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省詩二首
他們在挖掘
他們在挖掘
他們的機器在整個夜里
不斷地發(fā)出轟鳴
他們讓我在半夜起身,喝水
他們讓我緊張,甚至放棄一個完整的夢
他們讓我感覺到我們的內(nèi)部
在不斷被掏空,他們
拿走了我們的記憶
他們讓我
看起來像一個不斷行走、詢問,找不到門牌號碼的人
這個夜晚
這個夜晚
己沉沉睡去
這個夜晚,我和你
走在海灘
就像走在夢的邊緣
已經(jīng)很近
你的臉上
已閃出微弱的
夢的光亮
這寂寥中的際遇
也在超出光速
沒有燈了
但黑暗里,隱隱的
一支銀色的天線
纖細而耀眼
牽引著我和你
在夢中
繼續(xù)夢著
這個夜晚,遠的
也就是近的
胡冬詩一首
蛇
無論從曠野還是宅院的根基,
這礙頭礙腦的聾啞都能在一個春夜
官然蘇醒,用嘴邊鮮紅的霹靂,
用元素表裹護的鱗片,
昂起怯軟的軀體去冒犯
星期日的漫步者和餐桌下調(diào)情的人腳。
讓他們像兔子的飛毛腿
和白羽的鸚鵡一樣
抽搐——
似乎只有靜靜地
回溯到麻痹,才能夠使他們追憶起
這攝魂的大教堂
原先是座幽谷:隱者,猶如最初的隱者,
命中將躋身于嶙峋亂世。
講經(jīng)臺上,不是他,
便會是她,裊娜的女牧師將以
噎住的氣色盤踞,
并最終未能咽下遲暮的禱告:
讓人類世代捆系的皮帶,
讓一切腰痛的源泉舞動起來。
余幼幼詩二首
經(jīng)過
我看到了白鷺
馬匹,還有稻草人
我看到禾苗
在人隱藏的私心里
從綠漸漸泛黃
火車經(jīng)過了爺爺?shù)拇遄?/p>
慢慢開進他的墳墓里
早衰
我失去了
新的掙扎
開始甘于平淡
和你每天
看太陽升起又落下
看灰塵集結(jié)
而后掃盡
我們把往后的幾十年
提前到了現(xiàn)在
我就像個老太婆
只穿平底鞋
波瀾不驚
你偶爾會背我
圍著大路轉(zhuǎn)一圈
別人看到幸福
只寫在我的背上
我看著路前方
害怕得發(fā)抖
王家銘詩一首
情詩
樹葉圍住了天空,一組靜物
很涼,我們猜我們數(shù)著云朵
的針秒,數(shù)到這個夏天消散
在蒸發(fā)著谷類作物的田地上
在一個橘子被剝開的無限中
但這些都是遙遠,我們尚未
相遇于染著各色布料的云南
作坊里,大片的王蓮也沒有
把我們裹進水面折起的虹彩
之上。所以我要談起更多的
季節(jié)和植物,預言一株臺灣
相思,蔭影越過冬天的西岸
隔一片葉便是潮濕和醒來的
白光。要學習孩童觀察螞蟻
發(fā)現(xiàn)綠海借用了露珠的比喻
每個事物都毗鄰著仿佛相愛
的冷杉。多么完整,永恒是
寫下一個名字,近乎海岸的
閃耀,我們等待著彼此渡過
薇安詩一首
去瓦爾登湖
——讀梭羅《瓦爾登湖》有感
這春天的湖,這冬天的湖
這墨綠色的湖,這寶藍色的湖
這以瓦爾登命名,卻與之無關(guān)的湖
在這兒,有山林和巖石為伴
有墜落湖水的星星為伴
肋骨般的波紋,蕩漾
如花開放
印第安人的小木筏,
載著去尋找越橘、蒼鷺和白沙泥的梭羅
漂流于這原始之境,
仿佛行于地上的天空,
樹木昏迷,獸骨沉睡
在冰凍的水中,純潔如初
閃發(fā)銀光。
去瓦爾登湖,伐木、鋤地、種豆、散步
親手建造一座屬于自己的小木屋,
種植心靈,灌溉愛與清水
咀嚼孤獨,搗碎黃楊木
飛禽比鄰,旅人來訪
夏日泛舟,暴風雪夜取暖
讀圣賢書。
去瓦爾登湖,練習緘默和失憶
踢開工作,遺棄社會
脫下多余的語言,無謂的對話
以及失敗的教育,
露出可愛的狐貍的尾巴,
鉆進幽深的洞穴,
轉(zhuǎn)向你自身——
啊,多么斑斕的世界!
——“請讓我再孤獨一下!”
李紅澄詩二首
懺悔詩
十點鐘不可抗拒的城市
狂風吹過魚卵時產(chǎn)生過一次直角
這些孤兒,和一束束光線打招呼
那些意識中的殘疾,像文字
再也不會相信萬物的巡視
被夸耀過一萬次的夜晚
直指德吉彎曲又高聳的碼頭
船已經(jīng)在靜謐中起航
女巫和真理端坐的黎明前
總有一雙破碎的手
抓不起一塊石頭
懺悔詩(之二)
在每個瞬間的平行永恒里
恐懼與同情的利己主義總是勝出
我們的肉體需要愛,需要擺脫沉默
他們常說“病態(tài)與危險是一種音樂”
但那些末日猶如一段精壯的意志力
強制的“自然”,過于放肆的履行
那些情欲、文化和動物般的主觀力量
最后,啟蒙者的無能——人類的天賦
天真的開始動用飾物,用真像造假
而它們最難以把握的事實與醫(yī)術(shù)
終會讓冥頑之物和巨大的愚蠢徹底清醒
用最富于母性和智慧的反證(可能還遠遠不夠)
站起身來并且爬上燈塔
“在自己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