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平 吳曉燕
(湖北省興山縣婦幼保健院,湖北 宜昌 443711)
探討對剖宮產者的人性化護理措施
唐 平 吳曉燕
(湖北省興山縣婦幼保健院,湖北 宜昌 443711)
目的 主要總結探討對剖宮產者在術前、術中、術后各個階段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以及護理后的體會。方法 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婦產科508例剖宮產者,分別在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均采取人性化的護理措施。結果 剖宮產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時間快、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fā)癥少以及患者的滿意度高。結論 對剖宮產者采用針對性較強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康復進程較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同時患者的滿意率較高。
剖宮產;人性化護理
剖宮產術是經(jīng)腹壁切開子宮取出已達到成熟的成活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手術[1]。該手術率由于各種因素在婦產科每年呈遞升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婦產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已經(jīng)逐漸的從單純的要求進行基礎性的護理慢慢轉變成為綜合護理這種更能體現(xiàn)出人本位的先進的護理方式[2]。我院的剖宮產手術方式均為子宮下段剖宮產,從2010年開始對剖宮者采用人性化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進行剖宮者508例,年齡18~45歲,初產婦361例,經(jīng)產婦147例;因頭盆不稱行剖宮產術者102例,產力異常發(fā)生滯產行剖宮產術者80例,妊娠合并癥及并發(fā)癥行剖宮產術者80例,瘢痕子宮行剖宮產者10例,胎兒因素行剖宮產術者138例,因社會因素強烈要求行剖宮產術者98例。
1.2 方法
本組患者均在術前對其孕婦和家屬進行術前談話,術中在連硬外麻下采用橫式切口、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后給予剖宮產常規(guī)治療,在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均采取人性化的護理措施。
1.3 結果
剖宮產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時間快,2~4h均恢復正常,住院時間6~8d,平均7d,術后并發(fā)癥者5例,占9.8%,出院時產婦的滿意度達98%,508例產婦均在術后8d內順利康復出院。
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責任護士積極與孕婦溝通,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告知手術的目的、意義和術前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有關疑問;巡回護士根據(jù)手術通知單到病房訪視需要手術的孕婦,首先要自我介紹,給患者以信任和親切感,并根據(jù)孕婦的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與孕婦及家屬進行交流,熱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麻醉方式、手術方法,手術簡要過程和術后效果,讓患者減輕焦慮和恐懼,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并與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減少術中應激反應[3]。②留置導尿:該操作是產科常見的護理技術。護理人員嚴格無菌操作,以防致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導尿管插入的長度適宜,晚期妊娠孕婦由于子宮增大使膀胱向腹腔方向推移,同時孕婦常因體內激素的作用及增大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盆底組織疏松、充血、水腫、尿道相對延長,對這種情況,尿管應插入深度達8~10cm,否則常使導尿效果不佳[4]。③清潔皮膚:對腹部和外陰皮膚進行清潔護理,必要時用剪刀剪去過長、過多的汗毛。④胎心監(jiān)測:進手術室前聽胎心音一次,測量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
2.2 術中護理
①孕婦入室前的準備:手術室提前調整好室內溫度22~24℃,濕度50%~60%,準備好剖宮包、低壓吸痰器、負壓吸引器、氧氣及新生兒的保暖設備等。②接診患者:孕婦進入手術室,護士熱情、友善地迎接,在術前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做好查對,向患者說明麻醉時的注意事項,并嚴密觀察孕婦一般情況及胎心的變化[3]。③協(xié)助麻醉:巡回護士始終陪伴在孕婦身邊,在建立靜脈輸液通道之前向孕婦解釋使用留置針的目的和必要性,給產婦嫻熟操作建立一組有效的靜脈輸液通道。協(xié)助麻醉師幫助孕婦取左側臥位,扶住孕婦,并握住孕婦的手,讓孕婦感覺到護理人員的關愛和體貼,從而產生安全感,緩解其緊張情緒。告知麻醉時穿刺的不適感,要盡量忍受,麻醉完成后,協(xié)助孕婦采取側斜仰臥位,防止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發(fā)生,并適當固定防止壓傷。觀察靜脈輸液,保持循環(huán)通暢,同時固定尿引流袋,保持尿管通暢。④術中觀察: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密切觀察孕婦,不斷給予安慰和鼓勵,做好生理和心理支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安靜、安全、和諧、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手術中手術室內所有工作人員行動和操作要輕穩(wěn)、語言親切,不談與手術無關的話題。手術中孕婦如有不適感,應給予及時處理。如有嘔吐應把孕婦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誤吸入氣管,并囑作深呼吸等。如果術中有病情變化,手術人員應保持鎮(zhèn)靜,有條不紊的及時搶救。當胎兒取出后不要立即告訴產婦的胎兒性別,以免產婦因對胎兒性別不滿意而出現(xiàn)情緒激動,導致子宮收縮不良而出血增多、血壓驟降;如果發(fā)生新生兒窒息,醫(yī)護人員要沉著冷靜,安慰產婦,醫(yī)師正在進行有效處理,清理呼吸道后一般都會恢復。必要時進行新生兒復蘇,但要避開產婦視線;如果術中出現(xiàn)大出血時,要沉著搶救,及時快速補充血容量,并給予有效止血措施,同時安慰鼓勵產婦不要緊張焦慮,如果出血不止,必要時征得家屬同意后切除子宮,以挽救產婦生命[5]。⑤母嬰皮膚接觸:出生的新生兒經(jīng)處理好后即進行與母親部分皮膚接觸——臉挨臉,讓母親看看自己的孩子,解除母親對孩子的憂慮,也讓新生兒感受母親的氣息,并向產婦表示祝賀。⑥送回病房:關腹前、關腹后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仔細核對手術器材,保證與手術前數(shù)量完全準確無誤后關腹。手術結束傷口縫合完畢,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平穩(wěn),告知產婦手術很成功、很順利,術中出血少,母嬰平安,并輕握產婦手,再次向產婦表示祝賀。同時將母嬰一同送回病房,回病房途中加蓋棉被,注意保暖,預防術后寒戰(zhàn)的發(fā)生,向病房護士交待術中情況。
2.3 術后護理
①床邊交接班:產婦被送回病房時,手術室護士和病房值班護士在床邊交接班,了解術中情況及目前狀況,按麻醉方式取好體位,測量生命體征,檢查輸液管、尿管的通暢情況,和腹部切口、陰道流血以及宮底高度,并做好記錄。②密切觀察:經(jīng)常巡視,尤其是術后2h內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腹部切口、宮底高度和陰道流血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鼓勵產婦活動肢體,2~3h在護士的指導下翻身一次,有助于改善循環(huán),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術后6~8h取半臥位,利于惡霸的排出。③緩解疼痛:術后疼痛是常見的問題,持續(xù)而劇烈的疼痛會使患者產生焦慮、不安、失眠,拒絕翻身、檢查和護理。術后在麻醉效果仍存在時,即刻開始向內、向下,均勻、有節(jié)律的按摩子宮,此時宮縮痛不明顯,又拉開了術后切口痛與宮縮痛高峰時間段,從而減輕了術后疼痛。同時通過皮膚接觸,給產婦精神安慰,拉近了護患關系,減輕了患者恐懼、焦慮心情,緩解了術后疼痛[6]。特殊情況疼痛劇烈者給予鎮(zhèn)痛藥或使用鎮(zhèn)痛泵。④早吸吮:產婦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清潔產婦乳頭,詳細講解早吸吮對母親對孩子的好處,采取去枕側斜仰臥位,由助產人員手把手地進行早吸吮指導。⑤尿管的護理:術后密切觀察尿量。術后患者每小時尿量至少50mL以上[1],留置尿管期間,擦洗外陰,保持局部清潔,防止發(fā)生泌尿系感染。術后24h在膀胱比較充盈時拔除尿管,鼓勵產婦早日排尿和下床活動,下床時腹部給予腹帶縛住,可以減輕疼痛感,利于排尿。⑥飲食護理:禁食6~8h后,鼓勵產婦進流質飲食,肛門排氣,腸蠕動恢復正常即進軟食,多食高蛋白、粗纖維、高熱量的食物和蔬菜。
2.4 健康教育
①母乳喂養(yǎng)宣教:在住院的整個時期,耐心地告知孕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指導母乳喂養(yǎng)技巧、乳房的護理方法和在母乳喂養(yǎng)中遇到困難的解決辦法,使新生兒能得到充足的母乳,產婦有一種幸福滿足感。②清潔衛(wèi)生:做好個人衛(wèi)生,勤換內衣內褲,每天清洗外陰,保持清潔。③避孕知識:向產婦介紹產后6周禁止性生活,42d來院復查。術后避孕2~3年。④保健操:教會產婦出院后在床上做產后保健操,利于恢復骨盆機和腹肌張力,避免腹部皮膚過度松馳。⑤跟蹤隨訪:出院1周后我院電話跟蹤,了解產婦回家后的狀況,從精神狀態(tài)、陰道惡露、腹部切口恢復、母乳喂養(yǎng)等方面給予咨詢和問題解答。
剖宮產是產科的一種常見手術,同時也是產婦和家屬期望值高的一種手術。以往產科多采用經(jīng)驗主義護理模式,機械地完成護理任務,往往忽視了產婦的心理、生理和社會需求,不斷引發(fā)護患糾紛。所以母嬰平安和人性化護理模式一直是我們產科醫(yī)護人員的追求。我院對剖宮產者針對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的不同,從術前、術中、術后進行一系列人性化護理措施,從“以治病為主”轉為“以產婦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工作中高度關注產婦,盡量滿足產婦精神、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7]。這一舉措使產婦康復進程較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住院時間短,同時得到了產婦和家屬的認可,提高了滿意率,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雙豐收。
[1]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25-226.
[2] 王會明.產科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28(7):52-53.
[3] 舒鳳鳴.人性化護理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體會[J].醫(yī)學信息, 2009,22(9):76.
[4] 李玲,高琴.剖宮產術前術后護理體會[J].中華醫(yī)藥雜志,2004,4 (4):27.
[5] 李麗英.剖宮產術中的人性化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2 (3):82.
[6] 范梅.剖宮產術后疼痛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76.
[7] 陳娟,童冠英.人性化護理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55-56.
R473.71
B
1671-8194(2013)20-0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