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之上,不只是在學校,而是需要終身學習。學習是學生擺脫貧窮、找到一份好工作、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員的手段。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zhàn)就是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這其中有不小的挑戰(zhàn)。
首先,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困難各不相同,有的需要基本的語音學習,有的則存在理解和流暢性的問題,有的已經(jīng)落后數(shù)年之久。除此之外,有一些學生的閱讀量在平均水平線之下,甚至一些學生有學習的深度障礙。學生的需求幾乎各不相同,即使是最好的教師也難以一一解決。
其次,需要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幫助,學生需要深思熟慮,強化技能,并在合適的水平上練習,這對于一個班額超過20人的集體來講,是難以提供個性化服務的。
再次,有些學生閱讀的歷史就是失敗的歷史,從來就沒有成功過,他們覺得學習沒有意思,或者根本不知道讀一本書的價值所在,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輟學的原因。
次之,有些學生已經(jīng)落后于別人2年、3年甚至4年了,想要達到平均水平已經(jīng)不是一日之功,所以有一個巨大的知識背景的差距需要克服。
那我們?nèi)绾螏椭@些學生呢?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平臺。
20多年來,美國的很多學校一直研究如何精心設計技術來幫助學生戰(zhàn)勝閱讀和數(shù)學中的困難,一些學校在此方面取得了成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復制這種成功并使其規(guī)?;?。
以下五個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可以幫助閱讀困難的學生。
自適應技術
典型的如初中或者高中的英語課,學生需求各不相同,教師很難教好15個不同水平層次的人,他們只能針對中等水平的人教學,而每個人都想做到最好,怎么辦呢?
自適應技術為此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軟件可以不斷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即時回應學生的進步,提供教學和實踐的最佳指導。如一個九年級的學生讀到關于1812年戰(zhàn)爭的歷史時,自適應技術會給他一篇相應的文章,為他的閱讀提供必要的知識背景,使他能夠成功。如果一個學生難以張口發(fā)言,電腦也會識別他,并提供教學和指導,直到該學生掌握技能為止。
技術擅長促進反復訓練
每個人都受益于有針對性的反復訓練,如一個高爾夫球員可以一次次地練習擊球,直到熟練為止。學生學習閱讀也需要反復實踐,在教室里糾結于學習閱讀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教師沒有時間來設計適合每一個孩子的實踐演練,而智能技術在這方面得心應手。這在于它的適應性,它可以知道學生的問題在哪兒,讓學生反復練習,直到它知道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
技術可以隨時隨地
我們的生活中技術無處不在,它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課堂之外的學習機會。舊時的學習,受限于教室的四壁,以及有限的課堂時間,時空限制很死。而現(xiàn)在,技術允許更多的教室與家庭之間的無縫對接,包括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無縫對接,它創(chuàng)造出協(xié)同教育的機會。此外,虛擬學習也會讓學生感到自如,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
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設備的費用昂貴、網(wǎng)絡安全等,但我們正在接近這樣一個時代:每一個孩子都能有一套設備,學習都裝在口袋中。
技術強在收集和處理數(shù)據(jù)
人類的大腦是非常強大和成熟的,但它在某些方面也有欠缺,如數(shù)據(jù)的采集、加工等方面。利用技術,按一下按鈕,就可以看到曾經(jīng)在學習中掙扎的學生是如何日益進步的,了解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知識,然后利用這些信息來創(chuàng)建個性化的學習規(guī)劃。
在今天的課堂上,只需花少許的時間,計算機就可以迅速評估學生的技能,然后組織數(shù)據(jù),提供針對教師、家長、學生專門定制的信息??梢韵胂笥幸惶?,學生將使用專門的電子閱讀設備來監(jiān)視眼球的轉動,從而評估他們在閱讀時的流暢性和適應性。
技術的激勵作用
幾乎任何人,特別是對于一個失敗的學生,最大的動力來自成功的激勵。你可能已經(jīng)看到了耐克就是這樣做的,每次出去慢跑,都會在智能手機中進行監(jiān)督和存儲,運動員可以看到過去的一年中跑多少里程,他們的個人最好成績是多少,每周的平均速度等,這是非常激勵人的。
在幫助人閱讀方面,技術可以做類似的工作,它可以處理數(shù)據(jù),哪怕是細微的改善都能體現(xiàn),對于在學校中從沒有體驗過成功的學生來講,看到閱讀水平的提高,得到的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激勵。
教與學都來自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也許并不關注周圍的電腦如何改變自己的學習,他們記住的只是教師啟發(fā)了他們,沒有放棄他們。
我們需要讓電腦幫助教師和學生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好,就像士兵們在戰(zhàn)斗中穿著精良的裝甲,運動員在游泳池中使用更專業(yè)的服裝減少阻力,教師可以利用電腦技術在教學和學習中戰(zhàn)勝更多的困難。
不要去聽“我沒有用電腦,也一樣教得好”這樣的論調(diào),這些人就像沒有穿上最好的盔甲就去上戰(zhàn)場一樣。
我們應該問的問題并不是技術在教育中該不該存在,而是如何使用技術。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好處所在——
· 支持科學地學習
· 幫助我們教學生閱讀
· 幫助我們教學生識字
如果能回答好如何應用技術的問題,技術的好處就已經(jīng)使學生受益了,我們還擔心他們不能進步嗎?
本文譯自:
http://www.ascd.org/publications/educational-leadership/mar12/vol69/num06/Five-Reasons-Readers-Need-Technology.aspx
?。ㄗg者單位:廣東深圳市華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