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莎 喬靜芝
(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階段。在經濟全球化、教育大眾化、價值多元化的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思想觀念相比以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這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作為同學中的優(yōu)秀代表,大學生黨員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者。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榜樣、骨干和紐帶作用[1]。思想政治素質是發(fā)展黨員的首要考察因素,關系著學生黨員的整體質量。要保持和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必須加強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價值觀等正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表現(xiàn)出多元化的態(tài)勢[2]。有些學生認為入黨能夠提高就業(yè)競爭力,為將來找到好工作增加砝碼;有些學生把入黨當成一種政治榮譽,為將來考公務員、走向仕途打下基礎,存在明顯的實用主義傾向;有些學生入黨是隨大流,或者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愿望,缺乏自己的政治主見和立場,表現(xiàn)出一定的虛榮心和盲從性。有的學生在表面上對黨執(zhí)著追求、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但在思想上對黨的認識停留在表面,共產主義信仰也比較模糊。由于入黨動機不單純,他們在入黨前后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反差,很少有學生把入黨時承諾的志愿付諸于實際行動。
有些學生黨員沒有意識到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入黨后,不能自覺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或最新的方針政策,不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學習活動。甚至以學業(yè)忙等借口完全放棄了政治理論的學習。有些學生黨員為了完成任務,表面上按照上級黨組織的要求進行學習,實際上內心極為排斥。思想上的懈怠導致部分學生黨員政治素養(yǎng)水平不高、對黨的理論知識理解不深刻、對黨的方針政策認識不清楚。在互聯(lián)網發(fā)達、各種信息充斥網絡的今天,缺乏社會政治經驗和社會實踐鍛煉的學生黨員很容易受到錯誤觀點、言論的影響。如果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缺乏必要的政治鑒別力和敏銳性,學生黨員們很容易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喪失立場、迷失方向,最終導致對黨信任程度的下降和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動搖[3]。
部分學生黨員在入黨前后,思想和行為出現(xiàn)了很大反差。在申請入黨期間,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學習成績優(yōu)異、工作出色、群眾基礎良好、組織性和紀律性較強。成為正式黨員后,卻不能以身作則,在各方面都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不愿深入學習掌握黨的理論知識;工作上不再積極組織或參與活動,對交付的任務只做表面文章,不愿具體深入;對待學習也不再勤奮努力,甚至出現(xiàn)不及格現(xiàn)象。他們忘記了黨員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再主動服務普通同學,甚至認為黨員身份高人一等,更別說為集體奉獻和犧牲了。更嚴重的是,有些學生黨員沉迷于娛樂和游戲,各方面的表現(xiàn)反而不如普通同學,在學生群體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如果任由這些現(xiàn)象發(fā)展下去,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無從發(fā)揮,理想信念、黨員意識更得不到加強,黨組織在廣大學生中的威信將下降。
當代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對大學生黨員的影響深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我國原有的經濟體制被打破,思想和文化領域呈現(xiàn)出復雜態(tài)勢[4]。受市場經濟趨利性的影響,部分學生黨員功利心強、組織觀念淡薄、注重自我個性的發(fā)展,影響了黨員先進性的發(fā)揮。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一些消極的思想和文化不斷干擾著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此外,在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下,很多大學生把入黨作為自我發(fā)展的平臺。
高校輔導員除了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外,還要忙于繁雜的日常學生管理工作。在發(fā)展學生黨員時,輔導員很難準確全面地了解每一個發(fā)展對象。由于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很難量化,一些高校就把學業(yè)成績和實踐活動作為主要的指標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這就導致部分學生黨員對思想素養(yǎng)不夠重視。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就業(yè)競爭加劇,部分高校為了促進學生就業(yè)而降低黨員發(fā)展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大學生入黨動機的功利傾向,降低了大學生對自我的要求,弱化了大學生的黨員意識。
此外,黨校培訓的內容大多停留在課堂講授基本的黨史理論知識上,與實際結合較少,且教學方法單一,授課過于集中。很難將培訓內容、學生所學習的專業(yè)知識和每個人的思想政治狀況有機結合起來,教育效果欠佳。另外,在學生發(fā)展成為正式黨員之后,一些高校不重視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教育管理。學生黨支部開展集中學習、民主生活會、黨日活動的次數(shù)有限,這就導致一部分學生黨員黨性意識薄弱,在思想和行為上都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當代大學生黨員普遍對黨史不熟悉,如果疏于政治理論的學習,對黨的方針政策很容易出現(xiàn)認知偏差。此外,大學生黨員文化程度較高、思維開闊、接觸信息廣,但是對事物的看法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特別是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遇到消極的社會風氣不能客觀分析評價,思想容易動搖。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是提高大學生黨員黨性及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積極引導大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盵5]用黨的理論知識引導大學生黨員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出現(xiàn)的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同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貫穿于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中。學生黨支部可以采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fā)學生黨員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興趣。此外,還可以組織觀看針對性強、有教育意義的視頻資料,或在網上開設黨課等,靈活多樣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學生黨員的先鋒作用在實踐中才能充分發(fā)揮。首先,可以結合學生的需要,開展多種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如通過組織參觀考察活動、舉辦黨的知識競賽、專題講座、座談會、重要思想宣講活動等,加強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和黨性意識。其次,以校園文化活動為契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校的學生社團活動、校園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校園藝術節(jié)活動、重大紀念性活動等,都可以成為學生黨員提高修養(yǎng)、鍛煉能力、展示自我的平臺。此外,可以開展學生黨員進社區(qū)志愿服務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渠道,在服務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黨員的社會責任感、提高整體素質。
為了把優(yōu)秀的大學生吸收進黨組織,在發(fā)展新黨員時,應嚴格遵照黨章要求的發(fā)展標準進行考察,重點審查他們的政治立場、入黨動機、黨的基本知識掌握程度等。同時,廣泛聽取師生的意見,把好群眾基礎關。在發(fā)展學生黨員時充分聽取其所在班級、所在宿舍同學、班主任意見。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將發(fā)展對象基本情況,組織考察意見公示,主動接受廣大師生監(jiān)督。還應強化學生黨員入黨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開展好三會一課,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建立黨員評議制度和繼續(xù)教育培養(yǎng)制度,利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糾正學生黨員的缺點和不足,不斷規(guī)范學生黨員的行為、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應重視和發(fā)揮高校“兩課”教師在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兩課”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可以開展體驗式教育教學,以話劇、情景劇等大學生黨員喜愛的方式引導他們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二是可以鼓勵“兩課”黨員教師參加學生黨支部的工作,讓他們擔任學生黨支部負責人或學生入黨介紹人,給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上黨課或開展教師與大學生黨員之間的談心幫扶活動等。通過黨員教師的言傳身教與具體指導,發(fā)揮高校黨建工作的人才智力優(yōu)勢,提高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1]欒卓.大學生黨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幾點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10).
[2]李淵,黃琇雯,白東艷,等.高校學生黨員思想現(xiàn)狀及加強其思想教育的對策[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23).
[3]韓李云.社會環(huán)境對政治社會化代際特征變化的影響——以“90后”高校學生的政治社會化為例[J].中國發(fā)展,2008(9).
[4]朱巖.淺論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狀況及其先鋒模范作用的發(fā)揮[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8).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