改變生活,什么樣的生活都差不多”。這種不知好歹的答案讓老板頗為掃興。此前,莫爾索為置辦母親喪事而向老板告假時,明顯覺察出老板臉色不好,他卻無動于衷,認為“反正不是我的錯”,而不像別人一看到上司臉拉長了便膽戰(zhàn)心驚,惴惴不安。他的這一心態(tài)和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中因得罪上司而憂郁致死的小公務員形成強烈反差。

      “不關(guān)心”、“無所謂”的工作態(tài)度使他自覺跳出了以“鞠躬盡瘁”、謀取“升官發(fā)財”的滾滾紅塵。

      3.死神面前的局外人

      當他無意間錯殺了那個阿拉伯人之后,無論是在身陷囹圄的漫長歲月里,還是在法庭上憤怒的審判聲中,他保持了一貫的冷漠態(tài)度。人們的言辭無法引起他太大的關(guān)注,周圍微末的事物卻緊緊攫住了他的心。“我聽見椅子往后挪的聲音”,“我看到好些記者都在用報紙給自己扇風”,“盡管掛著遮簾,陽光仍從一些縫隙投射進來”……面對人們“義正辭嚴”的譴責,他繼續(xù)說出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完全沒有為了保命而討好大眾的媚態(tài)。在得知不公正的死刑強加于身后,他頑固地認為“自己曾經(jīng)是幸福的,現(xiàn)在依然是幸福的”,“我希望處決我的那天,有很多人來看熱鬧,他們都向我發(fā)出仇恨的叫喊聲”。對死亡的恐懼是人的天性,但是莫爾索卻等閑視之,不以為意,擺脫了死亡對他的困擾。

      4.彼岸世界的局外人

      當人們被現(xiàn)實當中形形色色的苦難壓迫得無路可走時,便會寄希望于飄緲的彼岸世界,渴盼能有一個永恒的上帝來拯救自己,指引道路,并祈求肉體毀滅后能靈魂升天,永享安樂??赡獱査鲝氐追穸ㄟ@一綺麗幻想,不崇拜任何精神偶像。于是不論神甫怎樣耐心勸導他皈依基督,虔心懺悔,他卻不肯服從,并且堅信自己“對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神甫)有把握得多”。

      薩特評論道:“無所謂善惡,無所謂道德不道德,這種范疇對他不適用。作者為主角保留了‘荒謬’這個詞,也就是說,主角屬于極為特殊的類型”。

      (二)《局外人》體現(xiàn)的“荒謬”的世界

      文藝復興發(fā)現(xiàn)了大寫的人,即人的智慧、人的偉大、人的高超,而叔本華、薩特等人的哲學則著力于揭示小寫的人,即人的卑微、人的怯懦和面對世界荒謬性無能為力的局限。

      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行的確需要一套規(guī)則,但這些法規(guī)、道德往往會異化為人類的枷鎖和掩飾虛偽的工具。

      莫爾索在料理媽媽的喪事時,有媽媽的一些昔日的好友前來守靈。有一個婦女“細聲飲泣,很有規(guī)律……然后又按原來的節(jié)奏哭下去”,有幾個老頭子“在咂自己的腮幫子……他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胡思亂想中。我甚至覺得,在他們眼里,躺在這里的死者,什么意義也沒有?!边@些說是要為逝者默哀的人,其實沒有什么憂傷,卻礙于面子,硬逼著自己佯裝痛心的樣子,努力演戲。當老板表示要派莫爾索去巴黎任職時,他坦率拒絕,但老板卻不因他的真誠而欣慰,反而頗為惱火。

      就像那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別里科夫一樣,人類總是喜歡不斷給自己加定義,不斷將自己包裹,使自己被法律、道德戒條所束縛而忘記追求本真的東西,結(jié)果使自己身心俱疲。

      莫爾索鋃鐺入獄到接受審判的這一過程,集中體現(xiàn)了世界的荒謬性。本來,莫爾索是過失殺人,并且由于他殺的是阿爾及爾的阿拉伯人,在當時的情況下(阿爾及爾還是法國殖民地),很有可能獲得法律寬恕,罪不至死。但是,他最終被判死刑,原因就是在母親的葬禮上表現(xiàn)得十分漠然。

      正如阿爾貝·加繆所說:“在我們的社會里,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蹦獱査髡J為:“人們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拋開的情況下處理這樁案子?!碑斒氯说年愂隹捎锌蔁o,只剩下求勝心切的律師和認定莫爾索罪大惡極的法官在爭論不休。律師為了勝訴而要不肯說謊的莫爾索保持沉默,強行給他加一些評判:“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職員,不知疲倦,忠于職守,得到大家喜愛,對他人的痛苦有同情心......”而法官則拼命網(wǎng)羅莫爾索的罪行,說他是懷著一個殺人犯的心理埋葬了母親,對人類良心的基本反應麻木不仁,并且要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將他在一個廣場上斬首示眾。

      面對母親死亡的冷漠表現(xiàn)和無意錯殺阿拉伯人本是毫無干系的兩件事,卻被法官生拉硬扯在一處,狡辯說:“這兩件事之間有一種深刻的、感人的、本質(zhì)的關(guān)系”,還要代表法蘭西人民來執(zhí)行判決。這跟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而逼迫盧俊義上梁山的宋江之流一樣冷酷荒謬,看似維護正義,實則禍亂法律。

      二、《局外人》的“荒謬”實質(zhì):以“荒謬”反擊荒謬

      (一)并非“荒謬”

      《紅樓夢》里的賈寶玉,被以衛(wèi)道士自居者視作放浪形骸、不學無術(shù)的“混世魔王”。似乎對儒釋道三家都頗為不屑的他,其實才是真正領(lǐng)略三家精髓的智慧之人。他嘲弄儒家的“文死諫,武死戰(zhàn)”,卻躬行孝悌之道;他反對道家煉丹成仙的虛妄,卻有老莊超脫飄然的情懷;他厭惡燒香拜佛的繁瑣儀式,卻有著博愛仁慈的胸襟。他踏踏實實地踐行著三家的最高理念,癡迷地追求本真生命,卻給人一種離經(jīng)叛道、不可救藥的印象。

      同樣,莫爾索的種種怪誕行為乍一看難以理解,但事實上,他才是活得最多、最充實、有著深沉本真追求的人。死亡前夜,他第一次敞開心扉,他覺得自己過去是幸福的,現(xiàn)在也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這個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荒謬,但至死幸福。加繆評價說,莫爾索“遠非麻木不仁,他懷有一種執(zhí)著而深沉的激情,對于絕對和真實的激情。”

      他早已洞悉這個世界的荒謬,“我不知道”、“毫無意義”兩句話被他懸掛嘴邊,“厭煩”則是他面對人事時的常態(tài)。莫爾索意識到世界沒有意義,沒有出路,認識到世界對于人的種種欲望漠不關(guān)心,認識到人同世界特別是人同社會這種不協(xié)調(diào)乃至對立的關(guān)系。只不過他沒有像柏拉圖那樣認為世界萬物是“理念”的影子,那樣過于虛幻;也不認同禪宗的生命“如露如電”,從而尋求涅寂靜;更沒有魯濱遜的“經(jīng)濟人意識”,唯利是圖。他熱愛自然,渴慕自由,珍惜每分每秒,完全靠著自己現(xiàn)實的理性與實踐精神支配著一切行動。

      莫爾索十分關(guān)注生理欲望,就像他自己所說:“我有一種天性,就是肉體上的需要常常使我的感情混亂?!痹谔幚砟赣H喪事時,他不停地抱怨自己的“渴”、“餓”、“熱”,還大膽地在母親的遺體前暢快抽煙,回家后便急于和女友瑪麗發(fā)生肉體關(guān)系。在法庭上接受審判時,他也不忘記欣賞瑪麗的身體和裝扮。得知自己被判死刑后,他有些緊張,想要逃避,但這也是出于人類求生的本能。由此可見,莫爾索基本擺脫了世俗鐐銬。人們絞盡腦汁設置的禮法在他看來毫無意義。唯一真實的便是明媚的陽光、美麗的大海以及自己作為自然人的種種需求。并且,他也懂得將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沒有真正侵害誰的利益(射殺阿拉伯人也是由于防衛(wèi)過當),完全符合“發(fā)乎情,止乎禮”這一規(guī)矩。

      阿爾貝·加繆認為,說謊,正是我們所有人每天所做的,目的是為了簡化生活。莫爾索則與他的表面相反,他不愿簡化生活。

      他并非對母親沒有感情,只是不愿意強迫自己為了做戲而哭天搶地,昭告世人:我很傷心。并且,他認為死亡是無法逃離的必然環(huán)節(jié),母親的去世算不上什么壞事。書中的沙拉馬諾老頭每日都要咒罵自己的狗,可一旦狗走失,他又椎心泣血,感嘆“我怎么活下去呢?”雷蒙怨恨情婦對自己不忠,想要狠狠報復,可還覺得心底對她頗為留戀。這兩組隱喻巧妙地暗示了莫爾索和母親的關(guān)系,盡管形式上他的表現(xiàn)不符合孝子標準,可還是在靈魂深處敬愛母親的。

      當瑪麗問他愛不愛她的時候,他明明知道女友想要的答案,也完全可以甜言蜜語地博取佳人一笑,可他依然毫不隱諱地否定;雷蒙熱切地詢問他能否和自己結(jié)交,他也沒有所謂禮貌上的回應,只是淡淡地說“做不做都可以”;老板對他寄予厚望,要他擔當要職,他仍不肯委屈心靈,阿諛迎奉,而是立馬拒絕。

      在法庭上,律師要求他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讓他承認為母親的去世感到悲痛不已,莫爾索卻認為沒必要撒謊遮掩什么,直言不諱;檢察官說他“沒有靈魂,沒有絲毫人性,沒有任何一條在人類靈魂中占神圣地位的道德”,他也沒有聲嘶力竭地為自己辯護,反駁這些不公正的指責;最后神甫為他做臨終的懺悔儀式,他卻說“我不相信上帝”,并且堅持沒有對某件事真正悔恨過。

      對莫爾索來說,所謂道德,就是忠實地遵循自己的感情而行動,就是要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而忠實地表現(xiàn)這種感情,拒絕作假,拒絕扮演角色。在他心中,最重要的是現(xiàn)世的、眼前的、具體的東西,而不是任何先驗價值,不是任何沒有現(xiàn)實意義的抽象概念。反之,遵守社會道德,在莫爾索看來,就是要服從先驗法則,就是要否定同社會道德相矛盾的一切情感,就是要受世俗的左右、擺布。

      我們冷靜地想一想,他難道不比我們所有的人更加真實、正常嗎?說他“荒謬”,不正是因為我們自己很荒謬而不自知嗎?

      尚比尼說,基督徒由原罪的感情出發(fā),不去追求與世界的一體化,而是回避世界,走向上帝;反之,莫爾索卻在與外在世界的一體化狀態(tài)中尋求歡樂,所以,莫爾索是以他自己的人生觀和道德規(guī)范,去創(chuàng)造出伊壁鳩魯文明的救世力量的地中海英雄。

      (二)不準“荒謬”

      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既然人最終要死且生活苦難重重,那我們又為什么要活呢?著名學者劉再復認為,短暫的快樂的瞬間能支撐我們沉重的人生。然而莫爾索追求的歡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以失敗告終的。他的自由和反抗逾越了人們劃定的框架,因而成了茫茫大眾的局外人,成了世俗眼中惡貫滿盈的罪人,盡管他平時安分守己,與世無爭,沒有什么危害極大的行徑??墒巧鐣ㄟ^法庭所追究的,并不是他的殺人罪,而是他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對這個社會現(xiàn)存秩序的威脅。法庭的審判表明了社會對莫爾索這樣一個不遵守既定規(guī)范、沒有一般人的感情和罪惡意識、而又拒絕同社會、宗教妥協(xié)的“怪物”,從肉體到靈魂都要徹底毀滅的決心。正如《李爾王》中那個天真純潔、不愿屈從于浮華形式而最終慘淡收場的考狄利婭一樣,世界要以莫爾索生命的消殞來再次強調(diào):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荒謬的世界是強大的,在追求自然、本真的個體生命面前,它似乎無往而不勝。

      然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莫爾索是極其成功的。在這個人格獨立性逐步泯滅的社會里,他能夠沒有悔恨,始終忠實于自己的感情,這種“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氣概,是對世界荒謬性的有力反擊,至少讓更多的人認識了世界的荒謬,也認識了自己的荒謬。

      美國當代學者大·蓋洛韋認為《局外人》是通過荒誕的主人公來表達執(zhí)著于意圖和現(xiàn)實之間的重大不平衡的荒謬主題。它實際上是一則寓言:每個人都走在世界的邊緣,每個人都必然毀滅于自己以及他人共同創(chuàng)建的荒謬世界。

      以“荒謬”反擊荒謬,這正是《局外人》主人公莫爾索的思想,當然也是作者阿爾貝·加繆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意圖。

      [1]袁澍娟,徐崇溫.卡繆的荒謬哲學[M].沈陽:遼寧人民出社,1989.

      猜你喜歡
      局外人加繆世界
      兒童保護沒有局外人
      中國慈善家(2022年2期)2022-04-13 21:03:15
      琴(外一首)
      詩選刊(2019年8期)2019-08-12 02:29:36
      石頭記(外一首)
      詩歌月刊(2019年3期)2019-04-28 02:31:00
      秋是第二個春
      文苑(2016年2期)2016-12-08 11:51:19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1:39:47
      奇妙有趣的數(shù)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局外人
      中國詩歌(2015年3期)2015-11-15 00:33:15
      加繆的眼神、西裝和香煙
      人物(2014年4期)2014-11-07 06:48:53
      彭山县| 洱源县| 五寨县| 镇原县| 启东市| 泰和县| 通化市| 樟树市| 南川市| 镇沅| 陆丰市| 汪清县| 安康市| 巫山县| 浮梁县| 内丘县| 醴陵市| 荃湾区| 巴彦淖尔市| 贵德县| 北川| 永吉县| 海安县| 通山县| 马尔康县| 陆川县| 长顺县| 深州市| 西和县| 梁河县| 水城县| 莲花县| 易门县| 堆龙德庆县| 河源市| 乐业县| 开原市| 黔西| 新津县| 建瓯市|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