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樹林
未來中國的生長秩序
■馬樹林
幾千年來,每個人只能在三種結構中生存:等級結構、民主結構、自由結構。通過對人的這一存在樣式的分析,可以形成一種人生觀,還可以推演出合理政治與社會秩序的原理,發(fā)現(xiàn)對中國發(fā)展有益的一些思想。
人在三種結構里生存:自由結構、民主結構、等級結構。不只是政治,而且整個社會,只有這三種結構。自呱呱墜地,無人能逃出其外。生長主義哲學認為,這三種結構的數(shù)量和關系不同,就形成不同性質的社會秩序,生長秩序或者壓制秩序,即生長型社會或禁錮型社會。
身體、生態(tài)環(huán)境之外,人只在這三種結構里生存。你任何的角色和模塊,不外乎這三種結構。你的自由模塊、民主模塊多了,你的存在就大,你的價值就大,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都大。
等級模塊,人人難逃。企業(yè)中、組織里,甚至家庭中,在所難免。黑社會是等級結構的一個極端。被施行暴力,歸入等級結構,因為有暴力支配關系。極端惡的等級結構里,位于塔尖的當權者任意擴張,各種利益目不暇接,越在上的人的存在越大,與下屬成員形成奴隸和奴隸主的關系,金字塔形的組織形態(tài),利益的分配則是倒金字塔形,越處于底層利益越少,存在越小。好點兒的,是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等級結構。最好的等級結構,是角色明確而且成員充滿民主精神的等級結構。
與定義“純粹民主”一樣,我們還是用“權力”來定義這三種結構。成員權力均等,就是民主結構。在支配與被支配中,就是等級結構。不存在權力關系,即不存在人為的支配與被支配關系,就是自由結構。
自由結構,可分為兩類。一類,獨自一人與其它因素的結構,屬于精神領域的存在,是精神利益,此人此時不受任何他人支配。第二類,與他人形成的結構,沒有支配與被支配關系。真正的戀愛,兩個人還是自由的,道德有時可以被強迫,愛是無論如何不能被強迫的。法庭之上的審理,歸之于自由結構,因為法的治理是一種非人格化的治理,法官受到的支配也主要是既定規(guī)則的支配,幾乎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支配關系,律師、被告并不怕法官,只承認法與司法程序規(guī)則。受人為因素干擾的司法,那是法治還不健全。如果把司法結構搞成等級結構,那是全社會的悲哀,是幾乎所有人的損失。
人人都想處于等級結構的塔尖,或者想惡性膨脹,或者想良性膨脹,或者善惡的膨脹都想。權力,它的罪性堪比毒品,享受啊,上癮??!
對絕大多數(shù)的個人而言,能夠脫離等級結構的極少。能夠游走于自由結構、民主結構和好的等級結構之間,大多數(shù)生存時光處于很多的民主單元和自由單元之中,就是幸福生活,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也給別人帶來快樂。
這樣情況的出現(xiàn),主要取決于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的設置和建設,其次是文化形態(tài)包括道德境界,再次是社會狀況。我們需要全面的建設。
就大眾和個人而言,在家庭、社會中盡量多地主動建設自由模塊和民主模塊,讓自己成為一個民主人格,幸福指數(shù)會提高,也利于民主政治的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無法回避時,盡量進入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等級體制,或者自己創(chuàng)立充滿民主精神的企業(yè)或團體,在等級結構中創(chuàng)設不違規(guī)的自由。讓你的存在之樹,沿著你的利益取向和價值排序生長枝干,讓每一分枝再枝繁葉茂,與他人建造有益的角色和模塊,讓存在之樹開出繁華,結出碩果!
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這三種結構。數(shù)量對比不同,相互關系不同而已。古代中國實行等級制,但也存在許多自由結構。
比如道家,崇尚自由,基本不進入等級結構。老子做過史官,是管理藏書的史官,被支配的程度肯定低于行政官員吧;后退隱,這是道家自由生活的典范;寫書,不用跟人打交道,是一種思想自由,一種精神自由;崇尚“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由自在。
但道家也有朋友,莊子常有朋友來訪,朋友圈是一種自由結構?;葑邮乔f子的好朋友,兩人時常自由討論。莊子的老婆死了,惠子前往吊唁,莊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惠子認為不應該,莊子就講了一大串理由。從莊子的這段理論說明來推斷,莊子與妻子之間也可能是比較自由的關系,做莊子的老婆,應該挺自由挺幸福的,自由度一定高于儒家的老婆,三從四德是等級結構,在家庭搞等級制害死人哪。
搞藝術的人最討厭等級結構,自古及今,莫不如此。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是這種心態(tài)的典型,有些長,全文引述如下: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間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p>
唐伯虎與祝枝山、文徵明的朋友關系也是一種自由關系,不存在支配關系。無論何時,朋友圈一定是自由結構,否則沒人跟你做朋友了。三千年文明史,到今天活著的每個人,基本都有朋友,只此一點,不說別的,就可以證明中國一直存在自由結構,就可以證明中國人也需要自由。然也。然也。
孔子也有朋友,與子路可能就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墩撜Z·子路》記載,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遷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眱扇嘶ハ嗵寡韵嘭?,各抒己見,此時是自由結構??鬃勇勆貥?,“三月不知肉味”,那三個月他是處于自由結構之中。
孔子與子路有時還形成民主結構?!墩撜Z》記載: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其時,魯國大貴族季氏的家臣公山不狃叛亂,召孔子幫忙,孔子想去,子路阻攔,孔子就沒去。這時兩人形成了一個民主結構,是民主決策。類似的情景,《論語》中還有一處。
如果說這個民主結構有點牽強,下面這個就很精確?!妒酚洝分读H藺相如列傳》記載:“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w王遂行,相如從?!蹦矗俗h事,一人聽從了另外兩個人的意見,確定是一個民主決策!
自古燕趙多豪杰,趙王亦豪杰,胸襟寬廣方有此民主作風。這是繼“完璧歸趙”之后發(fā)生的“澠池之會”的歷史片斷,“澠池之會”還留下了“秦王為趙王擊缶”的笑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擊的就是這種缶吧。在后來“將相和”的歷史中,我們是不是也能感到廉藺二人確實也具備那么一點點民主精神?
其實,自由、民主乃人性使然,是最符合人性的社會方式,是道德的生活方式,是有效率的生長方式。如果我們繼續(xù)翻箱倒柜,搜查歷史,在古代鄉(xiāng)村治理、政治決策,甚至司法實踐之中一定能找到少許的民主結構,在社會諸生活領域中一定可以找到許多的自由結構,藝術和朋友圈只是諸多自由結構的典型而已。先秦的民主結構應當多些,秦漢至清末可能零星存在。晚清和民國時期,民主結構俯拾皆是,毋庸多言。
社會建制的民主化自由化與政治體系的民主化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政治建制的等級化與社會體系的等級化則是一個相互強化的作用。同樣,政治改革與社會改革也是難以分割、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強化的關系。
在目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民主結構其實隨處可見。許多知識分子家庭很民主,很多理事會、董事會很民主,許多商會、民間組織很民主。一日,小區(qū)閑游,見四位小朋友玩“警察抓壞人”游戲,誰當壞人?手心手背,數(shù)番伸手,有一人與其他三位不同,就扮演壞人。民主結構中每位成員權力均等,決策規(guī)則采用全體一致、多數(shù)決、四分之三多數(shù)決、一票否決等規(guī)則,抽簽也是一種規(guī)則,古雅典用的很多,手心手背算作一種抽簽規(guī)則。
自由結構更不用說,市場經濟中的每一個自由交換、每一個契約,都是一個自由結構。討論會、思想網站、微博,自由度挺高。兩人以上形成的自由結構,有時就需要以民主方式決策。民主結構中,大家的地位當然是自由的,有時服從了多數(shù)決定的少數(shù)在某時某事會暫時放棄自由,期待下一次表決取勝。
其實,民主、自由很簡單。其實,民主、自由,是常識。但是,民主、自由,需要理性的主動的自覺的有道德的建設。
等級結構是人類社會不可少的。軍隊、行政體系、企業(yè)都必須是等級結構。等級結構中也得有點自由結構,軍隊也唱歌,才符合人性。等級結構中也得有民主精神,人格與尊嚴平等才行,不能像有些日資企業(yè)那樣不把中國人當人。
僅就政治體系而言,中國古代政治特點如下:1.等級結構在自由結構之上,將自由的空間壓得很小,隨時可以消滅自由結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2.等級結構中沒有人權和尊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3.法律面前不平等,刑不上大夫。4.民主結構幾乎沒有。
我們正在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需要發(fā)展和完善這三種結構的數(shù)量和關系,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完善和發(fā)展有限政治。讓社會自由生長,生長出更多的自由結構和民主單元。社會中的每一個自由單元和民主單元都是生產力,都是總利益的生長點。
完善黨內各層級的民主結構,完善黨內等級結構與民主結構、自由結構的相互關系。
民主結構在等級結構之上。
完善和發(fā)展三個市場:經濟市場、社會市場、政治市場。經濟市場是對經濟利益的自由生產、自由交易、公平競爭。社會市場是對精神利益的自由生產、自由交換、自由表達、正當聚合,也就是精神生活和文化的自由。政治市場就是候選人對選票的合理競爭。市場是自由結構,生產效率最高。
完善和發(fā)展法治。三個市場都是法治市場。所有民主結構、自由結構、等級結構都要服從良法和公正的司法,使各種社會主體和政治主體無害良性生長。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性的民主結構,同時發(fā)展完善權力分立和制約機制。
民主結構增多,等級結構減少,等級結構中貫穿民主精神。具有民主精神的等級結構,既有紀律又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反而更有效率。
采用和發(fā)明合理的適合中國特點的其他制度技術。
這樣的法治國家建成后,無論在政治體系中,還是在社會體系、文化體系中,都會擁有更多的自由單元和民主單元,這樣的單元無處不在,社會就處處繁榮和諧。這些生長點具有更強的生長力,可以形成生長秩序,即生長型政治和生長型社會。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復興,對外的形象,對人類的貢獻,都可得到加強。
(作者單位:九三學社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