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耀
小兒急性腸套疊42例臨床處理分析
梁家耀
目的 總結(jié)小兒急性腸套疊臨床處理方法。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42例嬰兒急性腸套疊的臨床資料。結(jié)果 42例中37例經(jīng)空氣灌腸復位成功, 無并發(fā)癥, 5例經(jīng)手術治療, 治愈4例, 死亡1例。結(jié)論 透視下空氣灌腸復位在是一種有效、經(jīng)濟和比較安全可靠的辦法。
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早期診治
1.1 一般資料 本組42例, 男32例, 女10例, 男女之比3.2:1。年齡3個月至14個月, 平均6.5個月。發(fā)病至入院時間4~48 h35例, 48~72 h5例, 72 h以上2例。腸套疊類型:回盲型36例;回結(jié)型5例;回回結(jié)型1例。
1.2 臨床癥狀 發(fā)熱18例, 腹痛(陣發(fā)性哭吵)38例, 血便42例, 腹內(nèi)腫塊31例, 嘔吐28例, 重度脫水伴感染性休克、中毒癥狀嚴重1例。
1.3 輔助檢查 1.腹部超聲:腹部探及包塊, 顯示為“同心圓”或“靶環(huán)”征 縱切面上 呈“套筒”征[1], 近端腸管可見不同程度擴張,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觀察套入腸壁及腸系膜血管的血供狀況, 判斷腸壁是否有大范圍缺血壞死, 為臨床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jù)及判斷預后。2.腹部正位,提示有小腸梗阻征象。
2.1 空氣灌腸復位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病程不超過48 h而全身情況尚好的病例, 部分病例病程超過48 h但不超過60 h且全身情況良好,無明顯腹水及電解質(zhì)紊亂,腹脹不明顯,無明顯腹膜炎等癥狀的病例。禁忌證:病程超過48 h而全身情況明顯不良、腹脹明顯的病例。本組35例入院時病程在48 h內(nèi), 經(jīng)空氣灌腸復位獲得成功, 3例入院時病程在48 h至60 h之間, 患兒全身情況良好,無明顯腹水及電解質(zhì)紊亂,腹脹不明顯,無明顯腹膜炎等癥狀, 試行空氣灌腸復位2例獲得成功, 1例因不能完全復位而轉(zhuǎn)手術治療。
2.2 空氣灌腸復位實施??諝夤嗄c前先行腹部X光照片,透視下動態(tài)觀察氣體進入情況,可以看到腸套疊的X線形態(tài)。復位成功X線表現(xiàn):大量氣體進入右下腹小腸, 并迅速擴展到腹中部及左上腹,回盲部腫物陰影消失。復位成功患兒表現(xiàn):①病兒很快入睡, 不再有陣發(fā)性哭鬧。②腹部原有腫塊不能再觸及。③撥出尿管有大量氣體排出。④碳劑試驗:口服0.5~1 g活性碳, 碳末于6~8 h后由肛門排出[2]。
2.3 空氣灌腸復位結(jié)果 行空氣灌腸復位38例, 一次性復位成功35例, 2例復位后6~24 h內(nèi)復套而再次復位成功, 成功率97.4%, 1例因不能完全復位而轉(zhuǎn)手術治療, 所有經(jīng)空氣灌腸復位病例均無并發(fā)證。
2.4 手術治療 適應證:①病程超過48 h而全身情況明顯不良、腹脹明顯的病例;②空氣灌腸復位不成功病例。手術方式選擇:①單純手法復位。②腸穿孔修補術。③腸切除腸吻合術。手術 5例, 3例行單純手法復位, 1例行腸穿孔修補術, 1例病程超過72 h, 全身情況極差, 術中見部分腸管壞死穿孔, 腹腔嚴重感染, 行腸切除吻合術, 術后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死亡率2.4%, 另外手術治療4例恢復良好,治愈出院。
3.1 嬰兒急性腸套疊的診斷 典型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腹痛、血便、腹內(nèi)腫塊。24 h以后,則發(fā)作頻繁度可能下降,而腹痛劇烈程度也可因嗜睡而掩蓋,發(fā)生腸壞死、腸麻痹等癥。血便:多發(fā)生在腹痛出現(xiàn)的 4~12 h, 初混有黃色大便2~3 次后很快轉(zhuǎn)為果醬樣便。
3.2 治療體會
3.2.1 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可以提高治愈率。透視下空氣灌腸復位治療結(jié)果證明是一種有效、經(jīng)濟和比較安全可靠的辦[3], 是首選的治療方法, 但應嚴格掌握適應癥, 對于病程超過48 h但不超過60 h且全身情況尚好的病例, 應進行積極的評估, 情況允許可試行空氣灌腸復位療法, 本組3例病程在48~60 h之間, 均行空氣灌腸復位, 2例獲得成功。手術治療是針對病程超過48 h而全身情況明顯不良、腹脹明顯的病例或者空氣灌腸復位不成功病例。
3.2.2 醫(yī)務人員及家長意識意識方面 小兒腸套疊治療效果, 關鍵是在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早期診斷對治療手段的選擇非常重要。對于醫(yī)務人員來說, 當患兒出現(xiàn)典型腹痛癥狀時, 要考慮腸套疊存在的可能。
[1] 戚庭月, 孫紅光.小兒小腸型腸套疊的超聲診斷分析.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8, 24(10):1619-1621.
[2] 何曉俊,秦增輝,馬新瑜, 等.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規(guī)范化診療的探討.放射學實踐, 2010, 25(5):559-562.
[3] 羅光明,黃慶榮,尹玉軍.小兒急性腸套疊196例臨床診治分析.河北醫(yī)學, 2010, 16(4):447-449.
537500 廣西容縣人民醫(yī)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