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外兜蘭屬植物的引種和栽培初報

      2013-01-25 11:23:46曾宋君吳坤林張建霞陳之林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3年5期
      關鍵詞:兜蘭栗色唇瓣

      曾宋君,陳 硯,吳坤林,張建霞,陳之林,段 俊*

      (1.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華南農(nóng)業(yè)植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510650;2.廣州華大錦蘭花卉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510517)

      兜蘭(Paphiopedilum)又稱拖鞋蘭、仙履蘭等,全世界目前被發(fā)現(xiàn)的種類約有88個種,主要分布于亞洲熱帶地區(qū)至太平洋島嶼[1-3]。我國兜蘭屬植物豐富,約有 27 個種[1,4-5]。近年來,又有 3 個新種被發(fā)現(xiàn)[2,6-9]。兜蘭由于獨特的花朵造型、絢麗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觀賞花期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國際花卉市場上十分流行的高檔花卉,由于人們對其過度的追逐而對野生資源進行了毀滅性的采挖,兜蘭已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植物物種之一,所有野生種類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 I而被禁止交易[10-11]。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進行了兜蘭屬植物的種質(zhì)資源的引種和相關研究,已收集到了所有原產(chǎn)我國的所有27種兜蘭種類并種植于華南植物園科研溫室中并開花[10],并利用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方法結合這些種類在華南植物園的引種栽培的適應性狀況,評價了我國兜蘭屬植物的觀賞價值及在華南地區(qū)的應用前景[12]。本文對不產(chǎn)于我國的國外的兜蘭屬植物進行引種、栽培和遷地保護,能為世界兜蘭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提供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引種方法

      2003年至2011年期間,通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對外引種平臺、廣州華大錦蘭花卉有限公司、臺灣拖鞋蘭協(xié)會、云南保山市綠波生物有限公司等從國外引進兜蘭種類,除少數(shù)作為交流的兜蘭為野生株外,大部分為無菌播種瓶苗或已種植的無菌播種苗。另外,少數(shù)種類是從民間蘭花愛好者手中得到。

      引種的兜蘭栽培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保育溫室中,溫室具有水簾和加溫設施。引種時嚴格執(zhí)行檢疫制度,杜絕病蟲害進入溫室。在種植前對引種的兜蘭進行消毒,即用0.1%的甲基托布津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15 min,用水沖凈晾干后再種植。

      1.2 栽培條件和栽培方法

      引種栽培的方法同國產(chǎn)兜蘭屬植物的引種栽培的方法基本一致[10]。對于一些價格昂貴的種類在基質(zhì)選擇和管理方面更為精細,對不同生長習性的兜蘭種類進行分區(qū)管理。

      1.2.1 溫度和環(huán)境

      溫室冬天利用燃油加溫機使溫度保持在10℃以上,夏天利用水簾降溫并加強通風保持在35℃以下。在栽培過程中,利用環(huán)流風機保持溫室良好的通風狀況[10]。

      1.2.2 光照

      溫室具有內(nèi)外兩層遮陽網(wǎng),外遮陽為70%黑色遮陽網(wǎng),內(nèi)遮陽為50%的銀灰色遮陽網(wǎng)。冬季陽光弱或其它季節(jié)陰天時,打開兩層遮陽網(wǎng);夏秋季陽光強時利用兩層遮陽網(wǎng)遮蔭,通常情況下采用外遮蔭網(wǎng)遮蔭[10]。

      1.2.3 栽培器皿和栽培基質(zhì)

      試管苗出瓶時一般采用1.5~1.7寸(1寸約為3.3 cm,下同)白色塑料杯;株形較小的兜蘭種類換盆時采用2.5~2.7寸白色塑料杯栽培,株形較大的植株采用3.5寸白色塑料杯栽培。栽培基質(zhì)為陶粒、蘭石、蕨根和櫟樹皮。上盆栽培時先用粗陶粒墊底約1/4以利通氣,上層為蘭石∶蕨根∶櫟樹皮(2∶1∶1)的混合基質(zhì)。對于一些珍稀的種類,用從日本進口的植金石代替蘭石[10]。

      1.2.4 澆水和施肥方法

      保持栽培溫室50% ~80%的空氣濕度,特別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和冬季要嚴防空氣濕度過大以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生長季節(jié)每天澆水1次,秋季干燥時在植株周圍的地面、臺架、道路和植株上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氣溫在15℃以下時減少澆水,只保持基質(zhì)濕潤即可。

      引種栽培的兜蘭在剛上盆或換盆時10 d內(nèi)不施肥,10~15 d后植株恢復生長時在盆面上撒施肥效為半年的氮、磷、鉀營養(yǎng)配比為14∶14∶14的長效緩釋奧綠肥,每半月施噴施1次氮、磷、鉀營養(yǎng)配比為20∶2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1 000倍液,冬天溫度低于15℃時,停止施葉面肥[10]。

      1.2.5 病蟲害防治

      栽培過程中每半個月噴施1次80%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多菌靈800倍液,并交替使用;每半月噴施40%的氧化樂果乳劑1 000倍液預防蟲害發(fā)生。一旦發(fā)生病蟲危害,則根據(jù)不同的病蟲害種類及時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防治[10]。

      1.3 引種成活率統(tǒng)計和生長情況觀察

      在栽培過程中,觀察引種的兜蘭的生長狀況,統(tǒng)計引種1~2年內(nèi)引種植株的成活率,統(tǒng)計引種后2~5年能開花的植株數(shù),計算開花植株的百分數(shù)。

      2 結果和分析

      2003年至2011年,我們已引種到44種國外兜蘭屬植物并在種華南植物園保育溫室中栽培,所有種類均成活,36種已開花,但引種成活率、生長狀態(tài)和開花率均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植株生長狀態(tài)較好且易開花的種類有費氏兜蘭、瘤瓣兜蘭、雪白兜蘭、報春兜蘭、南印兜蘭、樓氏兜蘭、古德兜蘭、菲律賓兜蘭、蘇氏兜蘭、越南兜蘭等。生長狀況較差的兜蘭種類有緣毛兜蘭、黑氏兜蘭、馬氏兜蘭、皺瓣兜蘭、長須兜蘭、瑪麗兜蘭、威氏兜蘭等。下面分別介紹所引種的國外兜蘭的生長狀況。

      (1)尖齒兜蘭(P.acmodontum)。易栽培與開花的種類之一,花期2~4月,喜微酸性栽培基質(zhì)?;▎味?,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具有暗紫色或紫綠色條紋;花瓣上半部紫色,下半部綠色并有黑色斑點,唇瓣橄欖綠或淺褐色。2006年引種的2株為成年植株,2008年開始每年開花。

      (2)棉島兜蘭(P.adductum)。較易栽培的種類,喜較高的空氣空氣濕度和充足的陽光。花期4~5月?;ㄐ蚓?~3花,有時可達5花,幾乎時開放;中萼片與合萼片上有栗色粗條紋;花瓣下半部淺黃色并有栗色斑點;唇瓣淺黃色,前面有紫褐色脈紋。2008年引種為3株小苗,現(xiàn)有2株已開花。

      (3)斑瓣兜蘭(P.argus)。較易栽培的種類,花期3~4月,比其它兜蘭更喜酸性栽培基質(zhì)?;▎味洌休嗥咨?,具綠色脈,近基部有紫色斑點;花瓣白色,具綠色脈,近先端有具密集的黑色疣點;唇瓣下部綠色并有深色脈,上部紫褐色;退化雄蕊淺褐綠色或淺黃綠色,中央有深綠色脈紋。2008年引種為2株小苗,現(xiàn)有1株已開花。

      (4)髯毛兜蘭(P.barbatum)。第一個在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HS)正式注冊登錄的兜蘭屬的人工雜交種P.Harrisianum的親本,是較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花期6~7月和12月至翌年1月。對冷涼和通風環(huán)境具有較好的適應性。花單朵,中萼片白色,具紫色條紋,合萼片淺黃綠色,具綠色脈;花瓣紫色至淺栗色,沿下半部上側(cè)邊緣具少數(shù)黑色疣狀突起;唇瓣栗色至紫栗色,2008年引種為3株小苗,現(xiàn)有2株已開花。

      (5)瘤瓣兜蘭(P.callosum)。是兜蘭中最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之一,花期夏季。中萼片底部偏綠,頂端白色,斑紋紫黑色,花瓣基部綠色,尖端紅色,有黑色瘤狀物?;ǘ渖术r艷,花期長,本身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歐洲是標準的切花,以它為親本獲得了許多觀賞價值極高的后代,其中由胼胝兜蘭(P.callosum)和勞倫斯兜蘭(P.lawrenceanum)雜交而來的摩帝(P.Maudiae)及其雜交后代,目前在世界范圍內(nèi)栽培最廣,并多次獲獎。2004年引種為10株大苗,每年幾乎全部開花。

      (6)緣毛兜蘭(P.ciliolare)。兜蘭中較難栽培的種類之一?;ㄆ?月?;▎味?,中萼片與合萼片淺紫褐色至淺紫紅色,上部與邊緣通常白色;花瓣白色至淺紫紅色,有深紫色脈和濃密的黑色斑點;唇瓣淺紫褐色或栗色。2008年引種為2株小苗,1株成活,另1株已開花。

      (7)沙巴兜蘭(P.dayanum)。較易栽培的種類,需要低溫誘導才能開花,花期3~5月?;▎味?,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具綠色脈;花瓣淺紫紅色,有暗色脈;唇瓣栗色或紫褐色。2004年引種的4株小苗,有2株已開花。

      (8)南印兜蘭(P.druryi)。兜蘭中最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之一,花期3~4月?;▎味?,淺綠黃色或黃色;中萼片與花瓣上有暗色脈和1條栗褐色中央縱帶;合萼片色較淺,有2條黑紫色縱線;唇瓣有時有模糊的淺栗色斑。2004年引種為5株大苗,每年全部開花。

      (9)邊緣兜蘭(P.exul)。較易栽培的種類之一?;ㄆ?~6月。在光線較強和高濕條件下較易開花?;▎味?,中萼片黃色或綠黃色,具寬闊的白色邊緣,中央有凸起的栗色斑點;合萼片淺黃綠色,有暗色脈,花瓣黃色或綠黃色。2008年引種5株小苗,4株成活,2株已開花。

      (10)費氏兜蘭(P.fairrieanum)。易栽培開花的種類之一。溫室中栽培時花期10月至翌年2月,花單朵或2朵;花型奇特,中萼片波狀,中萼片、合萼片與花瓣白色或綠白色,有紫色縱脈,本身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以費氏兜蘭為親本的雜交種成熟快、易開花,一般具有波狀背萼片和S型花瓣,觀賞價值高。目前,以費氏兜蘭作為親本在RHS上進行登錄的雜交種是所有兜蘭原生種中最多的。2007年引種5株小苗,均成活,4株已開花。

      (11)巨葉兜蘭(P.gigantifolium)。較易栽培的種類,從小苗至開花需3~5年,花期4~6月。兜蘭屬中株型最大的植株,葉長可達60 cm。每花序具花3~5朵,中萼片黃綠色,下半部有3~5條栗色縱條紋;合萼片黃綠色,下部具有2條栗色縱條紋;花瓣淺黃綠色,具紅褐色斑點;唇瓣粉紅褐色,有深色脈。2008年引種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有3株已開花。

      (12)疣點兜蘭(P.glanduliferum)。較易栽培的種類。每花序具2~5花,幾乎同時開放,花期3~5月。中萼片、合萼片與花瓣淺黃色或乳白色,具栗色脈;唇瓣與退化雄蕊淺黃綠色或淺褐紅色,有深色脈紋。2008年引種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有3株已開花。

      (13)蒼葉兜蘭(P.glaucophyllum)。較易栽培的種類,花期3~5月?;ㄐ蚓叨嗷ǎㄒ来伍_放,同一時間僅1花或2花開放,中萼片與合萼片中央黃綠色或綠褐色,有暗色脈,邊緣乳白色或綠白色;花瓣乳白色或綠白色,有暗色脈,具紫色粗斑點;唇瓣粉紅色,有深紫色細斑點,邊緣淺黃色。2008年引種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有3株已開花。

      (14)古德兜蘭(P.godefroyae)。較易栽培的種類,花期3~7月。但對肥料的要求較低。花單朵或2朵,乳白色,萼片與花瓣上有紫色斑點和條紋,唇瓣與退化雄蕊上有時有紫色細斑點,觀賞價值較高。2008年引種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全部開花。

      (15)黑氏兜蘭(P.haynaldianum)。較難栽培的種類。花期2月。花序具花3~6,有時可達到12朵。中萼片近白色,基部有栗色斑點;花瓣上半部淺紫色,下半部淺綠黃色并有褐色粗斑點;唇瓣黃綠色,有暗色脈。2007年引種3株小苗,2株成活,至2011年1株開花。

      (16)恒氏兜蘭(P.hennisianum)。較易栽培的種類?;ㄆ?~5月。花單朵,萼片與花瓣白色,具綠色或紫綠色脈;唇瓣淺紫褐色,有綠色暈和深色脈紋。2007年引種5株小苗,4株成活,至2011年3株已開花。

      (17)虎克兜蘭(P.hookerae)。較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ㄆ?~5月?;▎味?,中萼片與合萼片綠色,邊緣黃白色或淺黃綠色,有暗色脈;花瓣綠色,邊緣和上部為紫紅色,下部有淺黑色斑點;唇瓣下部淺綠色,上部紫褐色。2006年引種2株小苗,全部成活和開花。

      (18)爪哇兜蘭(P.javanicum)。是非常容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ㄆ?1~12月或4~8月?;▎味洌休嗥c合萼片淺綠色,有暗綠色脈,有時邊緣有淺粉紅色暈;花瓣下部淺綠色并有暗栗色小斑點,上部粉紅紫色,唇瓣淺綠褐色,有暗色脈。2006年引種5株大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開花。

      (19)柯氏兜蘭(P.kolopakingii)。較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ㄆ?月,需要較大的空氣濕度和較充足的陽光。每花序具5~15朵,花幾乎現(xiàn)時開放;中萼片與合萼片乳白色或淺黃綠色,有紅褐色脈;花瓣綠色,有淺紅褐色脈;唇瓣淺黃綠色,具暗色脈紋。2009年引種3株中苗,全部成活,有1株已開花。

      (21)李氏兜蘭(P.liemianum)。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始花期為3~5月?;ㄐ蚨嗷?,依次開放,同一時間僅1花開放。中萼片中央綠色并有暗色脈,邊緣近白色;合萼片黃綠色有暗色脈;花瓣近白色黃白色,常有排成橫帶狀的紫色斑;唇瓣粉紅紫色,有深紫色細斑點。2008年引種3株中苗,全部成活,有2株已開花。

      (22)樓氏兜蘭(P.lowii)。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始花期為4~6月,花序具3~7花,依次開放,有時2~3朵同時開放。中萼片和合萼片淺綠色或綠色,略有暗色脈;中萼片基部有暗紫色暈;花瓣上部上半部淺綠色或綠黃色并有栗色斑點;唇瓣淺綠褐色至淺紫褐色,有暗色脈紋。2006年引種5株成年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開花。

      (23)馬氏兜蘭(P.mastersianum)。對栽培條件要求較高,需要較高的濕度和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ㄆ?月。花單朵,中萼片亮綠色,具暗色脈,邊緣黃白色;合萼片淺綠黃色;花瓣下半部通常淺綠色并有淺黑栗色斑點,上半部紫色或淺褐色,唇瓣淺褐色。觀賞價值較高,已較多地被應用于雜交育種,其主要優(yōu)點是在許多雜交后代中能遺傳它的花瓣的光澤。2009年引種2株中苗,全部成活,有1株已開花。

      (24)雪白兜蘭(P.niveum)。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ㄆ?~7月。是兜蘭中少見的白花種類,但在花瓣與唇瓣上常有紫色細斑點。以它為親本,其后代往往是白色的,在白花兜蘭雜交育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它的純白變型更是在白花兜蘭的育種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2004年引種5株中苗,全部成活且?guī)缀趺磕昃_花。

      (25)皺瓣兜蘭(P.ooii)。較難栽培的種類。據(jù)報道花序具4~12花,幾乎同時開放,花期1月。中萼片淺黃綠色,具15~17條暗紫褐色、花瓣黃色或淺黃白色,中央有1~2條紫色條紋,邊緣栗紫色,近先端綠色;唇瓣綠褐色。2010年引種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26)巴布亞兜蘭(P.papuanum)。較易栽培的種類,喜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據(jù)報道花花期為3~4月?;▎味?,中萼片與合萼片綠色,具紫色脈,邊緣白色;花瓣上半部暗栗色,下半部淺黃色并有黑色斑點;唇瓣暗紅色或淺褐色而有暗紅色脈。2010年引種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27)帕氏兜蘭(P.parnatanum)。較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據(jù)報道花單朵,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基部淺綠色,有暗綠色縱條紋;花瓣淺綠色或綠白色,有綠色縱脈,有密集的橫矩圓形栗色細斑點,唇瓣淺褐色,有暗褐色網(wǎng)紋。2010年引種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28)菲律賓兜蘭(P.philippinense)。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花期多為3~6月?;ㄐ蚓?~6花,幾乎同時開放;中萼片與合萼片乳白色,具紫色或紫褐色脈;花瓣基部乳白色,或淺黃色,向上變?yōu)槔跎?,唇瓣黃色;本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也是多花型兜蘭的重要雜交親本。2005年引種10株成年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開花。

      關于資料的規(guī)定:按照股份公司SEC管理辦法規(guī)定,油田分公司需要按照采油廠、油氣田、評估單元準備靜態(tài)、動態(tài)、經(jīng)濟、開發(fā)鉆井計劃等資料,并對提交資料進行初審之后提交股份公司審查,總部相關部門組織勘探、開發(fā)、經(jīng)濟等相關專家對油田分公司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查和驗收。

      (29)報春兜蘭(P.primulinum)。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花序為多花,花依次展現(xiàn),同一時間通常僅1花開放。2~4月開始開花,由于為無限花序,隨后全年可陸續(xù)開花。中萼片與合萼片綠黃色,有深色脈;花瓣與唇瓣黃色,能直接應用于栽培觀賞,也是多花型兜蘭的重要雜交親本。2005年引種5株成年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開花。

      (30)若氏兜蘭(P.rothschildianum)。最珍稀的兜蘭種類之一,在野外已很難找到。溫室中栽培時花期4~6月。其花莖長可達1.2 m,每莖上有5~6朵花,花瓣長可達30 cm,中萼片與合萼片乳白色或淺黃色,有栗色粗脈;花瓣乳白色或淺黃色,有栗色脈與斑點;唇瓣黃色,有濃密的紫色暈和脈紋;本身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各種蘭花展中獲得了大量的獎項,是多花型雜交種最優(yōu)秀的親本,它的雜交后代花瓣上有若氏兜蘭特有的條紋而極易識別。但從幼苗到開花一般需4~5年的時間。2005年引種5株成年苗,全部成活,有3株已開花。2005年引種5株成中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開花。

      (31)長須兜蘭(P.sanderianum)。栽培較容易,但從幼苗至開花需5~7年的時間,花期主要為3~4月。花序具2~5花,中萼片與合萼片黃色,有栗色縱條紋;花瓣下半部乳白色或淺黃色并具栗色斑點與斑塊,上半部紫色或紫褐色;唇瓣黃色或淺黃褐色,有褐色脈。它的花瓣長可達90 cm以上,可能是世界上所有花卉中最長的,它的很多雜交后代的花瓣也很長,觀賞價值常高。也是多花型雜交兜蘭的重要親本。2005年引種5株小苗,全部成活,有3株已開花。

      (32)休氏兜蘭(P.schoseri)。栽培較容易。據(jù)報道花期6~9月?;▎味?,中萼片和合萼片白色,具綠色或紫綠色脈;花瓣綠白色,有綠色脈和浮凸的黑色或黑褐色斑點,基部有綠色脈。2010年引種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33)斯通兜蘭(P.stonei)。不易生根,根的生長狀況對其影響大。如果根系發(fā)育良好,較易種植和開花。根系要求基質(zhì)通透并保持較高的濕度,故需經(jīng)常澆水。花期5~7月,新長出的芽需2~3年才能開花?;ㄐ蚓?~5花,幾乎同時開放;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有暗栗色縱條紋;花瓣淺黃色,具暗栗色條紋與斑點,向先端常變?yōu)榘道跎?唇瓣淺紫紅色,有深色脈紋。2005年引種5株中苗,全部成活,有4株已開花。

      (34)蘇氏兜蘭(P.sukhakulii)。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花期多為2~4月,花單朵,直徑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具綠色脈;花瓣綠色,具濃密的栗色疣狀斑點;唇瓣上部栗色或紅褐色,下部綠黃色并有栗色脈紋;盡管其本身的色彩并不鮮艷,仍能直接應用于栽培觀賞。它的外形和花瓣斑點常在后代中顯現(xiàn)出來,已廣泛地用作雜交親本。2004年引種5株中苗,全部成活且開花。

      (35)曲蕊兜蘭(P.supardii)。較易栽培的種類。花期4月。花序具4朵花,幾乎同時開放。中萼片與合萼片淺黃綠色或黃白色,有暗褐色或栗色粗脈;花瓣淺黃白色,有栗色斑點;唇瓣紅褐色,有深色脈紋,下部與背面白色或淺黃色。2009年引種3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有1株已開花。

      (36)華麗兜蘭(P.superbiens)。在高濕度的條件下生長良好。花期3~4月?;▎味?,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具紫色與綠色脈,有時有淺綠色或淺紫色暈;花瓣乳白玫瑰色,有深色脈紋。2009年引種3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有2株已開花。

      (37)泰國兜蘭(P.thaianum)。又叫攀巖兜蘭。株型小。為較易栽培的種類。花期4月。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有暗綠色條脈;花瓣和唇瓣白色,退化雄蕊有黃綠色的斑紋。2009年引種3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有1株已開花。

      (38)潔凈兜蘭(P.tonsum)。較易栽培的種類。據(jù)報道花期3~6月?;▎味?,中萼片綠色至濁粉紅色,有暗色脈,通常具寬闊的白色邊緣;合萼片淺綠色,具暗綠色脈;花瓣綠色,有暗色脈;常有淺褐色暈,上面有少數(shù)黑色疣點;唇瓣淺褐色,有暗色脈。2010年引種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39)民島兜蘭(P.urbanianum)。較易栽培的種類。據(jù)報道花期為12月至翌年4月?;?~2朵中萼片與合萼片為白色,有綠色或暗綠色斑點,花瓣下半部淺綠色或綠白色,有綠色脈,上半部紫色,中部具栗色疣狀斑點,唇瓣淺紫褐色紫色,有深色脈。2010年引種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40)瑪麗兜蘭(P.victoria-mariae)。較難栽培的種類之一。花期4月?;ㄐ蚓叨嗷?,花序依次開放,同一時間僅1朵開放。中萼片中央亮綠色并有暗色脈,邊緣淺黃色,合萼片淺綠色,有暗色脈;花瓣綠色,有褐色至淺紅紫色暈,唇瓣紫紅色,有綠黃色邊緣。2005年引種3株中苗,2株成活,有1株已開花。

      (41)多花兜蘭(P.victoria-regina)。較易栽培的種類?;ㄆ?~5月。花序具多花,同一時間僅1~2朵開放,中萼片和合萼片黃綠色至黃綠色,有黑紫色脈;花瓣淺黃綠色,有黑紫色斑點與斑塊;唇瓣粉紅色至淺紫色,有紫色細斑點。2005年引種3株中苗,全部成活,有2株已開花。

      (42)越南兜蘭(P.vietnamense)。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之一,花期1~3月。花單朵或有時2朵,中萼片與合萼片粉紅色至乳白色,近頂端常有深粉紅色暈;花瓣乳白色、粉紅色或淺紫色,通常在上半部色澤較深;唇瓣亦為乳白色、粉紅色或淺紫色,前方有深紫色暈。2004年引種5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每年開花。但其授粉后結實率低,即使得到種子,萌發(fā)率及低,其價格昂貴,每株現(xiàn)需人民幣800元左右。

      (43)青紫兜蘭(P.violascens)。較難栽培的種類之一。據(jù)報道花期野外為5~6月或10~12月?;▎味浠蚝庇?朵,中萼片白色,有綠色和淺紫色暈,側(cè)萼片綠色,有暗色脈;花瓣白色至綠白色,有濃密的紫色暈和紫色脈;唇瓣橄欖綠,有深色脈,有時有淺褐色暈。2010年引種2株中苗1株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44)威后兜蘭(P.wilhelminae)。易栽培和開花的種類,據(jù)報道花期夏季?;ㄐ蚓?~3花,幾乎同時開放;中萼片和合萼片乳白色至淺黃色,有栗色脈;花瓣淺黃色,下部有暗栗色脈,向上變?yōu)槔跎?唇瓣淺黃色或褐色,有暗色脈。2009年引種2株中苗成活,目前尚未開花[1]。

      3 討論

      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就地保護(In situ conservation),即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的生境,讓其自然繁殖;第二種是遷地保護(Ex situ conservation),即利用植物園等保育基地,創(chuàng)造人為環(huán)境進行保護;第三種是自然回歸(Re-instroduction),即通過人工繁育種苗再回歸種植到自然中去,使瀕危植物的種群迅速擴大。就地保護多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未嚴重破壞、植物群落未嚴重受損的情況下進行,但世界上許多珍稀瀕危植物的生境已遭到了嚴重破壞;自然回歸盡管能保證物種生存所需的自然環(huán)境,使物種在野生環(huán)境下保持其生長所需的遺傳特性、行為適應性及進化潛力,但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同樣由于其生境的破壞,難以在原地進行自然回歸,同時,一個物種的自然回歸的難度遠比遷地保護大,進度慢,并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在目前來說,遷地保護仍是珍稀瀕危植物最實用的最有效的物種保護手段[13-14]。因此,對兜蘭屬植物進行系統(tǒng)的引種和栽培對兜蘭屬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外對兜蘭屬植物的引種栽培已有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3,15],邱園更是遷地保護了世界上60多種兜蘭屬植物。我國對兜蘭屬植物的引種馴化和遷地保護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僅有少數(shù)幾例報道,如貴州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和黔西南州綠緣動植物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對所引種的24種兜蘭的成活率、繁殖率、開花率和長勢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認為杏黃兜蘭、硬葉兜蘭在貴州地區(qū)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彩云兜蘭的適應性較差[16];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曾宋君等科研人員對我國國產(chǎn)的所有27種兜蘭進行了引種栽培并獲得成功,但一些種類在華南地區(qū)引種栽培時與在貴州地區(qū)栽培時的適應性表現(xiàn)出巨大的差異性,如杏黃兜蘭、硬葉兜蘭葉片變小、開花率低,表現(xiàn)出較差的環(huán)境適應性,而彩云兜蘭盡管產(chǎn)于云南,卻表現(xiàn)出很好的適應性[10];曾宋君等(2011)在此基礎上又對我國國產(chǎn)的兜蘭屬植物觀賞價值進行了評價對對其在華南地區(qū)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分析[12]。其它有關兜蘭屬植物的引種馴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杏黃兜蘭上,如劉仲健等(2006)對杏黃兜蘭的保育生態(tài)學研究中,將杏黃兜蘭引種到深圳人工疏林下栽培時,生長良好并繁殖出許多無性的克隆分株,將繁殖的克隆分株重返原產(chǎn)地能正常開花[17];皮秋霞等(2009)在對杏黃兜蘭的花發(fā)育過程研究及引種栽培時發(fā)現(xiàn),不同時間引種到昆明栽培的杏黃兜蘭的開花率具有顯著性的差異[18];董艷麗等(2008)研究了不同的遮蔭和施肥處理對杏黃兜蘭的葉綠素含量和葉片的長、寬和厚度的影響。劉曉燕(2006)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基質(zhì)對瘤瓣兜蘭(P.callosum)的生長和凈光合作用率的影響[19]。本文對產(chǎn)于國外的兜蘭屬植物進行了引種、栽培,在設施栽培條件下總體表現(xiàn)較好,引種栽培44個國外原生種均成功,36種已開花。由于引進的種類中一些觀賞價值極高,如若氏兜蘭、費氏兜蘭和瘤瓣兜蘭等能直接應用于生產(chǎn)開發(fā)或作為雜交育種的優(yōu)良親本。

      由于兜蘭屬植物的珍稀性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的貿(mào)易保護,目前,大多數(shù)種類引種的個體數(shù)量較少,其花期和適應性的分析有一定的偶然性,需通過增加每個種的個體數(shù)量來進一步證實。另外,本屬植物的國外種中,尚有布干島兜蘭(P.bougainvilleanum)、布玲兜蘭(P.bullenianum)、佛氏兜蘭(P.fowliei)、蘇島兜蘭(P.intaniae)、然氏兜蘭(P.randsii)、桑氏兜蘭(P.sangii)、蘇吉兜蘭(P.sugiyamanum)、所羅門兜蘭(P.wentworthianum)和最近發(fā)表或被接受的巨蕊兜蘭(P.canhii)、麥角兜蘭(P.cornuatum)、稻守敏兜蘭(P.inamorii)、闊葉兜蘭(P.platyphyllum)和委氏兜蘭(P.vejvarutianum)等兜蘭種類未收集到,需要進一步收集[2]。

      [1] 劉仲健,陳心啟,陳利君,等.中國兜蘭屬植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 World Checklist of Selected Plant Families[EB/OL].[2012 -02-18].http://apps.kew.org/wcsp/qsearch.do

      [3] Cribb P.The Genus Paphiopedilum[M].2nd ed.Kota Kinabalu: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Borneo),1998:22 -30.

      [4] 吉占和.中國植物志:第19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291-294.

      [5] Wu Z Y ,Raven PH,Hong D Y.Flora of China:Vol.25(Orchidaceae)[M].Beijing:Science Press,2009:33-44.

      [6] Petchl.Orchidaceae Paphiopedilum aranianum [J].Orchidee(Hamburg),2009,60:436.

      [7] Liu Z J,Chen L J.Orchidaceae Paphiopedilum qingyongii[J].Orchidee(Hamburg),2010,61:281

      [8] Orchidaceae Paphiopedilum cornuatum Z.J.Liu,O.Gruss& L.J.Chen[J].Orchidee(Hamburg),2011,62:275.

      [9] Chen L J,Liu Z J,Li Y Y,et al.A new orchid Paphiopedilum guangdongense and its molecular evidence[J].JSyst Evol,2010,48:355.

      [10] 曾宋君,陳之林,吳坤林,等.國產(chǎn)兜蘭屬植物的引種和栽培[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0,29(2):53 -58.

      [11] CITES.2011.http://www.cites.org/eng/app/appendices.shtml.Appendices I.

      [12] 曾宋君,夏念和,陳之林,等.國產(chǎn)兜蘭屬植物觀賞價值評價及其在華南地區(qū)的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1,30(2):9 -13.

      [13] Cribb P J,Kell SP,Dixon K W,et al.Orchid conserv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M]//Dixon K W,Kell S P,Barrett RL,et al.Orchid Conservation Kota Kinabalu: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Borneo),2003:1-24.

      [14] 許再富.稀有瀕危植物遷地保護的原理與方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

      [15] Birk L A.Paphiopedilum grower’s manual[M].2nd ed.California:Pisang Press,2004:28 -281.

      [16] 羅曉青,王代谷,鄧克云,等.貴州省興義市兜蘭屬植物引種馴化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20):9459 -9460.

      [17] 劉仲健,劉可為,陳利君,等.瀕危物種杏黃兜蘭的保育生態(tài)學[J].生態(tài)學報,2006,26(9):2791 -2800.

      [18] 皮秋霞,嚴寧,胡虹,等.杏黃兜蘭的花發(fā)育過程及引種栽培[J].云南植物研究,2009,31(4):293 -302.

      [19] 劉曉燕.不同栽培基質(zhì)對兜蘭(Paphiopedilum callosum)生長及葉片凈光合速率的影響[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06,19(1):44-49.

      猜你喜歡
      兜蘭栗色唇瓣
      兜蘭兜蘭你像啥
      給你看我的小兜兜
      優(yōu)雅的美洲兜蘭
      花卉(2022年17期)2022-09-06 02:19:12
      3種兜蘭屬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較研究*
      偽裝成動物的蘭花
      絨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學成分的研究
      中成藥(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06
      猜猜我有多愛你
      首屆世界兜蘭大會在夏威夷舉行
      花卉(2015年7期)2015-10-22 06:12:34
      國蘭奇花的鑒賞
      花卉(2015年8期)2015-08-24 07:06:42
      猜,我有多愛你
      扎兰屯市| 左云县| 图片| 沙洋县| 增城市| 思南县| 河西区| 阳新县| 宣汉县| 那坡县| 驻马店市| 泰州市| 霍州市| 侯马市| 闽清县| 宿迁市| 怀远县| 深水埗区| 安义县| 阿拉善盟| 延寿县| 凭祥市| 冷水江市| 关岭| 昌平区| 甘孜| 察隅县| 隆回县| 九寨沟县| 聂荣县| 鹿邑县| 潮州市| 黄梅县| 那曲县| 长汀县| 油尖旺区| 海伦市| 比如县| 元江| 方城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