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做癌癥篩查雖然有益,但其所帶來的不良后果是不可避免的。就乳腺X線篩查來說,最常見的不良后果便是假陽性發(fā)現。之前乳腺癌女性的心理社會結果測量受限于跟蹤期短,無專用的工具且缺乏相關標準。方法本隊列研究進行了為時3年的跟蹤,將1年內做過乳腺X線片篩查所見異常的454例女性納入研究。針對每位乳腺X線片篩查異常(假和真陽性)的女性,將同一診所同一日篩查未見異常的另外2名女性也納入研究。對這些參試者采用乳腺癌篩查后果-一種有效問卷-含12項心理社會結果,進行基線和1、6、18和36個月測量。結果最終診斷6個月時所報告的生存價值和內心平和度變化,假陽性女性與那些診斷為癌癥女性一樣大(分別為Δ=1.15;P=0.015;和Δ=0.13;P=0.423)。宣布不為癌癥3年后12項心理社會結果表明,假陽性結果女性所報告的心理社會負性結果比未見異常女性要嚴重(12項中12個結果Δ>0;12個項中4個結果P<0.01)。結論乳腺X線篩查假陽性導致了長期的心理社會不良后果:假陽性發(fā)現3年后,女性所經歷的心理社會不良后果位于乳腺X線片正常與那些診斷為乳腺癌之間。
原文見:John Brodersen,Volkert Dirk Siersma.Long-term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of false-positive screening mammography[J].Ann Fam Med,2013,11(2):106-115.Published at http://annfammed.org/content/11/2/106.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