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9/hLnemCqbfENwVHRQoWc8FS.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9/TZ8PudU4bKNSCGveYKgre4.webp)
摘要:文章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選定具有代表性的學習策略作為定量分析的對象,對我校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展開調查研究,探討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所使用到的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及情感社會策略,調查各種策略的使用頻率,并分析其成因及影響,旨在研究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為學習策略教學提供一定的依據(jù),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提供英語學習策略方面的實證支持。
關鍵詞:學習策略;高職學生;英語學習
隨著中原經濟區(qū)建設步伐的加快,尤其鄭州作為中原經濟建設引領城市的地位凸顯,對外交流也發(fā)展迅速。這對鄭州地區(qū)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教育尤其時英語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應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能力。因此,加強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研究,加快課程改革,貫徹“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目前我省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xiàn)狀并不能令人滿意。教師和學生投入的精力大而收效卻不大。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其實際英語運用能力并不能滿足工作需要,這是教師和學生所不愿看到的。本人是高職院校的一線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較了解。我省的高職學生主要來自于本省,生源層次較多,英語水平存在很大差別?;谝陨锨闆r,本人欲做一項高職學生公共英語學習策略調查,旨在找出高職學生在公共英語學習中學習策略使用方面的特點,以期對英語教學提出一定的參考建議。本論文試圖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高職學生進行調查。從而嘗試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對于高職學生,哪些學習策略使用頻率較高?(2)策略的使用情況說明了什么問題?(3)對于教師,應該如何做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項目實施的意義在于幫助教師很好的把握學生的狀態(tài),能夠更好的組織課堂活動,從而提高授課效率。
一、研究方法
文章將在國內外學者近年來研究的基礎上,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我校高職學生在公共英語學習中采取的學習策略進行研究。定性研究主要用于對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初步判斷,得出學生經常使用的學習策略及使用規(guī)律。定量分析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并使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包(SPSS)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統(tǒng)計結果。具體地說,項目將借鑒Oxford(1990)語言學習策略調查量化表(SILL),以及文秋芳(1995)語言學習策略問卷,設計調查方法及調查問卷,來客觀的反映高職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定性分析主要通過談話、有聲思維等形式,得出策略使用的基本情況。最后,通過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提出建議。
二、研究對象
文章的研究對象為我校2011級(大一)學生,6個班級,共321人。受試者平均至少有6年的英語學習經歷。6個班級涵蓋6個專業(yè),2個??埔慌嗉?,2個??贫嗉?,2個對口班級,覆蓋了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茖W生。
三、研究步驟
首先,每班按照高考英語分數(shù)抽取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3位同學,總共18位同學參加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主要采取面談、有聲思維的研究方法。通過研究,得出學生會用到的學習策略。其次,根據(jù)定性研究得出的學習策略,依據(jù)Oxford的學習策略調查量化表(SILL),文秋芳的語言學習策略調查問卷,設計出調查問卷。為了方便學生理解,調查問卷用漢語編寫,包含25個問題,主要針對元認知、認知、情感策略三大策略進行提問。要求學生在每題后面的括號里標上1、2、3、4或5,用以代表策略的使用頻率。這些數(shù)字的含義如下表:1 從未使用 2 基本不用3 有時使用4 常常使用5 頻繁使用。隨后,在自習課上發(fā)放問卷,要求學生在30分鐘內獨立、實事求是的完成問卷,不記名。問卷所得數(shù)據(jù)通過SPPS 8.0電腦軟件處理得出平均值。平均值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如下表:
四、調查結果
五、結果分析
各項策略的使用頻率為“中”,表明這些策略的使用還是較為普遍的。這說明了受試者在多年的英語學習中自發(fā)的運用了各種學習策略。然而,使用頻率為“高”的學習策略數(shù)量卻很少,并且,三類策略的平均使用頻率從高到低分別是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這應該是與受試者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關聯(lián)。我們知道,學習策略的使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績就是較為重要的一方面。受試者的學習成績水平在全國來看,應處于中等偏下水平,這是參照高考成績得出的。不同的學習者在學習策略的使用上存在著差異。本次研究是把這些受試者視為一個整體,并沒有在這些受試者內部做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相關性研究。那么,從較為宏觀的層面上講,這個受試者群體顯示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與學習成績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正是因為受試者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較大,情感策略作為補償策略,才被較多地使用。元認知策略,作為調控手段,應當在排在認知策略之前,這是符合一般規(guī)律的。
六、對教學實踐的啟示
?。ㄒ唬┎煌瑢W習策略的課堂引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適當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調查顯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還是經常使用一些學習策略的。大多數(shù)的研究表明,學習策略的使用與學習效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學習策略的使用是可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的。教師應注意在引導學生更多地更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方面發(fā)揮主導作用。分析本次調查的結果可得出,在學習策略使用方面,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介紹和帶領學生使用學習策略,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使用這些策略的習慣,從而使教學效果變得更加明顯。
?。ǘW習策略課堂實施原則及實施過程
分析學習策略和學生的特點之后,教師還要進行實際的策略選擇定向,以最終確定課堂所要實施的學習策略。(1)協(xié)調原則。指在選擇學習策略時,要考慮學習策略的價值度與學生的接受性之間的協(xié)調,即所選的學習策略既有易于問題的解決,有較高價值,同時具有一定的難度且其難度在學生可接受限度之內;(2)效益原則。指所選的策略必須是有助于問題解決的、重要的、常用的策略,并且這些學習策略是可行的,以便學生根據(jù)這些策略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實際學習效率。(3)差異原則。指在學習策略的選擇中要盡可能照顧學生個體的差異,與學生個體的原有知識背景、個性特點等相匹配,以便使學生能基于自我的個性特點,更快、更好地掌握學習策略。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彌補學生學法之不足,實施差異的發(fā)展。教師還要善于促使學生學習策略的轉化和內化。
文章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上,對我校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展開調查研究。探討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所使用到的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及情感社會策略。調查各種策略的使用頻率,并分析其成因及影響,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提供英語學習策略方面的實證支持。研究的理論基礎建立在國內外學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之上,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得出結論。定性分析用于對高職學生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進行初步判斷,選定具有代表性的學習策略作為定量分析的對象。定量分析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并使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包(SPSS)對調查結果做分析,得出統(tǒng)計結果。最后,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回答上述提到的三個問題。最后,在分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1)學生分析。考慮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英語學習中的策略使用情況。(2)學習策略的實施原則。在分析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實際的策略選擇定性,最終確定課堂要實施的學習策略。(3)課堂實施。結合國內外的實踐教學,提出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課堂實施方案。
(作者單位:河南經貿職業(y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