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錚靖
古有武松打虎,今有“張松”捉“虎”。哈哈,“張松”就是我。上周日,我成功地捉住了一只“虎”。你可別不信,看看下文,你就知道了。
這天,我正在家寫作業(yè),忽然,一個黑影從我的書桌上閃過。“啊,‘小強!”我大聲呼救。媽媽拿著拍子跑來一看:什么“小強”,分明是一只可愛的小壁虎。
一聽到“壁虎”兩字,我就想到它那可以再生的尾巴和那如蜘蛛俠般的攀爬技術(shù)。哇,真牛,我要捉住它!
可是,媽媽和我兩個膽小鬼,誰也不敢用手去抓,怎么辦呢?忽然,我靈光一閃,找來一個大口瓶和一雙筷子,小心翼翼地把筷子伸過去一夾。嘿!壁虎的動作還真快,屁股搖一搖,尾巴甩一甩,一下子就從桌上爬到窗臺上。我再次出擊,“雙龍出?!?,我把筷子從兩面夾擊過去,小壁虎再次“神龍擺尾”,一下子“飛”到墻上。我生氣了,來了個“隔山打牛”,拾起一塊橡皮就扔了過去,可惜“失之毫厘”。它對著我再次扭起了“秧歌”,好像在說:“技術(shù)太臭了。”
它爬到了門上,我把瓶子輕輕堵在它下面,有手猛地舉起筷子:“看我的‘陰陽水火無情棍!”一下子就把它撥進了瓶子。可它居然像會輕功似的,身子在瓶子里一挺一彈,瞬間“飛”了出來!好帥的功夫,好一個“壁虎俠”!
就靠這點小把戲,可難不倒我“張松”!我瞅住機會,改變戰(zhàn)術(sh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瓶子攔在它必經(jīng)之路上。正爬得飛快的壁虎剎不住車,一下鉆進了瓶子。我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迅速蓋上瓶蓋。哈哈,總算捉住它了。瞧,我“張松”成功地捉住了一只“虎”,沒騙你們吧!
這只小壁虎長約五厘米,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身材苗條,穿著一件條狀花紋的“外衣”,特別可愛。它的每只腳都有五個腳趾,每個腳趾末端都有一個扁廁的吸盤。它就是靠這個吸盤“飛檐走壁”的。
小壁虎幫助我們消滅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下午,我就讓它回歸了大自然,希望它不要怪我害它虛驚一場才好。
武俠新傳
這篇習作可稱“武俠微小說”。一看“我”與“壁虎俠”的“打斗場面”,真可說“你來我往,大戰(zhàn)五百回合”;二看“我”與“壁虎俠”斗智斗勇,稱得上“兵來將擋,一計更比一計強”;三看“我”與“壁虎俠”“化敵為友”,正所謂保護弱小才是“俠之大者”。希望“我”與“壁虎俠”有朝一日能夠“再會于江湖”。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