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從學習者個人自身經(jīng)驗背景出發(fā),來加深對客觀事物的理解,教學應該置于有意義的情境中,而最理想的情境就是生活化情境。因此我們需要積極有效地探索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新途徑,讓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真正讓英語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喜愛的一種生活,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課程資源 創(chuàng)造性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過程就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生長過程。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則把杜威的話倒過來說,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認為“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成為真正的教育”。
那么,如何使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捕捉思維的靈感,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能力呢?
一、豐富生活化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
1.學生自身的生活內(nèi)容。學生自身的生活內(nèi)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胖瘦、愛好、性格等許多方面。老師可結合教材內(nèi)容,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表達的方式。如:“My name is...”“I’m from China.”“I am ten.”“I have long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等。
2.學生家庭的生活內(nèi)容。家是學生最熟悉、最溫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員、職業(yè)、家具等都是學生急于了解的教學內(nèi)容。每一項內(nèi)容我們還可以進行一些拓展。如,讓學生帶著家人的照片來學習家庭成員,他們很愿意主動學習與表達,并互相進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He is...”“This is my mother.She is...”“This is me.”等。又如,讓學生簡單地描述自己的房間或家?!癢elcome to my home.This is my bedroom.There is...”等。
?。?)學生的校園生活內(nèi)容。學生的很多時間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在這個大家庭里,他們可以學習、生活、運動,可以結識很多好朋友,認識許多老師。校園的許多設施:fountain,slide,playground,computer room,library,multimedia room,等等,都是學生很想學到的語言。
二、挖掘生活化的英語課程資源
1.新聞素材。在教“visit sb/visit some place”時,可提前通知學生,讓他們在家里看新聞聯(lián)播,然后第二天問他們下列問題。Did Premier Wen Jiabao visit Australia yesterday?When did he visit?What place did he visit?學生對此很感興趣,發(fā)言非常積極,連平時那些對英語毫無興趣的后進生也都踴躍舉手。
2.新聞圖片。課文中出現(xiàn)了“A huge wave came towards him.It was bigger than Ken.Crash!Ken was under the water.”這樣的內(nèi)容,學生對“crash”理解不透。這時,我就把從網(wǎng)上下載的飛機和市貿(mào)大樓相撞的各個不同的側面以圖片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回答下列問題:What did you see in the picture?Did the plane crash into the building?What happened to the building?Was that a plane crash?Look at the running people on the ground.Can you guess what they heard?Did they hear a terrible crash?這樣,學生就可以了解“crash”的多個詞性及其各自的含義。
3.人物及相關資料。在講解句型:be good at /do well in.通過校園網(wǎng)絡資源,我向學生展示當前各個領域最熱門人物如:劉翔、姚明、周杰倫、貝克漢姆及羅納爾多等等。當學生們看到這些熟悉人物時,他們一片歡呼。他們爭先恐后地用英語表達:Liu Xiang is good at running.He is the first championship in race.He is very great.Zhou Jielun does well in singing.He is my favorite singer.I admire him.Beckham i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He is also handsome.I know he has two sons.根據(jù)這些圖片,學生們你一句我一句,興致勃勃,不知不覺把課文中主要的句型很好地表達出來。
三、延伸生活化的英語活動時空
英語課外作業(yè)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是在課外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的有效手段。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yè)時要有趣味性、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和可行性。
1.交流性作業(yè)。課后把所學的內(nèi)容表演給家長看,朗讀或背誦給家長聽,甚至可以讓家長一起表演,并請家長提出寶貴的意見。
2.知識性作業(yè)。讓有條件的學生每天堅持聽讀課文錄音,突出的可以聽兒童英語廣播,并鼓勵和引導學生閱讀英語卡通故事書,看英語視頻,欣賞兒童英語歌曲。
3.趣味性作業(yè)。課本中的英語很多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如文具用品、家居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動物名稱,等等。學了這類單詞后,可以布置學生為這些物品貼上英語標簽,這樣既可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又可提高書寫水平。
4.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合作小組,創(chuàng)造性地改編對話、課本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只要教師用心點撥,生生互相合作,學生就會演出一個比一個更好的課本劇。
總之,英語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通過現(xiàn)實生活或模擬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幫助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可以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將語言教學引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為生活而用英語,從而全面提高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秉正.英語情景反應教學法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6,(3).
[2]崔洪兵.積極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3,(6).
[3]王新博.新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云南財貿(mào)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