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 瑋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也是口語交際的載體。即使口語表達再流暢,內容再豐富,有問題的語音語調也會妨礙聽者的理解。同時,學習者的語音水平和他們的聽力、口語甚至閱讀水平密切相關,它對學習者的心理、社會交往等也會產生較大影響。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促進了(視)聽說課程的改革,但作為影響聽說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的語音教學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以聽辨為主的教學模式,語音教學效果欠佳,語音教學改革亟待進行。多元互動立體化語音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發(fā)展,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有助于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英語語音教學實際是“正音練習”,即通過大量的聽辨、模仿和教師不斷的糾正,使學生形成對目的語的語言感知。但是在大量的聽辨模仿練習中,學生的語音學習往往是被動的、機械的,學生難以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的語音訓練,對語音的感知也只能通過“感覺”來覺察自己和音頻材料中的發(fā)音的差別,這會阻礙學生長期地堅持語音訓練。教師對學生過多地進行“正音”練習,可能會使學習者產生焦慮、緊張、害怕等消極情緒,甚至對語音學習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模仿,不愿開口,會嚴重影響語音學習效果。《大學英語課程要求》(2007)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倍嘣恿Ⅲw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計算機多媒體的優(yōu)勢,實現教學過程的多元素互動,能夠在推進大學英語語音教學改革、提高語音教學效率、優(yōu)化語音教學效果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多媒體、語音軟件集聲音、文字、圖畫(表)、動畫等于一體,能夠提供靈活有效的語音練習形式,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學習興趣,有利于改變枯燥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增強學習動機。
美國心理學家Krashen(1981)提出的“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1ter Hypothesis)指出語言輸入必須經過情感過濾才能真正為學習者吸收,學習者學習動機強烈、比較自信、焦慮程度低,情感過濾就少,語言輸入的吸收量就多,反之,語言輸入的吸收量就會減少。作為成年人,大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受到的情感因素的影響比兒童更多。多元互動立體化語音教學模式避免課堂上過多的教師直接糾正,恰當運用同伴反饋和機器反饋,盡量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氛圍,降低學生的焦慮程度,有助于減少情感過濾,改善教學效果。
研究表明,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減少語音學習的盲目性,促進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合作學習小組、語音軟件、網絡平臺的應用,有助于學生自主管理學習活動,養(yǎng)成持續(xù)自覺地改善語音的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多元指語音教學中不僅包括教師、學生、教材三元素,還應包括多媒體、語音軟件、網絡平臺等元素。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僅包括教師、學生、教材三元素,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倦乏味,影響教學效果。多元互動立體化語音教學模式中增加了多媒體、語音軟件、網絡平臺等教學元素,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元素,能夠改善教學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語音學習的興趣。
互動指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多元素融合互動,包括師生互動、合作學習小組的生生互動、學生與多媒體、語音軟件、網絡平臺之間的人機互動。
1.重視師生互動。教師要擺脫以講授語音知識為主的語音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多進行實踐、模仿。
2.成立語音合作學習小組,實現生生互動。在(視)聽說課上根據學生的語音狀況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按照“組間水平相當,組內層次多樣”的原則組成語音合作學習小組,將語音訓練與口語教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聽辨、朗讀、模仿、組員互相正音等多種語音活動,使不同語音水平的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監(jiān)督,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實現人機互動。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多媒體技術能為外語學習者帶來多重感官刺激,給學習效果和記憶帶來積極的影響。近年來國內外不少語言研究機構和教學科研人員都致力于 開 發(fā)語音實 驗 軟 件 , 如 :Pratt,Speech Ana1yzer,Wavesurfer,Better Accent Tutor等。這類語音分析軟件提供錄音、保存、分析等功能,可以對語音進行可視化處理,顯示波形、基頻、能量等可視化界面,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到他們的語音語調與英語母語者或其他英語使用者在相同話語語音語調之間的差異,擺脫憑感覺找差異的“印象派”做法。在語音教學中教師可適當運用語音軟件對學生的語音語調進行機器反饋,便于學生模仿和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目前國內不少《視聽說教程》的網上學習系統(tǒng)也設計了人機互動的語音練習,如:在《新標準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的網絡自主學習室中,學生可以提交自己的錄音,電腦會自動生成學生錄音和錄音原文兩個波形圖,通過對比,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
立體化指突破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單純的語音知識傳授和訓練,把技能訓練(語音知識、語音學習策略的傳授)、應用能力培養(yǎng)(語音與聽力理解、口語表達的結合)和素質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音意識、語言應用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1.語音知識傳授與語音學習策略訓練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語音知識,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常用的語音學習策略,以外顯的方式教給學生何時、為何、如何使用學習策略,讓學生學會選擇恰當的學習策略自主調節(jié)語音學習,改善語音學習效果。
2.語音教學與聽說教學相結合。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大學英語教學課時緊,可以把語音教學與聽力、口語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介紹語音在聽力理解、口語表達中的作用,使學生意識到語音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要在教學中隨時發(fā)現影響聽力理解、口語交流的語音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使語音切實為聽力理解、口語交流服務,讓語音教學更具有現實意義。
3.通過語音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變化,說到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立合作學習小組,應用網絡平臺和語音軟件,可以幫助學生增強主體意識,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利用課余時間自覺自愿地進行語音訓練,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改變被動學習的傾向,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1]Jenkins,J.A Sociolinguistically Based, Empirically Researched Pronunciation Syllabus for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
[2]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Munro,M.J.&T.M.Derwing.Segmental Acquisition in Adult ESL Learner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Vowel Production[J].Language Learning,2008,(3):497-502.
[4]方嵐.影響外語發(fā)音學習的因素[J].外語學刊,2007,(4).
[5]黃婷.新興英語于大學語音教學之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S1.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王初明.影響外語學習的兩大因素與外語教學[J].外語界,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