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0版
2010年,他接下《五臺山抗日傳奇之和尚連》的編劇工作。創(chuàng)作過程于他而言,更像是一次流水作業(yè):三個編劇,每人只負責劇本的一部分。負責劇本前半部的海飛直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剩下兩個部分寫了什么。僅為賺錢的他,甚至不愿看完這部電視劇。
“你怎么寫殺日本鬼子都是沒關系的,觀眾要的就是刺激。”由于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種種限制,海飛把對于藝術的追求都訴諸自己的小說。他正在寫一個長篇,叫《回家》,寫的是日本傷兵、逃兵想要回家的故事,“很符合邏輯和人性”。
演員林洋則沒有海飛這么幸運,還能找到寄托真正藝術追求的出口。他甚至為當初的選擇感到恍惚:2009年10月,19歲的他揣著僅有的三千塊錢來到橫店?!拔蚁胍鲆幻輪T”。
林洋賣過盜版光盤,且酷愛戰(zhàn)爭片。來到橫店后,他最大的心愿是過一過打仗的癮。這個愿望卻是奢侈的:每天他只能拿著木頭槍、塑料刀、泡沫手榴彈,躲在戰(zhàn)壕里當背景,或是躺在地上裝死尸,一天的報酬是40元。
演死尸也是個難事。最悲催的一次林洋被七八個人壓在身上,最漫長的一次是在泥漿里躺了10個小時。最讓林洋憤憤不平的,則是躺在地上,還要被武行、主角踩來踩去。
在橫店3年,林洋自覺最大的收獲,是“好歹懂了一些歷史”。比如演講述國民黨陸軍128師的《十一公里》,他才知道“原來國民黨也有好人”;偶爾待在戰(zhàn)壕里候戲時,會聽老橫漂聊歷史,他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國軍也抗戰(zhàn)”。
然而,林洋也逐漸嗅到了這里的山寨味道。有個月他每天在明清宮苑拍戲,卻發(fā)現(xiàn)在這個按照北京故宮1:1的比例仿造的宮殿群里,龍鳳是石膏板雕的,墻壁是水泥貼上條紋紙,香爐、門環(huán)、寶鼎也都不是銅的,只是一塊塊斑駁掉漆的木頭而已。
這個月林洋拍了一場戲,扮演農民的他們拿著鋤頭,與扛著機槍的日本兵對抗,還要大喊:“讓你們看看中國人的脊梁!”
林洋看不到的,是這背后涌動的利潤。2011年,新一代抗戰(zhàn)劇代表《永不磨滅的番號》在北京衛(wèi)視收視率一度突破12%,在北京地區(qū)的平均收視達到了9.04%,北京衛(wèi)視由此在二十多個城市的收視份額一舉增長100%;搜狐視頻高清影視播放榜數(shù)據(jù)顯示,該劇上線21天,總播放量達到4億多次,到11月份,總播出量已經(jīng)超過9億次。
作為導演和編劇的徐紀周,花了10個月創(chuàng)作劇本,并一早就和北京華錄百納影視公司簽約,采用和以往單純拿片酬不一樣的分成方式來操作,在創(chuàng)作前期就確定了預售方針,并按部就班照方針進行產品的營銷推廣?!啊柾顿Y兩千多萬元,利潤率達到300%?!毙旒o周說。
作為抗戰(zhàn)劇風潮的源頭,《亮劍》從2005年至今已重播超過3000次,甚至超過中國電視劇的里程碑式作品《西游記》;而目前正在橫店同時開拍的抗戰(zhàn)劇組一共是48個。
但下一場戲,林洋就又成了死尸,他躺在泥地里,嘴里都是沙,輪胎、木頭燃燒和炸藥爆炸的煙霧彌漫在整個山頭。林洋再次感到厭倦。他決定年底就離開,“何必呢,在這里只能做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