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羅燕
觀點VIEWS圓桌
城管的“是與非”
Argument
主持人羅燕
張康之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隋牧青 廣東耀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
夏學鑾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近日,“城管”再次成為社會熱點。延安城管跳踩商戶的事件尚未平息,武漢又現(xiàn)城管“白天執(zhí)法,晚上擺攤”。武漢市洪山區(qū)城管局稱擺攤為體驗式執(zhí)法。
6月16日,北京城管隊協(xié)管保安員在執(zhí)法中被多名商販圍毆。6月17日,湖南邵陽城管被曝暴力砸小店。6月18日,有視頻曝光四川資陽城管打斷村民肋骨……
城管組織成立十多年來,經歷了從“城管辦”到“城管局”的變遷,但城管與被執(zhí)法對象的沖突一直存在。城管執(zhí)行著維護城市秩序的任務,為何帶來千夫所指的效果?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本期圓桌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探討。
任何社會都需要秩序,秩序是第一位的,沒有秩序,人民的生活就沒有依托。但是如何獲得秩序,有不同的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壓迫與統(tǒng)治,用暴力方式獲得秩序。封建社會便是通過統(tǒng)治獲得秩序的。第二種途徑是科學管理,用法治的方式獲得秩序,這也是近代社會所推崇的。第三種是通過服務獲得秩序,以服務為導向,這需要進行建設性的建構。
城管的建立包含了統(tǒng)治思維,這個機構在運行中的暴力執(zhí)法是難以避免的。其實城管部門也進行了很多努力,比如招收女性城管,推行溫柔執(zhí)法,但城管的性質決定了他們很難改善。
城管的存在不具有合法性,這是一個制度設計上的錯誤。城市秩序不應該通過城管執(zhí)法獲得。
商販經營不守法,但他們當中很多人是社會弱勢群體,應得到更多的救助,而不是壓迫。城管破壞了政府形象,離間了政府與人民的關系?,F(xiàn)在城管已經變成惡魔的形象,人們都同情被城管執(zhí)法的人,同時把這個責任歸到政府。
服務型的政府,是進行引導而不是控制??刂浦荒苁箚栴}越來越多,而引導會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那些占道經營、合法性不足的經營等行為是控制不住的,要加以引導。
城管成立以來,沒有使社會秩序變得更好,反而引起了很多沖突。是時候對城管進行反思了。這個機構成立之初,是為了維護城市的秩序,但現(xiàn)在已經成了社會的毒瘤,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且龐大的隊伍也增加了行政成本,應該加以糾正。期待城管柔性執(zhí)法,進行自身改良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沒必要存在的機構,應該取締。
很多地方的城管組織是伴隨著征地拆遷、市容門面工程而來的,開始屬于事業(yè)單位,逐漸納入各地方的行政編制。各地城管局大量聘用協(xié)管人員,就是“臨時工”。這些人主要靠罰款養(yǎng)活。正式的城管有編制,收入有保障,但協(xié)管的創(chuàng)收與福利相關。
城管制度是地方創(chuàng)收沖動、懶政思維與門面工程結合產生的一種畸形城市管理制度,強拆權、扣押權是強制執(zhí)行財產權,將這樣的權力賦予城管,對公民財產構成極大威脅,同時為城管濫權枉法進行了制度背書。這些權力的賦予往往是通過一些地方條例實現(xiàn)的,違憲、違反上位法的嫌疑很大。
一直以來,國人對城管制度及其現(xiàn)實運行,批評嚴峻。眾口滔滔,乃法律意義上的主權者在拷問公權的目的、立法的本源。法律的基礎和目的是公眾的福祉。為了維護市容而設置的城管制度,以較小權重的市容維護為目標,而嚴重侵擾和傷害更重要的、基礎性的人權——底層弱勢群體的生計、就業(yè)機會,其行政目標界定的倫理正當性闕如。各地人大立法賦予城管的行政強制權,更直接與公民的財產權和人身自由權發(fā)生沖突,違背了現(xiàn)代法律關于法律保留、司法控制的基本原則。
如果城管能夠完全按照管理條例做,問題也不會那么嚴重。但實際上,很多城管協(xié)管突破了城管條例,完全是土匪式的執(zhí)法。他們以為自己是在執(zhí)法,其實是在犯法。
城管的身份是管理者,追求秩序是他們的任務。他們與管理對象之間有利害關系,容易發(fā)生矛盾。有些城管素質不高,野蠻執(zhí)法。而城管的執(zhí)法對象,小商販等通常也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這樣雙方的矛盾有可能尖銳化。
在現(xiàn)實中,不僅有城管對商販使用暴力,也有小商販追打城管。如何構建和諧的城市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有人提出取締城管,城管所承擔的工作可以分給警察、社區(qū)管理人員、環(huán)衛(wèi)工人等,我也同意這種一刀式的解決方法。但我國城管存在的時間已經很長了,要取締也不那么容易。當然,不管如何解決,維持現(xiàn)在的狀況是不行的。
城管亟需整隊。現(xiàn)在各地城管隊伍中什么人都有,有些人本來就素質很低,穿上城管制服就自我膨脹了,只會耀武揚威,都忘記自己是誰了。所以要凈化城管隊伍,不合格的必須清除。
城管不但代表著城市的形象,也影響著政府形象,必須提高素質。所有的城管都必須進行第二次培訓,學習怎樣為公眾服務,怎樣提高服務質量。對于粗暴執(zhí)法,越權越位的城管要嚴懲,讓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城管機構要建立合理監(jiān)督考核機制,要有明確的評價標準。老百姓的滿意度要納入評價體系。罰款和城管的績效一定不能掛鉤,否則矛盾會越來越深。
在執(zhí)法過程中,城管要有更多的同理心,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小攤販等著想,為他們解決問題,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民眾才會真正接受城管。
□ 編輯 羅燕□ 美編 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