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媚 馬愛蘭 楊宏麗
小兒支氣管肺炎60例護理體會
翟明媚 馬愛蘭 楊宏麗
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體會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累及支氣管壁和肺泡的炎癥, 為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肺炎, 2歲以內兒童多發(fā)。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 北方多發(fā)生于冬春寒冷季節(jié)及氣候驟變時。室內居住擁擠、通風不暢、空氣污濁, 致病微生物增多, 易發(fā)生肺炎。此外有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并存癥及低出生體重兒、免疫缺失者均易發(fā)生本病[1]。
選擇本科2011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兒肺炎患者, 依據病情嚴重程度, 采取耐心細致的綜合性護理措施, 減少并發(fā)癥, 降低死亡率, 改善預后, 收到良好效果。
2.1 環(huán)境調整與休息 保持病室空氣新鮮, 定時通風換氣(應避免對流), 室溫控制在18~22℃, 濕度55%~60%為宜。協助患兒臥床休息, 減少活動。各種處置集中進行, 減少探視及陪護, 減少對患兒的不良刺激, 使患兒安靜, 減少肌體耗氧量。盡量為患兒提供一個安靜、空氣清新、舒適的環(huán)境,使患兒在適宜良好的環(huán)境下接受治療和護理, 利于早日康復。
2.2 吸氧 氣促、發(fā)紺及呼吸困難患兒, 立即給予鼻前庭導管吸氧, 氧流量為0.5~1 L/min, 缺氧明顯者給予面罩吸氧, 氧流量為5 L左右, 吸氧濃度不超過40%, 吸氧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是否扭曲受壓, 監(jiān)測動脈血氣分析, 患兒缺氧癥狀是否改善, 及時調節(jié)氧流量, 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吸氧前一定要向患兒家屬做好解釋工作, 稍大一點患兒與其做好溝通, 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
2.3 保持呼吸道通暢 根據病情采取相應的體位, 一般頭胸部稍抬高, 指導患兒進行有效咳嗽。病情許可時, 也可根據病灶的部位取不同的體位, 給予叩背排痰法。方法是:五指并攏, 稍向內合掌成空心狀, 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輕拍背部。也可根據醫(yī)囑給予空氣泵壓縮霧化吸入, 使痰液變稀薄, 利于咳出。霧化吸入時應及時更換體位, 及時叩背, 促進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暢。
2.4 發(fā)熱的護理
2.4.1 嚴密監(jiān)測體溫的變化 測體溫2~4 h一次, 待體溫轉為正常后改為2次/d。體溫不超過38.5℃時, 可不給予降溫處理, 可給予多喂水, 松衣解被;體溫超過38.5℃時, 給予物理或藥物降溫, 物理降溫方法常采用頭部冰敷, 用溫水擦拭前額、腋窩、腹股溝等處。
2.4.2 做好皮膚護理 指導患兒家屬為患兒穿寬松棉質衣服, 穿衣不可過多, 保持皮膚清潔及床鋪平整干燥。患兒發(fā)熱時, 常會出現口腔潰瘍, 此時, 指導患兒及家屬進行有效的口腔護理十分必要。
2.4.3 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 鼓勵患兒多飲水, 保持呼吸道粘膜濕潤, 鼓勵患兒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 多食用新鮮蔬菜, 忌吃刺激性食物, 以供給足夠的營養(yǎng), 確有進食困難者, 可遵醫(yī)囑靜脈補充營養(yǎng)。
2.5 密切觀察病情
2.5.1 當患兒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呼吸>60次/ min, 且心率>160~180次/min時, 警惕患兒出現心率衰竭的可能, 要立即報告醫(yī)師, 減慢液體滴速, 準備好強心、利尿藥物, 做好搶救準備。
2.5.2 密切觀察患兒意識、瞳孔及肌張力的變化, 若患兒出現煩躁或嗜睡、驚厥、昏迷、呼吸不規(guī)則、肌張力高等顱內高壓表現時, 應立即報告醫(yī)師, 協同搶救。應在發(fā)作時給予墊上牙墊, 以免咬傷的發(fā)生, 同時也應根據醫(yī)囑及時應用相應的搶救藥物。還應頭偏向一側, 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在整個護理過程中應避免強行按壓肢體,以免造成骨折, 確保患兒安全。
2.6 健康教育 指導患兒家長加強患兒的營養(yǎng), 增強體質,多進行戶外活動, 特別是呼吸運動的鍛煉, 以提高免疫力促進機體早日康復, 及時接種各種疫苗, 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教會家長處理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使患兒在疾病早期得到及時控制。
2.7 心理護理 多與患兒及家屬溝通, 減少其恐懼焦慮心理,多安撫患兒, 采用撫觸、摟抱等親昵的方式, 拉近與患兒的距離, 消除陌生感, 使患兒及家屬愉快配合治療, 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兒科較常見的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近年來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發(fā)病后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易累及心、腦、腎以及免疫系統,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而危及患兒生命[2]。因而針對此類患兒采取切實可行的綜合性護理措施, 對于疾病的康復, 防止病情惡化, 防止并發(fā)癥, 降低風險率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探索小兒呼吸系統感染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措施成為兒科護理人員努力學習的方向之一。
[1] 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0: 273.
[2] 王智杰.以過敏性紫癜首發(fā)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護理.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8,5(32):212-122.
463200 河南省確山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