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世界上被尊重,中國甚至提出了科學研究是發(fā)展的推動力,把科學研究推向了中心的位置,但是關于科學研究,除了一些很具體的科學和技術問題,關于科學研究本身,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的討論,更沒有得到清晰的結論。就我個人對科學研究粗淺的理解,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認真討論,否則科學研究可能會成為人類決策的一個重大失誤。
科學研究的目標是什么
這個問題似乎不是問題,尤其是在科學技術研究于300多年前開始興起的時候,即便現(xiàn)在,大家都會說,科學技術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發(fā)現(xiàn)自然的規(guī)律,利用自然的規(guī)律,是創(chuàng)造能夠為我們人類所用的工具的一種手段。這個說法在過去300多年一直起著主導作用,但是到了科技發(fā)展程度越來越深入的今天,這個問題似乎發(fā)生了本質的變化??茖W技術研究如果僅僅是發(fā)現(xiàn)并利用自然為我所用,那么今天的人類還不滿足于利用自然,似乎還有更高的要求。馬斯洛的心理學認為人類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物質需求和安全需求??茖W技術在很大層面上能夠帶來豐富的物質保障,面對自然也能帶來更多的安全。但是即便是安全感這樣基本的要求,科學技術也并不能充分保證?,F(xiàn)代的科學技術產(chǎn)生的大量殺傷性武器使得地球變得非常危險,說不定某個瘋子啟動了可以毀滅地球的行動,我們都將在剎那間消失。人類的最高需要是自我認可和自我實現(xiàn),這些并不是純粹屬于科學技術研究的范疇。如何達到在物質有了一定的保證之后,真正讓人類能夠有更多的幸福感,可能靠科學研究就顯得單薄了。
科學研究的負作用如何避免
在科學技術研究的早期,人類發(fā)現(xiàn)了自然的很多規(guī)律,尤其是經(jīng)典力學的發(fā)現(xiàn)(是發(fā)現(xiàn)還是發(fā)明,有爭議),使得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但是后來產(chǎn)生的化學工業(yè)和化石燃料工業(yè)帶給人類的就未必都是好的。現(xiàn)在看來,很多純化學的東西對于自然界都有破壞作用。農(nóng)藥、污染都是化學工業(yè)帶來的嚴重后果。即便是現(xiàn)在,通信技術也因為病毒和黑客等原因變得不那么讓人喜歡。這都是人類在利用科學技術中存在的大量反人類的行為。我們的科學技術研究有趨利的傳統(tǒng),大部分的論文只論述所提理論和方法的優(yōu)點,避而不談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這種帶有傾向性的科學研究不可避免的讓我們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科研,對我們短暫有用的東西,我們就喜歡,否則我們可能就會放棄。如果我們的眼光都很短淺,那么我們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一樣會帶有短視的效應。這就能夠很好地解釋人類為什么在過去100多年沒有誕生真正大的突破,僅僅是在科學原理的利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這些利用還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負面效應。
科學研究的邊界在哪里
拋開人類來說,科學技術研究的內涵似乎可以無所不包,只要是存在的,似乎都可以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現(xiàn)在我們看到人類開始復制自己、克隆、大腦信息解讀等,這些在某一個方面是有意義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似乎很可怕。如果說克隆技術和大腦解讀技術作為人類了解自己的手段是一種進步,是因為這些都建立在好的假設上,也就是人類都會正面的使用這些技術而不會導致人類的滅亡。但是現(xiàn)在人類對于自然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人類可以很輕易的改變地球,甚至毀滅地球。比如醫(yī)學和生殖技術。人類一直不清楚醫(yī)學的真正價值,總希望有一天可以發(fā)明一種什么病都可以治療的技術和手段。但是如果人沒有疾病,那么地球就會因為資源枯竭而自然死亡,如果人類都可以活上千年,地球也將因此停止運轉??茖W研究的邊界必須得到有效的界定,不是什么都可以去研究,很多潘多拉的盒子還是不要輕易的打開,一旦打開,人類將無法控制自己的瘋狂。一個地球還不夠自己生活嗎?我們需要在毀滅了地球之后移民其他星球嗎?這是一種不斷地自我否定的瘋狂行為。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的速度是否需要有限制
被商業(yè)利益推動,科學技術產(chǎn)生的商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以手機為例,很多大公司以6個月為周期在更新自己的產(chǎn)品,盡管從商業(yè)市場角度看,這是競爭的結果,可是從整個人類來看,這是很大的資源浪費。大量的稀有金屬被浪費在舊有的產(chǎn)品中,大量的舊有產(chǎn)品形成了大量的不好回收的垃圾。一方面在浪費,另一方面卻在破壞。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一些所謂科學技術研究是以資源消耗和環(huán)境破壞為代價的,對于人類來說,帶來的好處真的那么多嗎?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并不認為如此瘋狂的更新產(chǎn)品能帶來越來越好的人類體驗。人類的體驗絕對不是簡單的人機結合的舒適度,而是一種社會和個體感覺相結合的過程??茖W研究被商業(yè)和軍事綁架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兩者都是過度利用科學技術的典型。商業(yè)的過度利潤追求將最終毀掉科學技術。而軍事技術的過度發(fā)展不會讓人類更有安全感。
科學研究在人類存在中的地位
在人類面臨饑餓的時候,科學技術研究是重要的,但是導致人類不幸福的原因卻不是科學研究能夠解決的。人類的戰(zhàn)爭就是資源的競爭,所謂的安全問題是由人類的貪婪造成的,是以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保證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為代價的??茖W技術研究并沒有解決這些本質的問題,而是讓這些問題更加尖銳。我們今天把科學技術研究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可是我們卻忽視了我們更應該注重的問題。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這是否符合自然規(guī)律?我們在重視科學技術研究的同時,是否應更加重視人類智力的其他應用,比如文化、宗教、心理、倫理、哲學等領域的發(fā)展。如果認為科學研究能夠解決所有問題,那就是科學宗教主義。
人類在享受科學研究帶來成果的同時,還必須討論科學研究的整體問題。需要討論清楚科學研究的目標,否則就會盲目地發(fā)展;對于科學研究帶來的負作用需要提到更高的高度,如何避免科學被負面的利用而導致人類的自我毀滅是個沒有解決的問題;科學研究的邊界也需要認真的討論,不是什么東西都需要去研究或者以某種深度去研究;科學技術更新的速度,尤其是產(chǎn)品技術更新的速度需要加以調控,而不是任由其瘋狂的發(fā)展;科學研究給人到底能帶來什么,科學研究對于人類存在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個沒有真正深入探討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看似遙遠,但是人類的瘋狂發(fā)展已經(jīng)給我們敲起了警鐘,我們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認真審慎地討論這些問題,讓科學研究變得可控,變得真正為人類服務,而非毀滅人類。
(作者單位:中科院自動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