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有言在先】
萬物皆有天性,美無處不在。一處美景,一種自然景觀,一棵樹木,一只小鳥,一件小小的工藝品,往往都蘊涵著某種情趣,它能引起人的聯(lián)想,觸動人的相思,給人美的享受……2012年不少中考作文題目適合寫成“寫景狀物”類的記敘性散文,比如湖北荊州題“溫暖的陽光”,江蘇淮安題“那條河”,四川瀘州題“______的風景”,四川南充題“風雨”(話題),山東濱州題“我最喜歡的季節(jié)”等。作文時,要使你的文章具有詩情畫意般的美感,主要是把握所描寫的客觀事物(即“象”和“景”)和“我”要宣泄的情感(即“意”和“情”)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其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讀這樣的文章,就如啜飲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定會令閱卷老師青睞有加。
【學生佳作】
聆聽雨的心聲
● 湖北省當陽市廟前中學 胡曉玲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春雨是最美妙的,也是我最喜歡聆聽的雨聲。當她伴著和風,在空中連成一絲絲的針線,密密地飄灑到大地時,便會發(fā)出細微而靈動的聲響,宛如江南女子的溫聲細語。每當這時,我便會趴在窗前,癡癡地望著那如煙似霧、細細柔柔的雨絲,聽著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就仿佛聆聽媽媽關懷我的溫婉絮語,任她穿越我的靈魂,點點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大約是忍受悲傷的日子總會在雨天吧?小時候我就聽伙伴們說,只要一下雨,那定是老天爺在哭泣。那“咚咚啪啪”的夏雨聲真的是老天爺在抽泣嗎?望著近處被雨打得顫抖的綠葉,我的思緒不知不覺飄到了不久前的回憶。記得母親去世前的那幾天,大雨紛紛,連綿不斷,我蹲在窗下,只專心地聽著雨聲,雨水從屋檐滴下,擊打著冰冷的水泥地面,生硬得刺耳。那聲音先是“咚”的一聲,接著又是“啪”的一聲,依次交錯,節(jié)奏加快,不一會兒便成了“咚咚啪啪”的了。后來雨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我的心情也隨著越來越壞;最后這雨聲已變得雜亂無章,就像個龐大的交響樂隊沒有了音樂指揮一樣,“噼里啪啦”地亂奏一氣,我的淚水也禁不住“稀里嘩啦”了!媽媽呀,我可就您一個親人了!您的女兒還沒成年啊,可您為什么就這樣離我而去了呢?
如今,秋季已經來臨,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場秋雨,雨聲不大,不緊不慢,能聽到“滴滴答答” 清脆的響聲,顯得冷靜而深沉。聽著這雨聲,我仿佛聽到了媽媽的叮囑:人生一世,總要面臨許多的挫折和不幸;厄運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它,就一定能戰(zhàn)勝它!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我想:這秋雨肯定是不惜一切下來陪我的吧?你看她痛痛快快地與世間萬物相擁,以最壯美的樂音來凈化人們的聽覺,沖走人們內心的陰霾,使得人們如被催眠般地去聆聽她的訴說,遵從她的勸解,領悟她的深邃。此時此刻,我感覺聽雨,就是在聽一場人生經歷的訴說,在聽一位智者的生存慧語……我內心久久環(huán)繞的悲傷隨著雨聲的稀疏漸漸釋放,一切都回到了原點。
點 評
本文有如下幾個亮點值得大家借鑒:第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小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用飽含感情的筆觸寫景狀物,并把“聽雨”的感受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其真實的心境結合起來,用心聆聽,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真正達到了古人說的“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藝術效果。第二,寫景生動,情感真實。本文的寫景層次非常清晰,主要摹寫了三個不同季節(jié)的雨:一是童年記憶中美妙的“春雨”;二是回憶中母親去世前晦暗的“夏雨”;三是現實中釋放內心陰霾的“秋雨”。作者借景抒情,情由景生,以“我手寫我心”,抒發(fā)了內心的真實感受。這種樸實的文風難能可貴。第三,語言優(yōu)美,手法靈活。總之,本文寫“雨”由外而內,由形而神的行文,既體現了小作者觀察之細,又現出小作者感悟之深。文章意旨鮮明而深邃,結構合理而清晰;語言洗練而優(yōu)美,情感充沛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