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闡釋
相提并論是指把相關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來談論,當相提并論的手法運用于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中時,這些相關的內容往往就會構成對比或類比,在相互的襯托中形成比照和呼應關系。這樣的內容不僅存在于文章本身,更存在于文章補充的材料中,這些補充的材料與正文也構成了一定的相關性,在與文章內容的“相提并論”中,更好地表現(xiàn)出事物的矛盾和關聯(lián),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本考點在記敘類與議論類文章閱讀中,往往會考查這樣一些內容:1.辨析閱讀文本中或文本與補充材料的相提并論的內容,理清對比或襯托的內容;2.感受文章或補充材料對相關人或物的情感態(tài)度與觀點;3.對“相提并論”的人或物進行比較分析,理解他們(它們)的性情、特點。
本考點在說明類閱讀中,常常會考查這樣的內容:1.準確把握說明的對象及其特點,辨析文中構成比較或襯托的內容,或者理解補充材料對于說明的作用。2.從說明方法的角度分析閱讀材料中“相提并論”內容的作用。
應對策略
相提并論式的閱讀考查,注重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要求同學們能對選文及補充材料的內容進行比較,進而全面、深刻地理解選文的內容。閱讀時,同學們既要立足于文本,也要聯(lián)系補充的相關閱讀材料,辨析清楚文本與補充材料中相提并論的人或物,準確把握相關內容的具體表達指向。這樣,同學們對文本與補充材料都有了清晰的把握,就能夠在完成題目時做到成竹在胸。
記敘類文章閱讀,先要充分把握文章的內容,熟悉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對事件的發(fā)展有清晰的印象,來辨清文章與補充材料中比照的對象,明了相互的差異或共性。再具體理解相關形象,聽其言,觀其行,從不同方面的描寫入手,準確把握相關形象在事件發(fā)展過程中的演變,在對比或襯托中準確捕捉形象的本質特點。
相互比照的素材在議論類文章中,通常是作為論證時的論據(jù)材料,命題者補充的相關材料,內容上一定與文章論點具有相關性。它們通??勺鳛槲恼抡擖c的論據(jù),與文章中的論據(jù)材料或構成類比,或構成對比,可以有力地補充論述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們或者還會提出與文章不太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的觀點,以開拓同學們理解的視野,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完成此類閱讀訓練題,同學們可先整體閱讀文章,準確把握文章觀點,找準中心論點,再細讀文章,理清所用論據(jù)材料;然后仔細閱讀命題者提供的補充閱讀材料,比較材料的內容、觀點與文章的論據(jù)材料、觀點的關系,進而更好地理解中心論點。
閱讀具有相關補充材料的說明文,同學們首先需要明確文章說明的對象及特點,仔細辨析補充材料與說明對象的關聯(lián)性,然后探究說明的方法及作用,分析說明的順序,把握文章結構,準確理解說明對象的特點。這些“相提并論式”的補充材料在說明文閱讀訓練中,通常用來與文章的說明對象作比較,或者作進一步的補充說明,從而突出說明對象某方面的特點。
真題解析
一、(2011年浙江省溫州市中考語文試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科學家的另一只翅膀
□游宇明
①與西方科學家在公共事務和社會熱點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國科學家顯得過于冷靜。在第12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xié)主席韓啟德特別提到:以自然科學家的言論作為消息來源的報道,在政治性媒體上只占3.5%,在公共網(wǎng)絡論壇上只占3.2%,在新聞媒體上只占13.3%。全社會為之轟動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時,在公共網(wǎng)絡論壇上,自然科學家的言論作為消息來源的竟然為零!韓啟德呼吁:我們科技工作者在社會熱點、焦點面前,不能選擇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懼流俗的勇氣!科學家代表著一個社會的理性精神,如果因為講真話而挨罵,那恰恰是一個科學工作者的光榮。
②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國科學家的智慧。我們國家當年想制造原子彈和氫彈,只花了短短一段時間,羅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來希望擁有人造衛(wèi)星,科學家憋著勁狠干幾年,衛(wèi)星一顆顆沖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飛船進入太空,嫦娥衛(wèi)星繞月飛行。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國科學家光彩照人的專業(yè)才華。
③然而,近年來,一些中國科學家似乎只對科研項目有熱情,卻少有興趣參與公共事務,關注社會熱點。原因很簡單,科研項目都是有經(jīng)費支撐的,有了科研成果,還可以獲得各種獎勵。而參與公共事務,關注社會熱點,什么利益都沒有。
④參與公共事務,關注社會熱點與做科研項目風險程度也大不一樣。做科研項目,取得了成果,利益豐厚;沒有取得成果,也不會損失什么。而參與公共事務,關注社會熱點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會挨網(wǎng)民的板磚;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網(wǎng)民罵了,卻會遭到某些受損利益團體的打擊報復。換句話說,一個科學家沒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許風平浪靜;一旦參與公共事務,關注社會熱點,他的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然而,我們一些科學家恰恰忽視了一點:社會需要理性精神,一個科學家為了公眾利益站出來說話,會對其他人群產(chǎn)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會的成長。
⑤科學家以自己在某個專業(yè)領域的杰出才華作為謀生的手段,沒有這種才華,他就沒有資格享有科學家可以享受的一切;但科學家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有義務有責任參與公共事務,關注社會熱點,使我們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理性,更加善良,更加正義,更加溫暖。如果說,專業(yè)技能是科學家的一只翅膀的話,公共精神則是他們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一只,就無法在歲月的深處翱翔。
?。ㄟx自《聯(lián)誼報》2010年11月30日,有刪改)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本文內容,對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的言行作出評價。
材料一:當“非典”肆虐之時,記者問病情的控制情況。有人說已經(jīng)控制得很好,鐘南山說了實話:根本沒有得到控制。在一次會議上,鐘南山對兩例“非典”死亡病例的公認結論大膽質疑。會后,有朋友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鐘南山平靜地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材料二:2003年4月中國社會調查所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1200位受訪民眾當中,有89%認為鐘南山是一位英雄。
解析:此題其實就是對文章的價值判斷作出評價,但問法卻是典型的相提并論問法。文章中作者對自然科學家在社會熱點、焦點面前的冷漠態(tài)度持否定和批評的態(tài)度,考生解答時以此為依托,根據(jù)所提供材料的啟示,從不同角度切入就可以了。
二、(201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語文試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宣 紙
①宣紙的原產(chǎn)地——安徽涇縣,唐代隸屬宣州府,宣紙因而得名。
②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紙的制法是利用造紙機把紙漿平鋪在網(wǎng)上而形成薄薄的紙頁,再經(jīng)過烘干而卷成紙卷。宣紙卻是用傳統(tǒng)方法手工焊成一張張濕紙,貼在墻上干燥而成。由于這點不同,宣紙的性能也與一般紙不一樣。
③那么,宣紙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紙有潤墨性。落墨于宣紙時,紙面會產(chǎn)生“發(fā)洇”的效果。普通紙發(fā)洇會使字或線條模糊不清,也不會出現(xiàn)暈狀化開現(xiàn)象。而宣紙發(fā)洇會使墨色隨水分逐漸向周圍擴散,呈近似圓形的波浪式的變化。如果水墨掌握得當,就能獲得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藝術妙味。
⑤宣紙有耐久性。宣紙的壽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紙大約在兩三百年后就會因自然老化而破損。新聞紙的“壽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會變黃、發(fā)脆。所以,宣紙算是紙中的“老壽星”了。
⑥宣紙的耐久性與它的pH值有著密切的關系。經(jīng)測定,絕大多數(shù)宣紙pH值都在8.3左右,呈堿性狀態(tài)。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fā)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xiàn)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⑦宣紙有變形性。宣紙能夠隨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適當伸長或收縮。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裝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經(jīng)裝裱便能整潔如新。
(選文有改動)
1.宣紙的性能與一般紙不一樣,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全面把握。宣紙的獨特性是在與一般紙張的比較中凸顯的,它的獨特不僅體現(xiàn)在紙張本身上,也體現(xiàn)在紙張制造工藝的獨特上,考題的設置正是循著這樣的思路考查考生于比較中對說明對象的全面把握。細讀文章,第②段就將宣紙與一般紙張相提并論,在比較中突出制造方法的獨特。答案: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
2.為什么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解析:本題考查對說明對象特點的把握與理解,用的是相提并論問法。宣紙的耐久性是將其與普通紙比較所得出的表面特性,而對內在原因的揭示則可以更好地對其耐久性進行說明。文中就在介紹宣紙的耐久性狀后對原因作了科學的說明:“經(jīng)測定,絕大多數(shù)宣紙pH值都在8.3左右,呈堿性狀態(tài)。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fā)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xiàn)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答案: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fā)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xiàn)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強化訓練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做別人頭上的一縷陽光
□麥 穗
我的手機每天都會收到許多短信,也會發(fā)出一些短信。這些短信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幽默逸趣、祝福鼓勵、智慧謎題,讓人賞心悅目。我總以為,親朋、同事之間的短信酬答,會讓每一顆忙碌的心靈有一個可以??康捏A站,更會讓平淡的日子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某一天,辦公室內,手機鈴聲突然大作,一條短信翩然而至。這是一個我從沒見過的陌生號碼,急忙閱讀,內容把我嚇了一跳:“天空是灰色的,心情是落寞的,活著是痛苦的!”我首先想到,這可能是一條發(fā)錯的短信,發(fā)信人顯然誤把我當成了他傾訴心事的某個朋友;另一種可能是這個人閑著沒事干,發(fā)惡作劇短信騷擾別人,我暫且把手機放下開始工作,但不知為什么,整個上午,我滿腦子竟然都是這條短信。漸漸地,第一種可能占據(jù)了我的精神世界,我仿佛看到一個身影正在慢慢走向人生邊緣,只要有一只手就能拉住他。我開始猜測這個人的身份:一個落榜的學生,一個破產(chǎn)的生意人,或是一個失去愛情的男孩或女孩??傊@應該是一個對生活喪失信心的人。我緊盯著手機,覺得自己此時對他(她)而言可能會是一根稻草,或是一縷陽光。
我開始想象著如何回應他(她),打電話顯然唐突,弄不好會把事情弄得更糟,想來想去,最好的方式還是發(fā)短信,“謝謝你還記得我,多希望自己是一縷陽光,在每天都晴朗你的世界,多么希望每天都收到你的短信,就像聞到一縷花香”。我輕點按鍵,短信發(fā)出。這短信一去便如泥牛入海了。越是這樣,我越是想著這個短信和它背后的那個人,漸漸地,這件事竟成了我的心病,于是我暗下決心,對方就是頑石一塊,也要把他風化了。
第二天早晨,我發(fā)出第二條短信。終于,在下午要下班時,對方回了一條短信,我發(fā)現(xiàn)了他(她)語言中的松動。第三天以至以后的每天早晨,我起床后都要站在鏡子前審視自己一番,努力使自己進入一種高尚、博愛、友善的境界,然后寫一些鼓勵的話發(fā)到那個手機上。每當短信發(fā)出,我都想象著有一縷陽光照射到了這個陌生人的頭上。而每天,我竟都會收到來自這個手機的一條短信。我發(fā)現(xiàn),對方的語言漸漸平和了許多,到后來竟也會發(fā)一些鼓勵的短信給我了。
看來,我發(fā)射出的“陽光”已經(jīng)真的照亮了對方的天空。
時光荏苒,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又是某一天,我的手機在一次出差時丟失了,我的短信生活突然中斷,令我措手不及。所幸“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那天,我在去買新手機的路上回顧這一個月的時間,我竟收獲了許多從前不敢奢望的: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結交了一大堆朋友,還遇到了最甜美的愛情……真沒想到,當我努力成為一縷晴朗別人天空的陽光時,自己也獲得了無限溫暖。
?。ㄟx自《虹口報》2010年10月25日)
【鏈接材料】
有一個盲人住在一棟樓里。每天晚上他都會到樓下花園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論是上樓還是下樓,他雖然只能順著墻摸索,卻一定要按亮樓道里的燈。一天,一個鄰居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的眼睛看不見,為何還要開燈呢?”盲人回答道:“開燈能給別人上下樓帶來方便,也會給我?guī)矸奖?。”鄰居疑惑地問道:“開燈能給你帶來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開燈后,上下樓的人都會看見東西,就不會把我撞倒了,這不就給我方便了嗎?”鄰居這才恍然大悟。
材料中盲人的行動和文中“我”的經(jīng)歷有哪些相似之處?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清 心
寒風呼嘯,窗戶被吹得嗒嗒作響。我把皮夾克遞給正在吃早餐的兒子,準備送他去幼兒園。
“今天我要穿羽絨服?!毙〖一锖韧昱D?,徑自向小臥室的衣櫥跑去。
我追進去,再次將皮夾克遞給他:“爸爸開車送你,沒必要穿得太厚。”
這時,他已將寶石藍的羽絨服拿出來,一邊費力地往身上套,一邊面露得意之色:“可是,我要騎自行車上學呀!”
“你說什么?”我一臉驚詫地望著眼前這個只有五歲的小家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仰起嫩嫩的小臉,眨著烏黑的大眼睛,一邊戴手套一邊認真地給我解釋:“昨天,幼兒園的老師說,美國有許多小朋友都騎自行車上學,既鍛煉了身體,又有利于環(huán)保。我也要像他們那樣,做個勇敢的男子漢?!?br/> 兒子雖然年紀小,說話的語氣,卻像我那五十而知天命的父親一樣堅定。
腦海里,頃刻涌起一百個理由要阻止他。只是,他的笑容,陽光般一朵朵綻放,每個毛孔都透著躍躍欲試的向往。我知道,騎自行車上學這件事,已經(jīng)如同太陽吸引向日葵那樣,使他花苞苞一樣的心,生出了蝶樣的翅膀。
出發(fā)前,我把騎車的注意事項一條條告訴他,諸如靠右行走、蹬車不能太快、隨時剎車、十字路口一定要停下來,等等;然后自己也騎了自行車,緊緊跟隨其后。
正是數(shù)九天氣,風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疼。小家伙矮矮的個子,駕著小小的童車,成了行人眼里特殊的風景。只見他略略彎著腰身,一下下奮力蹬著,甚至,為了全力以赴,還時不時把屁股抬起來。十字路口處,望著紛亂如麻的人群,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只見兒子迅速跳下車,站在路邊耐心地等待,直到綠燈亮了,才慢慢地騎過去。一路上,小家伙一直奮勇向前,在風中艱難地行走著,沒有回一下頭。直到半小時后,終于到了幼兒園門口,他才轉過身,用中指和食指向我擺了個勝利的姿勢。我淚眼模糊地沖他擺擺手,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額頭和手心,早已微汗?jié)B出。
望著小家伙快樂的背影,我發(fā)現(xiàn),僅僅五歲的兒子,從現(xiàn)在起,已經(jīng)真正屬于他自己了。
升一年級時,兒子堅持自己坐公交車上學。由于路途較遠,中間還需要轉一次車,我心里不禁有些忐忑。我很想說,他的學校跟我的公司恰巧在同一個方向,我完全可以去送他??墒?,望著兒子倔犟而自信的眼神,我的話又換成了“寶貝,你真棒!爸爸相信你能行”。
悄悄尾隨了幾次后,看到他能認認真真刷卡、禮貌地給老奶奶讓座、小心翼翼地過馬路換車,我的心,總算安安穩(wěn)穩(wěn)地落回了原來的位置。我知道,這個身高不足1米3的小男孩,已經(jīng)能夠松開父親的手,去走自己想走的路了。并且,循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他必將成為人生大海上,有力量四處漂泊的男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生活中如此果敢的兒子,在處理與同學之間的沖突時,卻表現(xiàn)出令人無法理解的懦弱與容忍。一次,我親眼看到幾個同學聚在一起圍攻他。他們有的從背后推他,有的在前面用小拳頭砸他,有的抬腳踢他……而他,卻只知低著頭向后退,竟然一下都沒有反擊。
我氣得牙齒咯咯響,攥緊拳頭厲聲問:“曉宇,你為什么不還手?”
他眼眶里蓄滿淚水,聲音低低地答:“我不想還手,也不會告訴老師。因為,我不想跟同學成為仇人,我希望跟他們做朋友?!?br/> 暑假,為了增強兒子的體質,培養(yǎng)小家伙的斗志,我慫恿他去“跆拳道”培訓班學習。但,他僅僅去了兩次,就再也不想去了。更令我無語的是,兒子竟然怯怯地跟我提出,想學跳舞和畫畫。我真想說,真正的男孩,應該像爸爸小時候那樣,如同強壯的小獸,奔跑在綠草如茵的足球場上,那才是值得男人去干的事情。至于跳舞畫畫之類,純屬花拳繡腿,不過是女人用來消磨時間的方式。
只是,每次跟兒子的意見發(fā)生沖突時,耳畔總會響起紀伯倫的詩句:
他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的身體,而不是他的靈魂。
因為,他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現(xiàn)在,兒子的拉丁舞跳得非常棒。他說,翩翩起舞的時候,感覺自己像極了自由自在的小鳥,那種快樂,簡直無法言喻。他的畫,多次在全國青少年比賽中獲獎。另外,他跟曾經(jīng)欺負過他的那幾個同學,果真成了關系杠杠的鐵哥們……
雖然,我不知道,兒子沿著自己的方向,將會走到哪里去,雖然,長在他身上的某些東西,至今依然令我無法接受和認同,但是,兒子不是圖畫冊,我不能在他身上只顧涂上自己喜歡的色彩。作為父親,我最應該做的,就是讓他找到自己的路,并且,永遠不當他的絆腳石。
(選自《孩子》2011年第7期)
【鏈接材料】
材料一:劉墉說:“以前我也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其實培養(yǎng)了他做事不負責任的習慣。而且父母的過度包辦,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不懂得珍惜?!庇谑?,劉墉不再事事包辦,開始放手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材料二:2011年10月24日,北京地壇小學足球隊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少年迪納摩足球隊踢了一場友誼比賽,結果以0比15收獲一場慘敗。盡管不是國字號男足的“慘敗”,但結果仍令人驚訝。據(jù)地壇小學楊校長介紹,俄羅斯的小球員均為“00后”,而地壇小學隊員是三、四年級和五、六年級的混編球隊,在身高上有優(yōu)勢,但比賽中,身材高大的中國學生跑了20分鐘就氣喘吁吁,踢球沒有戰(zhàn)術配合,也沒有最基本的拼搶動作。
材料三:據(jù)報道,有一個五年級的孩子,至今仍不會剝雞蛋殼;而另一個小學生因為在家父母包辦代替慣了,竟然花錢請別人替他打掃教室衛(wèi)生;一個高中生,在家父母什么都不讓他做,只要求成績好就行,他連一雙襪子都不曾洗過,住校后,父母便把他的被子套了四層被套,每幾個星期便拆下一層,攢在一起等母親去洗;另一個高中學生,本來可以出國留學,最終卻因為怕出去以后生活無法自理,便放棄了這次難得的機會??墒俏覀兊泥彴钊毡居羞@樣一句教育孩子的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所有的都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彼麄兲岢盎膷u教育”,經(jīng)常把一些中、小學生送到荒島獨立生活一段時間,讓他們在上島后,自己搭帳篷住宿,自己準備炊具煮食,甚至自己利用海水來制鹽。
1.補充材料一中,劉墉和文中的父親(“我”)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促使他們改變的直接原因是否一樣?
2.材料二與材料三中所舉一系列事例讓人憂心忡忡,對比日本的“荒島教育”,從一個孩子的角度看,你覺得中國的孩子缺少的是什么?中國的家庭、學校與社會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缺少什么?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敬畏童心
□譚旭東
童心是值得我們敬畏的,為兒童寫作,為兒童出版,為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文化,是成年人的責任,也是我們平等自覺地看待兒童所必須做的事情。
西方人文者有一個觀點:“兒童是成年人之父!”這種說法,并不是“先有蛋”或“先有雞”的問題,而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每一個生命都要經(jīng)歷童年時代才能進入成年,沒有童心世界,成年人的世界將何以堪!兒童是未來,民族的未來,祖國的未來,人類的未來。兒童是希望,家的希望,國的希望,世界的希望!
成年人是家庭的主宰,也是世界的主宰,兒童很多時候只是成年人掌控的對象。而成年人對兒童的關愛里,通常只有母愛,父愛是缺席的。或者說,我們很多人并不會做父親,至少沒有意識到父親角色的重要。上個世紀之初,魯迅先生在《今天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里,就告訴過我們,應該如何踐行父親的職能,讓父親的責任成為一種真正的人文主義關懷。但到今天,雖然社會已經(jīng)進入到了現(xiàn)代文明階段,但面對童心世界時,我們很多人還不夠文明:在兒童教育與閱讀方面,教育主義的、實用主義的,甚至是專制主義的游戲規(guī)則還在上演——在很多家庭,父親可以天天喝好酒吃好肉,母親可以天天穿好衣抹好粉,但孩子卻沒有好書讀;很多家庭裝修豪華,卻缺乏一個像樣的書架;很多父母能夠大方地帶著孩子去消費衣食,卻舍不得花錢去買書。因此,一些家庭被稱為“富裕得只剩下錢”。
我覺得這雖然不能說是一種民族的悲劇,至少也算得上是一種文化的缺陷。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孩子憑著自我努力與智慧,走上了成才之路。但我們期待一種理想的成長文化,那就是一個文明的、和諧的、敬畏童心的環(huán)境,一個讓每一個幼小的生命都能夠得到足夠溫暖和愛的環(huán)境。
給每一個孩子充滿書香的童年,是成年人敬畏童心的具體表現(xiàn)。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和教師一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職責就是要把最美好的文字世界奉獻給兒童?,F(xiàn)在,全國有500多家出版社在積極出版各類兒童教育、文學和教輔圖書,有30多家專業(yè)少兒出版社在積極出版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尤其是在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圖書出版上下了大力氣。我就應邀主編了幾套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選本和作家叢書,還參與了幾套小學課外文學閱讀書的選編。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要盡可能地把最精美的作品奉獻給兒童。而且我也相信,通過閱讀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兒童讀者一定能夠感受到作家一直懷有這樣一份敬畏童心、呵護童年的理想,這樣一份在孩子心靈深處播下美德種子的理想。
(選自《人民日報》2011年6月7日)
文中將當今很多成年人對待童心的做法和理想的成長文化中成年人的做法相提并論,而形成對比,試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