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
(大慶師范學院物理與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黑龍江大慶163712)
應用型本科院?,F代工程制圖課程教改探索
李瑞英
(大慶師范學院物理與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黑龍江大慶163712)
基于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結合我校建設特色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方針政策,總結和探索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創(chuàng)新等方面所做的教改措施,分析了現代工程制圖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論述了一些教學改革的措施和方法,使得該課程在學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改革;多媒體;語言藝術
現代工程制圖是工科院校的一門經典傳統(tǒng)專業(yè)基礎課,是工程設計的啟蒙課。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開設的課程數目不斷增加,從而導致現代工程制圖課程的學時數越來越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已不再適應發(fā)展的需求。在學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按應用型人才需求,做好該課程的教學工作是對圖學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高?,F代工程制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1]:
(1)教育理念陳舊、落后
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認為課堂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能停留在獲得知識的最低層次——聽課上。上課教師講、學生聽,課后學生默背、練習。教師講得太多,學生練得太少,教師覺得講得夠多,夠仔細了,但是學生總是抱怨不明白,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這種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學理念,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2)教學內容過時、缺少創(chuàng)新性
教學內容也應該與時俱進,不能今年是“老三章”,明年還是“老三章”。有些內容在現實生產中已經很少用或者根本不用,已經過時了,教師還拿來作為教學中的例子,不厭其煩地按照幾十年來不變的教學風格講述過時的內容,不夠先進、缺少創(chuàng)新性,跟不上時代步伐。
(3)教學內容與實際工程脫節(jié)
教學照本宣科,教學內容與實際工程問題結合的不夠緊密,甚至脫節(jié),未能突出專業(yè)特點,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4)教學模式單一、落后
主要表現為:①注重課堂填鴨式的滿堂灌,缺乏探究式教學方法;②注重課程的準確性、正規(guī)性、層次性、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缺乏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③注重理論考試成績,缺乏實踐能力的測試;④注重板書合理規(guī)范,缺乏現代教學手段等。教師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學行為、統(tǒng)一僵化的教學策略和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大學生最重要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這些教學方式和方法不利于學生制圖課程的學習和發(fā)展,導致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落后的學生,只有守舊的理念。觀念決定出路,只有摒棄因循守舊的滯后觀念,打破按部就班的思維定勢,才能有出路,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勢在必行。
2.1 教學內容的改進
根據本人多年現代工程制圖教學經驗,結合我校建設特色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方針政策,提出如下幾點教改措施:
(1)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加大,理論課時越來越少,在有限的課時下,在內容上大膽壓縮或減刪不是很必要的、實際生產中應用不多的知識點。
(2)組織學生觀看實物模型,或進行一次實習等,與教科書上的圖形相比,實物模型更加直觀、具體、形象。圖物對照可以增加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在講解組合體、剖視圖等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不同材質的可用廢品,自己動手制作模型,加深認識。
(3)擴大AUTOCAD課外作業(yè)量。①授課中了解到學生對該軟件非常感興趣,平時手工繪圖很難完成的一些圖,借助該軟件很容易就能完成,學生感覺很神奇,很有興趣。但由于AUTOCAD已不再單獨設置課程,課時非常少(我校僅15學時),學生反映課時太少,想學會精通該軟件,僅僅靠課堂時間遠遠不夠,所以必須加大課外作業(yè)量。這需要學校給予相應支持,需要在公共機房安裝該軟件,方便學生課后加強練習。②AUTOCAD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專業(yè)設計零部件、平面設計,都離不開它。能夠熟練使用該軟件的學生在就業(yè)時很占優(yōu)勢,如一些工業(yè)、機械、房屋建筑設計、廣告策劃、室內裝潢公司等需要大量平面設計師,而且收入可觀,學好該軟件,多了一個就業(yè)的砝碼。
(4)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yè)選題設計一個產品,要求手工繪制草圖加上應用AUTOCAD軟件上機繪圖,動手設計加上論文撰寫,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適應未來工程實踐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真正使我校建設特色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培養(yǎng)大批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
2.2 改“注入式”為“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
講課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應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科學知識的客觀規(guī)律[3]。教師只有認真?zhèn)浜谜n,深入研究教材的內容,才能做到這一點。
“注入式”教學方法即粉筆加黑板、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在目前學時少、內容多而新的情況下顯得更為突出。“注入式”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教師只管教,不管學。即教師只是將所學內容按計劃講完,而不考慮學生愿不愿意聽,能否接受。而“啟發(fā)式”教學就是在教學中給學生指引一條認識的道路,指出問題的方法,激勵他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向,引導他們通過思考去尋找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皢l(fā)式”教學有助于增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3 “課堂討論式”營造理想課堂教學氣氛
所謂課堂教學氣氛,是指洋溢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調和氣息,也就是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意趣指向以及在課堂活動中表現的喜、怒、哀、樂、懼等各種情緒的體驗給課堂奠定的基調[4]。
在現代工程制圖課堂教學中,時常會發(fā)現有學生瞌睡、聊天、遲到、甚至曠課等現象。出現這些現象,除了招生規(guī)模擴大,生源素質下降、學時減少課速加快、教學內容乏味等原因,教師不重視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重要原因?!罢n堂討論式”是教學中解決此類問題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教學中,教師提出的討論問題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會出現不同想法而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二是容易產生混淆誤解的問題。比如零件主視圖的選擇,可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設疑,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啟發(fā)學生思維:有的開門見山,有的迂回曲折,有的出其不意,有的似是而非。討論中,教師要營造一種生動、活躍、民主的課堂氣氛,允許并鼓勵學生隨時提出各種問題,發(fā)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視野,促進學生在積極思考與分析中提出各種新方案。教師對學生問題的回答和方案的分析,應及時而誠懇,尊重并分析學生提出的獨特問題或不同方案,并鼓勵他們標新立異,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對眾多新穎獨特的方案相互比較,歸納優(yōu)劣,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學實踐證明,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2.4 注重實踐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豐富以及富于冒險精神等特征。只有通過長期有效的教育培訓和實踐訓練等手段,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發(fā)明能力、分析處理問題能力及組織協(xié)調能力等。鼓勵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可以培養(yǎng)大膽創(chuàng)新精神。重視實踐教學,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現代工程制圖是一門既有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又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在教學中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1)組織學生觀看實物模型,與教科書上的圖相比,更加直觀、具體、形象。圖物對照可以增加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2)在講解組合體、剖視圖等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硬皮紙、橡皮泥、上豆、蘿卜等,自己動手制作模型,加深認識;(3)在講標準件、零件圖和裝配圖等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拆裝實際機器,開拓視野,更加感性認識機器的內部結構,對書本上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識;(4)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實習,效果更好。學時較少的非機械類學生可以通過參觀有關工廠、車間、現場或工地上的設備,來增強感知。例如:自動化、電子類制圖可組織學生到當地某個單位現場,進行參觀或實習。選擇要參觀的設備或拆裝的機器時,最好選擇與所學專業(yè)有關的:一方面可以為學習其他專業(yè)課程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將來工作后能夠直接用上所學知識。這樣不但使學生初步了解到一些實際的生產和工藝知識,增加了工藝實感,而且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圖樣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和增強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使看圖和畫圖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時親眼見到了各種零部件,在頭腦中就能儲存較多的表象;(5)用AutoCAD繪制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工程圖樣,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綜合素質。最終,在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了學生耐心、細致、嚴謹、嚴肅的學習態(tài)度,增加了學生的感性知識,促進和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能使學生的觀察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培養(yǎng)。
現代工程制圖的課程教學改革既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和前途,又關系到教師的發(fā)展和進步。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機械制造技術也在不斷改進,現代工程制圖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也要不斷地有所更新、有所創(chuàng)造,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社會的要求。教師只有以變應變、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抓住機遇,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積累經驗,繼續(xù)對本課程深化改革,積極探索適用于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方案,把圖學教育事業(yè)推上一個新臺階,培養(yǎng)出更多適應未來工程實踐的工程技術人才。
[1]汪溪,李建國.《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教學改革的探討[J].農機化研究,2004(1):252-253.
[2]宴群,劉念舒.工程制圖課程內容與體系的教改實踐與思考[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28(增刊):187-191.
[3]張陽,廖新輝.“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改革之淺見[J].機械工業(yè)高教研究,2000,71(3):51-54.
[4]史振萍,李麗,孫英.淺談《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2006(12):253-254.
[5]李麗萍.《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探討[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7,12(2):120-122.
[6]唐克中,朱同鈞.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楊永兵.淺談制圖教學的語言藝術[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12.
李瑞英(1979-),女,山東煙臺人,大慶師范學院物理與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講師,從事圖學教育研究。
大慶師范學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09ZQ07);大慶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JY1225)。
G642.0
A
2095-0063(2013)06-0122-03
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