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祥武 葉勇敏
(空軍杭州航空醫(yī)學鑒定訓練中心,310007)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中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1],以往闌尾炎的診斷,多根據(jù)典型的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等,隨著超聲檢查手段的廣泛應用和超聲檢查儀器分辨率的提高,尤其是高頻探頭的應用,能夠及時、客觀、準確地反映闌尾炎病理改變的聲像圖特征,超聲已成為急性闌尾炎診斷與鑒別的常規(guī)檢查手段。本文對88例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表現(xiàn)進行了回顧分析,旨在提高對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認識,完善診斷方法,提高確診率[2]。
1.1 臨床資料 本文88例患者均有下腹或右下腹疼痛疑診急性闌尾炎,術前行超聲檢查,并經手術及病理證實,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齡9~78歲。
1.2 檢查方法 使用儀器:美國VolusonE8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2 MHz。檢查時先用低頻探頭常規(guī)全腹掃查,后用高頻探頭探測闌尾的細微結構及周圍關系,發(fā)現(xiàn)異常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觀察闌尾及周圍組織血流情況?;颊呷⊙雠P位,在右下腹麥氏點處及患者指定的最疼處做重點檢查,腸氣較多時探頭適當加壓,使氣體移開而獲得清晰的圖像,觀察闌尾的走向、大小、管腔、管壁回聲及其與周圍臟器的關系。檢查前患者應適度充盈膀胱[3]。
88例患者中,單純性闌尾炎13例,超聲檢查因右下腹三角區(qū)少量積液提示單純性闌尾炎5例,8例未發(fā)現(xiàn)異常。急性化膿性闌尾炎43例,超聲檢查43例,其中6例并發(fā)糞石。急性壞疽性闌尾炎14例,超聲符合9例,5例診斷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其中3例伴有糞石,并穿孔2例。闌尾炎周圍膿腫18例,超聲診斷18例,其中3例首次診斷右腹部炎性包塊,復診時確認為闌尾炎周圍膿腫。
闌尾正常5~7 cm,直徑0.5~0.7 cm。腔管細,并存在氣體,超聲檢查不易顯示。單純性闌尾炎時,闌尾輕度腫脹,聲像圖也多不能顯示,但當滲出較多時,于右下腹三角區(qū)可探及少量無回聲,探查時手法要輕,以免液體分散,不易觀察。對于單純性闌尾炎,超聲檢查的意義主要在于除外其他急腹癥引起的右下腹痛[4],為闌尾炎診斷提供間斷診斷依據(jù)。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聲像圖表現(xiàn)為闌尾腫大明顯,直徑可達0.9~1.1 cm,最長1例7.5 cm,闌尾黏膜下層明顯增厚,但具有一般腸管的強弱強三層結構,此為區(qū)別髂腰肌纖維的標準之一。而且管壁呈不對稱性增厚,管腔內呈現(xiàn)無回聲或充滿散在高回聲光點的弱回聲區(qū)。壞疽穿孔性闌尾炎:聲像圖表現(xiàn)為闌尾顯著增大,直徑1.5~2.3 cm,闌尾盲端形態(tài)不規(guī)則,管壁顯著增厚,隱約可見擴張的管腔樣結構,穿孔后管徑變小,闌尾壁可見連續(xù)中斷,闌尾呈弱回聲或無回聲,闌尾腔內無回聲與周圍無回聲溝通。闌尾周圍膿腫:聲像圖表現(xiàn)為闌尾結構不清,病變區(qū)為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無回聲或低回聲,邊界清楚,內部回聲不均勻。于膿腫一側仍可見增粗斷裂的闌尾回聲。由于闌尾位置的影響,膿腫包塊的位置可有所不同。本文2例女性于子宮底右上方與卵巢分界不清,超聲誤診為盆腔炎性包塊,復診時包塊上方有迂曲粘連的腸管回聲與增粗的闌尾回聲[4]。
壞疽性闌尾炎與化膿性闌尾炎有相似的聲像圖表現(xiàn),只是前者闌尾壁增厚更明顯,闌尾周圍滲出更大,檢查時易混淆。急性闌尾炎如伴有糞石時,腔內可見有強回聲光團,后方伴有聲影。如有大網膜包裹時,闌尾前上方可見邊緣不清,形態(tài)不規(guī)則,較均勻之片狀強回聲,與闌尾形成不規(guī)則之包塊回聲。當闌尾穿孔出現(xiàn)廣泛的腹膜炎時,腹腔內腸管輕度擴張,腸蠕動減弱。腹腔內積膿時,下腹可見片狀的無回聲。由于無回聲襯托,較易找到粗大之闌尾。我們認為急性闌尾炎闌尾增粗主要是由于闌尾炎性水腫所致,因此即使穿孔,仍可找到粗大的闌尾。
綜上所述,超聲在急性闌尾炎和其他急腹癥的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為闌尾炎的分型提供參考,因此有條件和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將超聲列入闌尾炎的常規(guī)檢查項目。
[1]李琪,董林鳳,王嘉欲.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J].中外健康文摘,2009,6(6):242-243.
[2]白如娣,趙麗,惠欣.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1,33(1):73-74.
[3]潘妮瓊,趙云宏,宗家梅,等.急性闌尾炎162例的超聲診斷分析[J].中外醫(yī)療,2009,28(14):164.
[4]溫宗炬,謝宏偉,蔣冬軼.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40例[J].西部醫(yī)學,2007,19(2):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