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景新(中共廣州市委黨校花都分校,廣東 花都510080)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新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黨校作為黨委的重要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十八大的這個重要部署上來,積極行動,做表率、努力走在前,將群眾路線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促進黨校事業(yè)的科學發(fā)展。
人民群眾是力量之源、執(zhí)政之本,因此在任何時候黨的全部使命和責任始終是為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當前,部分黨員干部政治立場不堅定、宗旨意識淡薄,這給我們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帶來了挑戰(zhàn)。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黨校要積極行動起來,立足自身職能,引導和號召全體黨員干部恪守“為民”的根本宗旨。
黨一貫強調培養(yǎng)黨員干部的群眾觀點、群眾意識、群眾立場。在新時期,黨校如何做到堅持走群眾路線呢?我們認為,在干部培訓工作中要先了解干部群眾的培訓需求,并依此來制定培訓計劃,然后根據(jù)學員反饋,不斷調整各級各類培訓主題,只有這樣,開展培訓才能得到廣大干部的認可。同時,黨校在對外宣講中要加強群眾路線的宣傳。2013年,廣州市委黨?;ǘ挤中5慕處熒钊肴罕姡瑥V泛開展了以“堅持群眾路線,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理論宣講。教師深入分析了“中國夢”的偉大戰(zhàn)略,指出了群眾路線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根基,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群眾觀,追求夢想。這樣的宣講統(tǒng)一了思想,傳播了正能量,為花都區(qū)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了思想基礎。
關注民生、改善民生與黨的性質和宗旨是統(tǒng)一的。在貫徹群眾路線中落實服務民生的理念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更是新時期黨校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2013年以來,花都分校通過開辦“花都市民學堂”、農(nóng)民科技培訓等方式走進社區(qū)、農(nóng)村,為市民帶去“心靈雞湯”、為村民帶去養(yǎng)殖、栽培等實用技術。在這些工作中,黨校及全體教職工做到了誠懇地聽取民意、充分尊重群眾、滿懷熱情地服務群眾,因此獲得了廣大群眾的肯定。通過落實這些工作,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黨校今后應該更加積極地服務群眾,同時要發(fā)揮有利條件,自覺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號召廣大干部為民多辦事、辦好事。
群眾路線的本質特征就是要“務實”。這與黨校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實事求是”具有一致性。要做到“實事求是”就要“不尚空談”,要把工作落到實處。黨校落實好各項工作的關鍵在于質量立校,抓學習,強培訓,促科研,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提高黨校事業(yè)發(fā)展質量。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我們的學習應該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學習重點,也要注意拓展學習領域;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專家學者學習,也要向國外有益經(jīng)驗學習。黨校教師要順應時代要求,不斷加強學習來克服“本領恐慌”。首先,要把握好學習的方向。黨校應該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主要陣地,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黨員干部,增強黨員領導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是學習的方向,我們的學習如果忽視了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方向就容易陷入盲目狀態(tài),難以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蝕,不僅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還容易導致脫離實際的危險。其次,要把握好學習的目的。我們加強學習不僅方向要正確,更重要的是要把學習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最后,要把握好學習的內容。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guī),更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經(jīng)濟、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從2012年開始,花都黨校全體職工進行了集中的理論學習,并開展了“好書共讀”活動。通過加強學習,全體教職工增強了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我們今后應更進一步加強學習,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
干部培訓工作是黨校的主業(yè)。長期以來,黨校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學培訓風格,從學員的評價和反饋來看,大家對黨校教學培訓工作總體上是滿意的。但我們應看到,時代的發(fā)展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們根據(jù)教育培訓的實際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
1、加強理論武裝。理論素質是黨員干部必備的基本政治素質之一。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加強理論素養(yǎng)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解決各種新問題,實現(xiàn)新發(fā)展。首先,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思想創(chuàng)新成果武裝黨員干部頭腦。要把重大戰(zhàn)略思想、最新的理論成果、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作為思想教育的重點內容,強化黨員干部的培訓。要通過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促使他們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貫穿在這些思想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其次,我們要持續(xù)不斷地開展黨性教育。黨性教育關系到干部的成長,關系到干部服務群眾工作的質量,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培養(yǎng)。以往我們通過組織集體學習、集體觀看黨性教育片等方式對本校干部職工開展了黨性教育,初見成效,以后更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促使干部在工作中發(fā)揚良好的黨性修養(yǎng);以往我們在區(qū)干部培訓課程中設置了黨性教育課程(如到革命老區(qū)進行紅色教育),但是內容和形式還不夠豐富。今后可以采用對外合作的方式,發(fā)展多個黨性教育基地,以加強對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
2、強化區(qū)情教育。新時代黨校教育培訓是為了使干部更好地服務于群眾。首先,我們今后在花都區(qū)的干部教育培訓班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對區(qū)情的內容設置。主要是要圍繞區(qū)委區(qū)政府的中心工作來安排課程,聘請區(qū)領導、職能部門領導到黨校上課,增強學員對區(qū)每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及區(qū)委區(qū)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把握和理解;其次,我們要根據(jù)省、市、區(qū)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態(tài)勢,重點突出黨的最新理論解讀、最新形勢政策分析、最新知識觀念詮釋等方面的培訓。我們要力爭做到給學員科學的、前瞻性的引導和啟迪,使他們學有所獲,更好地服務群眾和社會。最后,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拓展訓練、討論交流、參觀學習等多種方式開展培訓,積極開設更多的學習實踐課程,促使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更多地參與社區(qū)、企業(yè)等基層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把握區(qū)情。
3、注重能力提升。在以往的培訓中,我們對于如何提高黨員干部的執(zhí)政能力做出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但是我們要認識到新的形勢和任務,對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執(zhí)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我們的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我們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一是在培訓中更多地采用互動式培訓,更多地開展案例教學和研討式教學。通過互動的方式讓黨員干部積極思考;二是在培訓中適當加入情景模擬式教學(如在危機管理方面的模擬教學、媒體溝通方面的模擬教學等);三是開發(fā)現(xiàn)場教學基地,讓學員在實踐教學現(xiàn)場的前、中、后期積極準備、參與和總結。其次,我們要創(chuàng)新學員的管理方式。在學員管理上,我們嚴格按照中組部印發(fā)的《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的規(guī)定》進行了管理。我們今后還可考慮實施量化的管理措施,例如將學員的到課情況進行統(tǒng)計換算成分數(shù),設置一定的基本分,然后將缺課、遲到等不良現(xiàn)象賦以相應的分數(shù)在基本分中扣除,將積極發(fā)言、提交調研報告等優(yōu)秀表現(xiàn)賦以相應的分數(shù)加入基本分,在培訓結束后以最后的得分評優(yōu)罰劣。通過量化的管理手段可以加強對學員的嚴格要求,保障培訓質量。
黨校承擔一定的科研工作,還發(fā)揮著思想庫的職能。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能有力支撐教學培訓質量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在科研工作方面下功夫。從黨校應有的地位和作用來看,目前真正有分量、有影響的成果還不夠多,對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貢獻還不夠大。2012年黨校全體教職員工發(fā)表了多篇調研報告和論文,科研工作取得了“量”的突破,但是我們還須進一步爭取在科研工作上實現(xiàn)“質”的提升。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必須立足當前形勢,在科研工作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我們要更多地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民意,保障科研成果反映大多數(shù)群眾共同關切的利益,拿出真正反映民聲的科研成果來。只有這樣的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只有這樣的科研成果才能成為上級部門決策的有力參考材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總體上看,當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貫徹執(zhí)行黨的群眾路線情況是好的,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和擁護。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黨內脫離群眾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xiàn)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為防止這些不正之風蔓延到黨校來,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我們要把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責任,努力把黨校建成風清氣正的學府。
2013年以來,花都黨校加強了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風紀律教育,并致力于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開展以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其具體表現(xiàn)在:第一,開辦“花都區(qū)機關道德講堂”。截止到目前,區(qū)紀委、組織部、宣傳部、直屬機關工委聯(lián)合黨校組建的道德講堂已開辦了8期,有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共720人參加了學習。第二,開辟花都干部在線學習網(wǎng)。黨校利用花都干部在線學習網(wǎng)開展了廉政學習,全體干部都能通過網(wǎng)絡收看學習視頻、查看學習信息,提升自我。第三,開啟手機網(wǎng)絡平臺。黨校還利用手機網(wǎng)絡平臺發(fā)送手機短信的方式開展了廉政教育。黨校的干部職工每天都可以收到網(wǎng)絡平臺發(fā)布到手機上的兩條廉政教育警句。第四,開展整治“庸、懶、散、奢”改進工作作風活動。黨校針對該項活動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根據(jù)方案,全體干部職工通過集中進行紀律教育學習、上黨課,開展自查自評,提交改進工作作風個人剖析材料等多種形式推動工作作風改進。這一系列的學習、教育方式進一步夯實了黨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為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是我們以后要長期堅持并進一步加以完善的做法。
花都黨校十分重視制度方面的建設,力求通過制度保障干部作風的改進。2012年就從黨建、財務管理、委托辦學、后勤服務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和完善了十八項規(guī)章制度。其中,結合全區(qū)組織的自查廉政風險點工作,專門制定了學校的《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實行了黨風廉政責任制,設立了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通過落實這些制度,黨校形成了紀律嚴明的行為規(guī)范,展現(xiàn)了黨校的良好形象。2012年年底,黨校在全區(qū)的作風評議中成績較好、排名靠前。這是廣大干部群眾對黨校廉政制度建設工作成效的肯定。這充分說明了:有制度保障的作風建設才是群眾最滿意最放心的作風建設,走群眾路線是加強和改進作風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方法。今后,黨校要更加深入細致的完善各項制度,確保清廉作風長期堅持,形成制度保障的長效機制。
實踐證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群眾路線既是黨的價值觀又是方法論,既是工作路線更是工作方法。我們要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長期堅持下去,深入貫徹群眾路線,繼續(xù)推進黨校事業(yè)科學發(fā)展。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景田.質量立校是關乎黨校盛衰的總戰(zhàn)略[N].學習時報,2012—11—12.
[3]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李景田.加強機關黨的建設促進黨校事業(yè)發(fā)展——在全國黨校系統(tǒng)機關黨的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上的講話[N].學習時報,2013—5—5.
[5]熊自牧.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與發(fā)展[N].學習時報,2013—7—12.
[6]夏宏.準確把握群眾路線的時代內涵[N].學習時報,2013—8—25.
[7]祝靈君.為什么要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N].學習時報,2013—8—5.
[8]肖純柏.把握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N].學習時報,201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