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材,張寶寧
(遼寧師范大學,大連116029)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校誤八則
黃振材,張寶寧
(遼寧師范大學,大連116029)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是一部載錄明清進士的索引工具書,收錄完備,檢索方便,但亦有錯誤之處。文章以現(xiàn)存的明代《登科錄》及其它文獻為依據(jù),指出并校正了其中的八處舛誤。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工具書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朱保炯、謝沛霖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以下簡稱《索引》),是載錄明清兩朝進士的工具書。該書因其收集的人物完備、檢索方便,深受使用者好評。但是由于編書時條件所限,《索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著錄亦有誤處。筆者在使用該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索引》存在一些錯誤,經(jīng)過查詢資料和認真考證,茲校補如下:
(1)譚升:《索引》100頁載:“(譚)升 云南瀾滄衛(wèi)(湖廣攸縣)明成化2/3/85”?!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462頁亦載“譚升”。
按:譚升當作譚昪。據(jù)《成化二年進士登科錄》載:“譚昪,貫湖廣攸縣人,云南瀾滄衛(wèi),官籍,北勝州學生。”[1]又據(jù)《成化二年進士題名碑》載:“譚昪,云南瀾滄衛(wèi)人?!保?]《皇明貢舉考》卷之四“成化二年丙戌科”亦載:“譚昪,云南瀾滄衛(wèi)?!保?]另,《類姓登科考》第585頁下[4]、《云南通志》卷二十上《選舉·進士·明》[5]也皆載作“譚昪”,俱證“譚升”之誤。而《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八“成化二年丙戌科”[6]與《索引》載同,同誤。
(2)雷士旃:《索引》382頁載:“(雷)士旃 福建建安 明成化11/2/23”?!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468頁亦載“雷士旃”。
按:雷士旃當作雷士栴。據(jù)《成化十一年進士登科錄》載:“雷士栴,貫福建建寧府建安縣,民籍。”[7]又據(jù)《皇明貢舉考》卷五“成化十一年乙未科”載:“雷士栴,福建建安縣。”[8]《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六“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亦載:“雷士栴,福建建安縣人?!保?]又《明憲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七載:“庚寅陞監(jiān)察御史宋德戶部主事雷士栴……俱為按察司僉事?!保?0]《嘉靖建寧府志》卷之十八《宦達·國朝》[11]皆載作“雷士栴”,俱證“雷士旃”之誤。
(3)陳榖:《索引》2149頁載:“(陳)榖 浙江山陰 明成化11/3/173”?!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470頁亦載“陳榖”。
按:陳榖當作陳轂。《成化十一年進士登科錄》載:“陳轂,浙江紹興府山陰縣,軍籍?!保?2]《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六“成化十一年乙未科”載:“陳轂,浙江山陰縣人。”[13]《皇明貢舉考》卷之五“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亦載:“陳轂,浙江山陰縣?!保?4]《明憲宗實錄》卷二百六十八載:“癸酉擢……知縣……陳轂郭資為各道試監(jiān)察御史……?!保?5]《類姓登科考》載:“陳轂,浙江山陰縣,三甲?!保?6]另,《萬歷紹興府志》卷之三十三《選舉志四·進士·皇明》[17]也皆載作“陳轂”,俱證“陳榖”之誤。
(4)況景:《索引》1161頁載:“(況)景 江西高安 明弘治3/3/80”?!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482頁亦載“況景”。
按:況景當作況璟。據(jù)《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載:“況璟,貫江西瑞州府高安縣,民籍,國子生?!保?8]又據(jù)《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九“弘治三年庚戌科”載:“況璟,江西高安縣人。”[19]《皇明貢舉考》卷之五“弘治三年庚戌科”亦載:“況敬,江西高安縣?!保?0]《類姓登科考》載:“況璟,江西高安縣,弘治庚戌三甲?!保?1]《正德瑞州府志》卷之八《選舉志·科第·大明》亦載:“況璟,汝明,高安云岡人,丙午鄉(xiāng)試,弘治錢福榜進士,歷知縣、主事、員外、兵部郎中?!保?2]另《康熙高安縣志》卷之七《選舉·進士·明》[23]、《嘉慶溧陽縣志》卷九《職官志·文職·文題名·明·溧陽州知州》[24]、《江西通志》卷五十三“弘治三年庚戌錢福榜”[25]也皆載作“況璟”,俱證“況景”之誤。
(5)邵廷瓊:《索引》622頁載:“(邵)廷瓊 湖廣襄陽衛(wèi)(福建懷安)明弘治18/3/35”?!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494頁亦載“邵廷瓊”。
按:邵廷瓊當作邵廷璦?!逗胫问四赀M士登科錄》載:“邵廷璦,貫湖廣襄陽衛(wèi),軍籍,福建福州府懷安縣人,襄陽府學生?!保?6]又《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九“弘治十八年乙丑科”載:“邵廷璦,湖廣襄陽衛(wèi)籍,福建懷安縣人。”[27]另《弘治十八年題名碑》[28]、《皇明貢舉考》卷之六“弘治十八年乙丑科”[29]、《類姓登科考)(第 669 頁下)[30]也皆載作“邵廷璦”,俱證“邵廷瓊”之誤。
(6)錢木:《索引》2351頁載:“錢木 浙江海鹽明嘉靖2/3/156”?!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511頁亦載“錢木”。
按:錢木當作錢術(shù)。《嘉靖二年進士登科錄》載“錢術(shù),貫浙江嘉興府海鹽縣,民籍,縣學生。”[31]又《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十一“嘉靖二年癸未科”載:“錢術(shù),浙江海鹽縣人?!保?2]《皇明貢舉考》卷之六“嘉靖二年癸未科”載:“錢術(shù),浙江海鹽縣?!保?3]《嘉靖威縣志》卷之三《職官志·知縣·皇朝》載:“錢術(shù),浙江海鹽縣人,由進士嘉靖二年任,博學行修……”。[34]另《萬歷嘉興府志》卷之十六《薦舉二·皇明》[35]、《浙江通志》卷一百三十二《選舉十·明·進士》“嘉靖二年癸未科姚淶榜”[36]、卷一百三十七《選舉十五·明·舉人》“嘉靖元年壬午科”[37]、卷一百六十七《人物三·循吏一·嘉興府·明》[38]、《畿輔通志》卷六十九《名宦·廣平府·明》[39]、《萬姓統(tǒng)譜》卷二十七《下平聲·一先·錢·明》[40]也皆載作“錢術(shù)”,俱證“錢木”之誤。
(7)管懷理:《索引》2398頁載:“管懷理 山東臨邑明嘉靖8/3/145”?!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516頁亦載“管懷理”。
按:管懷理當作菅懷理?!都尉赴四赀M士登科錄》載:“菅懷理,貫山東濟南府臨邑縣,軍籍,國子生?!保?1]《嘉靖八年進士題名碑》載:“菅懷理,山東臨邑縣?!保?2]《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十一載“嘉靖八年己丑科”:“菅懷理,山東臨邑縣人。”[43]《皇明貢舉考》卷之六“嘉靖八年己丑科”載:“菅懷理,山東臨邑縣?!保?4]另,《萬姓統(tǒng)譜》卷二十六《上平聲·十五山·菅·明》[45]、《同治臨邑縣志》卷八《選舉志·進士·明》[46](地方志集成山東第15冊147頁上)皆載作“菅懷理”,俱證“管懷理”之誤。
(8)萬充濁:《索引》1477頁載:“萬充濁 順天府霸州明嘉靖23/3/215”?!端饕v科進士題名錄》2530頁亦載“萬充濁”。
按:萬充濁當作范充濁?!都尉付赀M士登科錄》(第86頁)載:“范充濁,貫順天府霸州,民籍?!保?7]又《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之十一“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載“范充濁,順天府霸州人?!保?8]《嘉靖霸州志》卷之七《人物志·甲科·國朝》“嘉靖甲辰秦鳴雷榜”載:“范充濁,仕工部都水司主事。”[49]另,《皇明貢舉考》[50]卷之七“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類姓登科考》第 648 頁上[51]、《河南通志》卷三十二《職官三·各府知府·衛(wèi)輝府》[52]也皆載作“范充濁”,俱證“萬充濁”之誤。
[1]成化二年進士登科錄[A].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第二函)[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54.
[2]成化二年進士題名碑[A].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2冊)[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51.
[3][8][14][20][29][33][44][50](明)張朝瑞.皇明貢舉考[A].續(xù)修四庫全書(第828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95.296,312,315,345,375,416,429,461.
[4][16][21][30][51](清)盛子鄴.類姓登科考[A].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26本)[M].濟南:齊魯書社,1997.585,403,676,669,648.
[5](清)鄂爾泰等監(jiān)修.云南通志[A].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0冊)[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6][9][13][19][27][32][43][48](明)俞 憲.皇明進士登科考[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358,397,410,497,580,712,751,844.
[7][12]成化十一年進士登科錄[A].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第二函)[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13,76.
[10][15](明)劉 吉等.《明憲宗實錄》[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4855,4537.
[11](明)夏玉麟,汪 佃修纂.嘉靖建寧府志[A].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8冊)[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2.
[17](明)蕭良干,張元忭等纂修.萬歷紹興府志[A].中國方志叢書·浙江(第130冊)[M].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2303.
[18]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A].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第三函)[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51.
[22](明)鄺璠修,熊相纂.正德瑞州府志[A].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xù)編(第42冊)[M].上海:上海書店,1990.947.
[23](清)張文旦修.康熙高安縣志[A].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27 冊)[M].北京:中國書店,2007.177.
[24](清)李景嶧,陳鴻壽修.嘉慶溧陽縣志[A].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第32冊)[M].江蘇,上海,四川: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巴蜀書社,1990.201.
[25](清)謝旻等監(jiān)修.江西通志[A].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14冊)[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748.
[26]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A].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第三函)[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40.
[28]弘治三年進士題名碑[A].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3冊)[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119.
[31]嘉靖二年進士登科錄[A].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第四函)[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83.
[34](明)胡 容修,王 組纂.嘉靖威縣志[A].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xù)編(第2冊)[M].上海:上海書店,1990.700.
[35](明)劉應鈳修.萬歷嘉興府志[A].中國方志叢書·浙江(第115 冊)[M].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979.
[36][37][38](清)嵇曾筠等監(jiān)修.浙江通志[A].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2冊)[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458,579,436.
[39](清)李 衛(wèi)等監(jiān)修.畿輔通志[A].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5 冊)[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683.
[40][45](明)凌迪知撰.萬姓統(tǒng)譜[A].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956冊)[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453,443.
[41]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A].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第四函)[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69.
[42]嘉靖八年進士題名碑[A].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5冊)[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9.
[46](清)沈淮纂修;陳鴻翙續(xù)修;翟振慶續(xù)纂.同治臨邑縣志[A].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第15冊)[M].江蘇,上海,四川: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巴蜀書社,1990.147.
[47]嘉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A].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第五函)[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86.
[49](明)鄭恢纂修.嘉靖霸州志[A].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8冊)[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2.
[52](清)王士俊等監(jiān)修.河南通志[M].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6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168.
注 釋:
①: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郭培貴《〈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糾誤一則》(《史學月刊》1997年地1期);陳長文《〈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校誤》(《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馬懷慶《〈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訂正》(《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毛曉陽《〈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進士籍貫刊誤述論》(《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量化統(tǒng)計與文獻考據(jù):〈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進士籍貫刊誤的考察》(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清代福建進士籍貫誤刊例析》(閩江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龔延明《明洪武十八年進士發(fā)覆——兼質(zhì)疑〈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周小英、邱進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校補——以明代江西進士為例》(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牛明鐸《〈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訂補八則》(《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2期);曲劇、付曉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清代河南進士校補》(《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8期)。
Correction and supplement ofThe Index of Ming-Qing Jin Shi Ti Ming Bei Lu
HUANG Zhen-cai,ZHANG Bao-ni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The Index of Ming-Qing Jin Shi Ti Ming Bei Luis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which has earned a special reputation since it was published.It has been famous for its complete collection,and for the convenience in retrieval,but some errors still exist in the book.Based on the existingDekelus(Record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of the Ming Dynasty and some other documents,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point out and correct eight errors in the book.
The Index of Ming-Qing Jin Shi Ti Ming Bei Lu;collation;reference books
G256.3
E
1006-1525(2013)02-0079-03
黃振材,男,助理館員。
2012-10-16
(編輯:王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