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圣經(jīng)》作為基督教的信仰經(jīng)典,也是一本具有文學(xué)性的世界名著。1300多年來,圣經(jīng)漢譯本層出不窮,而1919年官話和合本的出版標志著《圣經(jīng)》漢譯達到一個高潮。由于社會與時代的發(fā)展,《新譯本》登上歷史舞臺。文章旨在通過對《新譯本》和《和合本》的比較,找出可讀性更強,更適合現(xiàn)代讀者的譯本。
關(guān)鍵詞:圣經(jīng)漢譯;和合本;新譯本;比較
一、引言
《圣經(jīng)》并不是一本書,而是不同時期,不同作者著作的合訂本。它作為基督教的信仰經(jīng)典,也是一本具有文學(xué)性的世界名著?!妒ソ?jīng)》原文由希伯來文及希臘文寫成,如今,已被世界2000多種語言翻譯詮釋,同時也是影響近代中國的一百種譯作之一。《圣經(jīng)》漢譯自唐代始草創(chuàng)期到當(dāng)前本色化時期,有史記載已有1300多年歷史。眾多漢語譯本及各種方言,少數(shù)民族語言譯本不斷涌現(xiàn),卻仍舊鮮為人知。文章擬在對《和合本》與《新譯本》進行字,詞,句翻譯以及內(nèi)容編排的對比分析,找出更為適合現(xiàn)代讀者研讀的圣經(jīng)漢譯本。
1919年和合本出版標志著《圣經(jīng)》漢譯已達到高潮階段。此后,和合本受到各基督教會推崇喜愛,成為第一部被全國各地教會廣泛使用的白話文《圣經(jīng)》。因此,對于多數(shù)中國讀者來說,中文《圣經(jīng)》就等于和合本《圣經(jīng)》。繼和合本后五十多年悠長歲月,戰(zhàn)火連綿,中文也隨之產(chǎn)生很大變化。在這期間,考古學(xué)的發(fā)現(xiàn)、近代語言學(xué)的研究,以及近代版本??睂W(xué)的發(fā)展,使圣經(jīng)學(xué)者對圣經(jīng)原文有更新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提供了更具權(quán)威的原文版本。于1972年,華人終負起重譯圣經(jīng)的工作。1976年,《圣經(jīng)新譯本》新約全書問世,舊約部分于1992年也相繼完成。這是一本忠于原文、易讀易懂、信仰純正、高舉基督的圣經(jīng)?!妒ソ?jīng)新譯本》的譯文較現(xiàn)代化,對平常只閱讀《和合本》圣經(jīng)的讀者會帶來一些新的啟發(fā);論譯文的準確和用詞現(xiàn)代化兩方面,《圣經(jīng)新譯本》都比《和合本》優(yōu)勝。
二、《圣經(jīng)》(和合本)出版及其翻譯原則
1. 和合本的問世
和合本,(又稱和合譯本,全稱國語和合譯本,官話和合本),是以1885年出版的《英文修訂本圣經(jīng)》(English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作藍本翻譯。此譯本的出版源自1980年,上海宣教士大會議決定出版一本全國通用的中文圣經(jīng),要求文筆順暢,忠實原文。各會派代表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zé)翻譯《官話和合本》、《淺文理和合譯本》及《文理和合譯本》。在1919年正式出版時,圣經(jīng)譯本名為《官話和合譯本》,從此就成了現(xiàn)今大多數(shù)華語教會采用的和合本《圣經(jīng)》。和合本啟用了1000多條新的漢語表達,并創(chuàng)造了87個新漢字,為現(xiàn)代語文發(fā)展注入新的血液(胡潔,2008)。
2. 和合本翻譯原則
《官話和合本》由美國長老會的狄考文(C.W. Mateer)、美國公理會的富善(C. Goodrich)、中國內(nèi)地會的鮑康寧(F.W. Baller)、英國倫敦會的歐文G. Owen)及鹿依士(S. Lewis)等西方傳教士合作翻譯。譯本語言普通,沒有本地土話及方言,文體易明易解,清麗可誦。翻譯采用直譯,傾向于形式對等的“字句切合”。翻譯委員會確立其翻譯原則為:(1)譯文必須為全國通用的語言,不可用地域性的土語;(2)譯文必須簡單,在禮拜堂的講壇誦讀時,各階層人士都能明了;(3)譯文字句必須忠于原文,同時又要不失中文的文韻和語氣;(4)原文中的暗喻 (或隱喻),應(yīng)盡可能直接譯出,而非意譯(傅敬民,2008)。從翻譯原則看來,這一時期的翻譯充分體現(xiàn)了宣教意識的加強,“譯文為全國通用語言”,“譯文必須簡單。各階層人士都能明了”表明,被傳教對象已不再只是從前的貴族大夫,而是延伸到了全國各族人民,各階層人民。語言的統(tǒng)一,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對漢藏語系者思想的統(tǒng)一。
三、《圣經(jīng)新譯本》出版及其翻譯原則
1. 新譯本的問世
時移世易,語言的改變與圣經(jīng)研究的發(fā)展都顯示出了《和合本》的不足,適時的華語圣經(jīng)翻譯版本刻不容緩。1976年問世的《圣經(jīng)新譯本》新約全書是根據(jù)The Greek New Testament所譯,舊約部分根據(jù)BHS所譯,于1977年面世。譯經(jīng)工作先后共有三十多位神學(xué)院院長、教務(wù)長、講師,十多位各宗派的監(jiān)督、教牧、長老和主修中文的學(xué)者參與,分別承擔(dān)翻譯、咨詢、研究和文字修飾的工作。共同朝向信、達、雅兼?zhèn)涞哪繕伺?,并廣征教會人士的意見,然后由資深學(xué)者最后審訂?!缎伦g本》自出版以來,其準確程度已普遍被基督教學(xué)術(shù)界所接納。《新譯本》譯文較現(xiàn)代化,對于平日閱讀《和合本》的讀者會帶來一些新的啟發(fā)。它謹慎的表達了圣經(jīng)原希臘文的真義,文字通順淺白,閱讀起來更易理解。
2. 新譯本翻譯原則
《新譯本》辭意清新明晰,淺顯優(yōu)雅,以忠于原文為目標,更能把握原文動詞及文法的意義。翻譯委員會確立其翻譯原則為:(1)譯文務(wù)求準確表達原文意思,在不違反中文的表達方式和語用習(xí)慣下,盡量依原文詞序翻譯。(2)譯文按照原文字面意義翻譯,原文字面意義難以表達時,則按原文正意意譯,在附注將該部分直譯。(3)經(jīng)文意義含糊、或容易誤導(dǎo)讀者錯解教義的地方,則小心補充,顯明或解釋經(jīng)文意思。(4)譯文盡量依照原文體裁。(5)同一書卷、作者的用詞盡量統(tǒng)一,若為譯文順暢等原因而改用其它詞語,則在附注說明。首尾呼應(yīng)(inclusion)、雙關(guān)語(word play)等特別用詞,盡量在譯文表達出來,若不可以,也在附注說明。(6)譯文以規(guī)范漢語為準,務(wù)求令初中讀者容易明白。(http://baike.baidu.com/view/2146305.htm )從翻譯原則看來,《新譯本》的用詞,體裁,詞序方面都謹遵原文且主要采用直譯兼意譯的方法。意譯強調(diào)可讀性,直譯則更強調(diào)忠于原文?!白g文以規(guī)范漢語為主,務(wù)求令初中讀者容易明白”,也體現(xiàn)了宣教意識進一步的加強。
四、《和合本》與《新譯本》兩版本的對比分析
1. 《新譯本》較《和合本》用字更淺白易懂,取今棄古??脊诺陌l(fā)現(xiàn)幫助現(xiàn)代讀者進一步了解舊的翻譯中難明白不理解的地方。
例1:創(chuàng)世紀 41:56
新國際:When the famine had spread over the whole country, Joseph opened the storehouses and sold grain to the Egyptians, for the famine was severe throughout Egypt.
和合本:當(dāng)時饑荒遍滿天下、約瑟開了各處的倉、糶糧給埃及人.在埃及地饑荒甚大。
新譯本:當(dāng)時饑荒遍及全國,約瑟就開了所有的糧倉,把糧食賣給埃及人,因為埃及地的饑荒非常嚴重。
例2:創(chuàng)世紀 41:57
新國際:And all the countries came to Egypt to buy grain from Joseph, because the famine was severe in all the world.
和合本: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約瑟那里糴糧、因為天下的饑荒甚大。
新譯本:各地的人都到埃及去,向約瑟買糧,因為各地的饑荒都非常嚴重。
例3:利未記 11:30
新國際:the gecko, the monitor lizard, the wall lizard, the skink and the chameleon.
和合本:壁虎、龍子、守宮、蛇醫(yī)、蝘蜓。
新譯本:以及壁虎、龍子、守宮、蛇醫(yī)、變色龍。
例4:創(chuàng)世紀 1:7
新國際:So God made the expanse and separated the water under the expanse from the water above it. And it was so.
和合本: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新譯本:神造了穹蒼,把穹蒼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分開了。
從1-3例中可以看出,新國際英文版中的sold,buy, the chameleon,在和合本的翻譯中分別為糶,糴,蝘蜓,對于現(xiàn)代讀者來說,很少有人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也就不利于人們?nèi)ダ斫馐ソ?jīng)。而新譯本的翻譯中,賣,買,變色龍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詞語,更貼近與生活,淺顯易懂,也就更方便于人們理解。例4中,和合本將expanse翻譯為“空氣”,而“空氣”一詞今指“構(gòu)成地球周圍大氣的氣體”,不能泛指神所造的“天”,與原文意義不再相符。新譯本中譯為“穹蒼”與原文更為貼切。
2. 《新譯本》較《和合本》內(nèi)容更準確,避免了語義不清。
例1:馬可福音 11:3
新國際:If anyone asks you, 'Why are you doing this?' tell him, 'The Lord needs it and will send it back here shortly.'
和合本:若有人對你們說、為甚么作這事.你們就說、主要用他.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
新譯本:如果有人問你們:‘為什么這樣作?’你們就說:‘主需要它,并且很快會送還到這里來?!?br/> 從例1可見,原文耶穌向人借了驢子,但他有沒有歸還呢?按照舊的和合版
本告訴讀者說,“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但按照原文的翻譯就該是“主需要它,并且很快會送還到這里來”,這里講的很清楚,耶穌會歸還驢子,這樣就合情合理。
例2:約翰福音 2:15
新國際:So he made a whip out of cords, and drove all from the temple area, both sheep and cattle; he scattered the coins of the money changers and overturned their tables.
和合本: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新譯本:就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牛帶羊都從外院趕出去,倒掉兌換銀錢的人的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在這一節(jié)中,耶穌到底有沒有把那些在圣殿中做買賣的人趕出去呢?按照舊的翻譯,“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這里卻沒有提到把人趕出去,而原文中說到“drove all from the temple”,新譯本的翻譯“把眾人連牛帶羊都從外院趕出去”則更符合原文。
3. 《新譯本》的編排與版面較《和合本》更舒服易讀。
例如:箴言 2:10
新國際:For wisdom will enter your heart, and knowledge will be pleasant to your soul.
和合本: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
新譯本:智慧必進入你的心,知識必使你歡悅。
希伯來詩歌的獨有特征是以平行形式表達思想。在和合本中卻沒有翻譯出平
行詩句的特色,而在新譯本中將平行詩句排列的非常整齊,很容易看到是同義平行或是反義平行。
4. 《新譯本》增加了輔讀資料。
《新譯本》增加了分類的總論及每一章前的簡介。其中包括有書名,作者,
日期,內(nèi)容剖析,大綱及讀經(jīng)提示等等。例如,在創(chuàng)世紀前有對摩西五經(jīng)的總論。首先對其名稱進行闡述,之后對摩西五經(jīng)重點做了簡介:是五卷抑或一卷;主要對象;主要內(nèi)容。最后論述了摩西五經(jīng)的釋經(jīng)法。當(dāng)讀者讀到這些參考資料時,能夠?qū)κソ?jīng)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對于許多在研讀圣經(jīng)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
五、結(jié)語
本文通過圣經(jīng)翻譯原則對圣經(jīng)的兩個譯本做了比較分析,無意褒貶。因為不同的翻譯理論與翻譯方法會面向不同的讀者。和合本由于翻譯時期恰逢古文與白話文過渡階段,有一些晦澀難懂的詞語及不易理解的地方,需要修訂或重譯,使之更加完善,但這絕不影響其整體的可讀性。新譯本辭意清新明晰,淺顯優(yōu)雅,更適應(yīng)新時代語言的變化,也不失為一可傳頌的譯本。
參考文獻:
[1]傅敬民.《圣經(jīng)》漢譯原則的嬗變及其影響[J].上海大學(xué)學(xué)報,2008(6).
[2]鞏藝超.《圣經(jīng)》和合本與現(xiàn)代中文譯本之比較[J].人文社科,2010(16).
[3]胡潔.《圣經(jīng)》中譯和合本與現(xiàn)代中文譯本對比[J].寧波大學(xué),2008(47).
[4]牛芳.圣經(jīng)雅各書和合本和現(xiàn)代中文譯本比較[J].青年文學(xué)家,2010(12).
[5]彭安輝.圣經(jīng)的不同譯本及其對文化的影響初探[J].湖南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 2008(2).
[6]齊昕.金蘋果放在銀盤子上——《圣經(jīng)》和合本與現(xiàn)代中文譯本對比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11.
[7]任東升.從宗教到文學(xué)——《圣經(jīng)》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05.
[8]楊秀嵐.試就《圣經(jīng)·雅各書》的翻譯談?wù)勱P(guān)于翻譯新概念[J].貴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0(1).
?。ㄗ髡吆喗椋亨? 潔(1987.9-),甘肅渭源人,蘭州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