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評論在電視新聞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漸漸成為品牌,成為一個電視臺未來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電視新聞評論是一個媒體的靈魂和影響力所在,是一種以電視為載體傳播意見性信息的話語方式,只有在選題的把關、評論員的素質和評論方式上多下功夫,多策劃,多思考,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才能在眾多節(jié)目中成為“亮點”。
[關鍵詞]電視新聞評論; 電視評論展示論據的優(yōu)勢; 評論員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特質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2 — 0082 — 02
新聞評論,最早見諸于報刊。后來,隨著廣播、電視等媒介的興起,電視新聞評論成為電視新聞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電視新聞評論是指電視臺就當前具有較高新聞價值的重大問題和新聞事件發(fā)表看法,進行解釋分析,是一種具有政治傾向性的以廣大觀眾為對象的電視新聞體裁,是電視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實行輿論監(jiān)督、指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聞報道體裁。
目前國內的大多數(shù)電視臺都將精力集中在選秀和情感類的競爭上,電視正日漸成為娛樂工具,但隨著電視觀眾日益走向成熟,一味靠單純的電視劇和娛樂節(jié)目為主的做法將使電視臺陷入困境。 雖然從技術手段上來說電視已經進入了數(shù)字時代,但從節(jié)目的生產上來說,除央視和少數(shù)省級衛(wèi)視以外,大多數(shù)省級電視臺打造精品節(jié)目、品牌欄目的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而能否擁有自己的電視品牌,是一個電視臺未來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
近年來,從中央電視臺到各級地方電視臺,電視新聞評論類節(jié)目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在形式上,也日益靈活多樣,大膽創(chuàng)新,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目前已經成了一個集網絡媒介、電子媒介等多種傳播手段于一體,融合多種表現(xiàn)形式的傳播形態(tài)。它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直觀和立體化的評論方式。
電視新聞評論與報紙評論相比較,兩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導輿論、弘揚正氣、針砭時弊,但由于表現(xiàn)方式不同,導致效果不同。具體來說,報紙上的評論以論證的深刻性見長,其思維方式是邏輯思維。文字符號和表達意見,使得報紙評論要有嚴密的邏輯性。但在形象性、具體性、生動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在資訊傳播渠道多元的時代,一個新聞發(fā)生十幾分鐘后,就有獲得的渠道。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視頻攝錄設備的家電化,使得拍客博客等新鮮事物層出不窮,顛覆了傳統(tǒng)新聞學上獨家新聞、搶新聞的意義。電視新聞如果僅僅停留在對事實報道的層面,是無法滿足觀眾需求的。電視新聞評論是一個媒體的靈魂和影響力所在,是一種以電視為載體傳播意見性信息的話語方式,而通過新聞的“述”表現(xiàn)事實,用評論的思維邏輯和方式對事件展開分析、預測和評點,會使電視的媒介功能從淺層次的信息傳播向深層次的信息解讀功能轉換,展示出“大新聞”的理念。海量的信息,各家媒體基本上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相比較而言,“說什么”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關鍵是“怎么說”、“誰來說”。一句話,解讀事實,正成為媒體出奇制勝的獨門法器。任何一個新聞評論節(jié)目的策劃與展開,都必須以新聞事實為依托,以深度報道為目標?!督裹c訪談》是一檔以深度報道為主、輿論監(jiān)督見長的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始終堅持“用事實說話”的原則,采集、選擇“領導重視、群眾關心、普遍存在”的大量反映社會進步與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其成為公眾的焦點。
評論作為新聞報道的一個類別,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選題廣泛、是受眾所關心的,論據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為評論主體的論證要科學準確。但要使電視新聞評論具有鮮明的電視特色,則應該在共性的基礎上努力探尋電視新聞評論的個性。電視觀眾是多層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電視新聞評論不宜離開具體的新聞事實泛泛而談;而是要緊密結合新聞事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選擇大多數(shù)人關注、最能動人心弦、事關社會大局、迫切需要喚起人們注意的問題,從剖析具體事物著眼,層層遞進,深入人心。新聞評論節(jié)目對提升媒體影響力的效果正日益顯現(xiàn),但開辦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既不能單憑主觀意志,也不能完全單純依照觀眾的口味和市場需求。媒體的政治屬性要求它必須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在了解大多數(shù)觀眾需求的同時,應當努力把握不同層次的觀眾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所以,要注意把黨的意志和人民群眾的呼聲結合起來;把弘揚主旋律和群眾喜聞樂見結合起來;宣傳與服務并重,從而實現(xiàn)對輿論的控制和引領。
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當前的形式可以說是多種多樣。有從新發(fā)生的事實入手,一個具體的事件作為評論的載體的;也有將評論隱藏在新聞事實的過程當中,用所選擇的新聞事件和與當事人的對話來進行評論的;也有選擇一些代表性事件和觀點進行評述的;還有采用個性方式如對新聞事實進行評論的……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的評論方式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的評論方式應該和欄目本身的定位相符合。在用新聞事實評論時,挖掘有深度、有代表性的事實。在注重評論時,應該注意點評的客觀、權威性,觀點來源渠道多,篩選時有側重,有把關。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應該與時俱進,充分關注人們生活習慣、閱讀方式和獲取信息方式的變化。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應該研究受眾特點,借鑒、吸收和利用其它媒介的傳播手段,從中選材、利用網絡平臺等與讀者進行及時的互動,在評論方式和反饋方式上追求互動等符合大眾傳播需求的變革。電視新聞評論的方式,還應該結合聲音、圖像等電視傳播的特質,采用最新穎、最符合人們接受習慣的模式進行傳播。將枯燥的論述與生動形象的畫面、聲音相結合,強化評論的內容,讓評論充滿了人情味和接近性。
電視聲像兼?zhèn)涞膬?yōu)勢使得它在提供論據方面顯示了獨特的優(yōu)越性。它可以有三種方式提供論據:屏幕形象;被采訪當事人的同期聲;記者、主持人的現(xiàn)場介紹。電視節(jié)目的優(yōu)勢貴在視聽結合,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極為豐富的,屏幕形象動態(tài)、具體、形象,其真實性和可視性使觀眾身臨其境。再加上評論員的直接評述,構成了電視評論在展示論據方面的優(yōu)勢?!督裹c訪談》節(jié)目所有的訪談均圍繞某一問題、“事實”進行,利用深度報道的形式層層展現(xiàn)事實、剖析事實,用事實說話,對事件認真調查、深入追蹤,對新聞資源蘊涵的深層背景深挖細掘。它寓論斷于敘事,通過對“事實”的一步步揭露,讓觀眾在邊看邊思索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媒體暗含的觀點和態(tài)度,最終使傳播生效,達到輿論監(jiān)督的目的。
評論節(jié)目的主持人和評論員需要有較高的素質,除了淵博的知識,現(xiàn)場要有應變能力,還要有較強的政策解讀把握能力。評論節(jié)目如果需要展現(xiàn)自己的節(jié)目特色,還需要評論員能夠堅持表達個性化、風格化,有鮮明特色。江西電視臺的《傳奇》節(jié)目雖然不是新聞評論節(jié)目,但是主持人金飛在節(jié)目中插科打諢的點評,畫龍點睛的解說,不拖泥帶水的議論與這檔節(jié)目的火爆是分不開的。
評論員是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的核心要素。評論員的素質和表現(xiàn),直接關系到一個節(jié)目的成功與失敗。因此,要辦好電視評論節(jié)目,就必須著力培養(yǎng)專職和兼職的新聞評論員隊伍,挖掘專業(yè)人才。如果說新聞評論是媒體的旗幟,評論員則是媒體的旗手。在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中,評論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極大地影響著節(jié)目的收視率。一個好的新聞評論員,能敏銳地感受、吸收、解讀新聞信息,創(chuàng)造出有價值的新聞附加因素。新聞深度報道要吸引受眾,必須辦出特色,這就需要有個性化的評論員。評論員的學識、風度、氣質、親和力以及深刻的見解、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成為了新聞評論類節(jié)目的重要構成元素。
媒體的政治屬性要求它必須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在了解大多數(shù)觀眾需求的同時,應當努力把握不同層次的觀眾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新聞評論員所具有的寬廣的視野、廣博的知識、快速解讀的能力,能夠在紛繁復雜的事實中找到最核心的脈絡和最本質的原因。這些素質與能力都是由他們深厚的社會背景與經歷所決定的,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強烈的求新、求實的新聞操守,使得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知識面,獲得思維的創(chuàng)新和觀點的確立。評論員必須對新聞提供一種獨特的評說和判斷,這種評論既是符合大眾認知需求的,又是個性化的表達。評論員通過自己的眼光來選擇和解讀當天大事、要事、貼心事、有趣事,努力延展新聞的深度和廣度。所以,要注意把黨的意志和人民群眾的呼聲結合起來;把弘揚主旋律和群眾喜聞樂見結合起來;宣傳與服務并重,從而實現(xiàn)對輿論的控制和引領。在這場輿論制高點的爭奪戰(zhàn)中,評論員正日漸成為意見領袖,因此,加強評論員隊伍建設,既是媒體市場競爭的需求、觀眾的需求,更是國家輿論引導能力的戰(zhàn)略需求。
電視新聞評論的方式,還應該結合聲音、圖像等電視傳播的特質,采用最新穎、最符合人們接受習慣的模式進行傳播。評論員在某一專業(yè)領域可能不如專家,但是,他在廣泛的領域中要是一個“通才”,對各種社會問題,他都具有一定
的了解和認識,并且能做出基本合理的判斷。這就要求評論員有非常廣博的知識面和很強的瀏覽能力、概括能力。最重要的是,評論員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特質,并作為“媒介領袖”將自己的意見傳達給受眾。小新聞、大背景、細評說、有個性。以小新聞為由頭,找到專業(yè)化和大眾化的平衡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表達,從而形成一定范圍的輿論氛圍,成為輿論引導的中堅力量,使評論作為一種精神滲透在電視媒介中并使之大眾化。
評論員需要不斷提高與觀眾溝通的能力。將枯燥的論述與生動形象的畫面、聲音相結合,強化評論的內容,讓評論充滿了人情味和接近性。只有評論員與節(jié)目風格很好地融合,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才能擁有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風格。一個具有個人風格的評論員,應該以其理智、睿智、真誠、坦誠、親和等特質征服觀眾,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和認可。這體現(xiàn)在他的語言表達、語句的使用、語氣,以及對評論進程本身的節(jié)奏把握上。
如果說新聞評論是媒體的旗幟,主持人則是媒體的旗手。一個成熟、有影響力的電視臺必然會有自己的名牌新聞評論主持人。在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中,主持人擔任著新聞評論員的角色,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極大地影響著節(jié)目的收視率。一個好的新聞評論員,能敏銳地感受、吸收、解讀新聞信息,創(chuàng)造出有價值的新聞附加因素。新聞深度報道要吸引受眾,必須辦出特色,這就需要有個性化的主持人。新聞評論員所具有的寬廣的視野、廣博的知識、快速解讀的能力,能夠在紛繁復雜的事實中找到最核心的脈絡和最本質的原因。這些素質與能力都是由他們深厚的社會背景與經歷所決定的,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強烈的求新、求實的新聞操守,使得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知識面,獲得思維的創(chuàng)新和觀點的確立。
只有在選題的把關、評論員的素質和評論方式上多下功夫,多策劃,多思考,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才能在眾多節(jié)目中成為“亮點”,這就要求評論員要加強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新聞專業(yè)素養(yǎng)的學習。不要局限與本職工作,應廣泛關注社會文史知識、政策動向、百科文化。還要加強對個人認識世界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觀察和揣摩身邊和新聞報道中人和事的反思。保持一種人文關懷精神,把自身的學習和職業(yè)素養(yǎng)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另外,在整個策劃流程和團隊打造上,也要做到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配合流暢,每個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都能很好的發(fā)揮,提高工作效率。作為電視人,應該在策劃、評論和拍攝手法等環(huán)節(jié)上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做出精品,打造好品牌。
〔責任編輯:郭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