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娜
王小華(化名),今年7歲,是臨潼區(qū)深山里一名聾啞女孩。去年學校開學當天,天不大亮父母領著孩子步行十多里山路從一個山區(qū)小鎮(zhèn)乘車來到學校,因為我是一位班主任,從起始年級任課到高年級的專職教師,所以就領著孩子陪同家長辦理完報到手續(xù)后參觀了新學校,當我們走進教學大樓時,孩子的眼睛從下到上看個不停,在教室孩子興奮的一會摸摸電腦,一會摸摸鍵盤,走出教學樓來到操場,小華高興得在塑膠跑道上蹦來蹦去。和小華一樣每次開學都這樣接待新生,我們高興是學校又多了一名可愛的聾啞兒童,我們的學校教育工作也就這樣開始了。
一、用慈母般的心幫助聾啞兒童學會生活
學校教育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幫助這些兒童學會生活。我們的做法是:首先,接近他們,和他們在一起交朋友。了解其愛好和個性,領著孩子一起擺放生活用品、學習怎樣鋪床墊被、到餐廳如何打飯、上完廁所怎樣沖洗、如何洗衣服晾衣服、不舒服時又怎樣去解決等等。其次,教育他們逐漸融入集體。孩子在自己家里一般是和外人來往不多,來到學校這個集體怎樣才能和小伙伴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學在一起、玩在一起,我們幫助孩子一個一個介紹,一個一個認識,教他們互相幫助關心別人,年齡大的帶年齡小的,吃飯一塊兒去,玩時在一起,這樣使他們很快就相互認識,快樂融合在一起。第三,通過看電視,開展勞作課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生活模擬情景中學習基本的生活知識,掌握生活本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激發(fā)興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年齡段學生喜歡講故事、唱兒歌、繪畫,我們抓住學生這個喜愛,從備課到講課用手語做形象的比喻教學。例如,教孩子學習拼音字母“h”時,先講一個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讓孩子們表演猴子的模樣,再讓他們學老師張大嘴擺舌發(fā)音,最后模仿老師打指語。這樣孩子們就會在愉快中學到知識。
教學活動是雙方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其中包括情感交流。教師要摯愛學生,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學習自信心。例如:我班的劉斌同學,前一陣對自己喪失信心,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差,什么也干不成,但通過留心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孩子學習特別努力認真,只是學習的方法不合理、不科學,我便掌握時機,指出其缺點和原因,及時抓住他渴求進步的心理契機,引導他改變學習方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學習成績一躍而上,學習興趣日漸濃厚,而且很愛為班級做事??吹剿M步這么大,我也不失時機地表揚他,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教會了學生怎樣去求知。
三、樹立榜樣,教育學生學會做人
聾啞學校的學生畢業(yè)后除個別人繼續(xù)升學深造外,大多數(shù)開始就業(yè)。因此在九年的學校學習生活中要掌握學會做人的道理。第一,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年齡小,具有認識的好奇性及形象性,接受新生事物快,也特別善于模仿一些具體的人和事,常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從而形成一種自尊自愛、自我激勵的動力。第二,多信任,多鼓勵。信任是打開聾啞兒童封閉心里的一把鑰匙,也是促進學生自尊自愛的“催化劑”。例如:在2008年時,我接到了一個新班,有一段時間班內(nèi)經(jīng)常丟東西,我查來查去也查不出什么,后來聽一個學生反映,張某某在家里就有小偷小摸的行為,對此,我故做無意的旁敲側(cè)擊,進而將收繳生活費的工作交給他負責,他便迅速將錢收齊交給我,并當面點清,不差分毫。我觀察到他當時激動卻有點不自然,且?guī)в忻黠@的表白心理,這正說明他也想改變自己,重視別人的看法印象。逐漸的,他改變了小偷小摸的行為,其他方面也不甘落后,在同學心目中的威信逐漸提高,很快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學生。
我從事特殊教育18年來,最大的感悟就是,作為特殊群體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擁有超常的愛心、耐心和細心,才能完成對他殘疾兒童的教育和培養(yǎng)。同時對特殊群體的特殊教育也需要來自社會的共同支持與關愛,讓殘疾人感到世界充滿愛,這樣我們才能把他們真正塑造成自尊自愛、充滿愛心、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的有用之人。
作者單位 西安市臨潼區(qū)特殊教育學校
責任編輯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