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有位同學與家人一起到云南旅游,團費兩千左右,非常超值。若在平時恐怕來回機票也不夠。
那條游線我是去過的,導游不時要帶游客進店購物,什么螺旋藻保健品店、玉器店、銀器店……一路上要進好幾個。我擔心這樣低的團費進店購物頻繁,最后旅游成了購物,花了錢買回一大堆東西,得不償失。
同學卻不以為然,說對于導游那點事,他還是可以“擺平”的。他曾做過三年“地接”導游,后來才轉(zhuǎn)行去了一家大企業(yè)。但我還是將信將疑。人家是靠“提成”存活的,怎么擺平?
后來同學從云南回來,問他玩得怎么樣?在云南什么“物”也沒有購,導游也沒有為難他。就兩個字:“舒坦”。我問他是不是同行之間找到了共同語言,還是認識對方旅行社老總,所以受到了關(guān)照。同學大笑。后來他告訴我,到了昆明后,發(fā)現(xiàn)“地接”導游是一個女的。趁她來分房卡的時候,他與她作了一次“溝通”,說他帶父母出來散心的,怕購物店多,老人身體吃不消,能不能照顧他們一下。說完,同學拿出三百元錢塞給了導游。導游笑納。
果然,導游一路上十分“關(guān)照”他們,進玉器店的時候,導游還提示他們可以在玉器展覽大廳的茶水間休息,安排房間時,把大房間留給他們。
同學說,這一招你也可以“嘗試”,肯定行。
流沙(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