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云潔綜述 胡小青審校
眾所周知,卵巢癌是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并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患病高峰期在40~50歲。卵巢癌的發(fā)病機制如其他惡性腫瘤一樣,是多種刺激因子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它是以促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作為細胞癌變的基礎,而腫瘤抑制基因的缺失與癌基因的擴增分別是失活與激活的主要方式之一。Her-2(又稱為CerbB-2或Her-2/neu)是1種促癌基因,目前已知Her-2基因擴增和蛋白過表達與乳腺癌的預后關系密切[1]。國內吳永忠等[2]利用反義核酸技術,封閉Her-2基因,應用于乳腺癌的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對卵巢癌以Her-2作為治療靶子的問題已日益受到人們關注。p21基因為1種抑癌基因,隸屬于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通過其編碼蛋白的表達水平來調節(jié)細胞周期,從而抑制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研究表明,p21與腫瘤的分化、浸潤深度、增生和轉移有關,具有判斷預后的價值[3]。
Her-2是1981年Shih等在乙基亞硝脲誘導的大鼠神經母細胞瘤中首先發(fā)現(xiàn)的。它位于第17號染色體q21帶上,編碼分子量為185~190 kD細胞膜上的磷脂蛋白,是具有TPK活性的細胞跨膜糖蛋白。Her-2蛋白的結構可以大致分為3個區(qū)域,包括胞外區(qū)、跨膜區(qū)和胞內區(qū),胞外區(qū)即配體結合區(qū)是由632個氨基酸組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配體結合功能區(qū),跨膜區(qū)是由22個氨基酸組成的強疏水區(qū),可使其整個蛋白分子錨定在胞膜上;胞內區(qū)為580個氨基酸組成的具有內在酪氨酸激酶(TPK)活性的功能區(qū)[4]。目前雖未發(fā)現(xiàn)與Her-2結合的配體,但Her-2的胞內區(qū)(羧基端)擁有自身磷酸化位點,有較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它是其它家族成員的共受體,可形成同源或異源二聚體,從而啟動一系列信號轉導通路,介導細胞的增殖、分化及抗凋亡過程。
多數(shù)學者認為,Her-2的表達可以作為評估乳腺癌預后的一項指標,然而,就卵巢癌而言,Her-2與卵巢癌預后的關系仍存爭議。大量研究表明,Her-2可作為卵巢癌的1個獨立預后因素,Her-2的高表達與卵巢癌的預后呈負相關。國內何以豐等[5]以Meta分析的方法全面評價了HER-2對上皮性卵巢癌預后的價值,結果證實Her-2為術后生存率降低的標志物。但也有研究表明[6],Her-2的過表達與卵巢癌的預后無相關性。Verri等[7]檢測194例卵巢癌發(fā)現(xiàn),Her-2蛋白過度表達率為27.3%,Her-2蛋白低表達( 0/1+) 及高表達( 2/3+) 者總生存期分別為48個月和29個月(P<0.05);多因素分析Her-2蛋白過度表達與疾病進展和死亡相關。Camilleri-Broet等[8]研究了Ki-67,BCL-2,BAX,p53及Her-2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達和預后意義,發(fā)現(xiàn)只有Her-2蛋白過度表達與無疾病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相關,且經多因素分析是獨立的預后因素。Coronado等[9]采用免疫組化方法研究198例卵巢上皮組織(124例卵巢癌,44例卵巢良性腫瘤,30例卵巢正常組織),發(fā)現(xiàn)Her-2蛋白僅表達于卵巢癌,陽性率為24.2%,與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級及預后顯著相關。Fajac等[10]的實驗結果顯示Her-2的過表達多見于卵巢癌,偶見于交界性腫瘤,而在良性腫瘤中幾乎不發(fā)生,認為Her-2可成為卵巢癌獨立的預后指標。李明玉等[11]采用組織芯片技術和SP法檢測Her-2在卵巢癌中的表達,結果顯示Her-2在卵巢癌中的表達率為93.13%,與正常卵巢組織的表達率(61.7%)及卵巢良性腫瘤組織的良性表達率(26.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er-2在手術- 病理分期為Ⅲ、Ⅳ期的卵巢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Ⅰ、Ⅱ期(P<0.05);不同組織學類型及組織學分級中卵巢癌組織中Her-2蛋白陽性表達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此外,國外有研究顯示,Her-2對卵巢癌的化療亦有一定的關聯(lián)。Riener等[12]發(fā)現(xiàn)79例未達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的患者中,一線化療獲得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的有51例,其中無1例顯示Her-2過表達,而在22例化療無緩解的患者中,3例Her-2過表達,陽性率14%,提出Her-2可能對未達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的一線化療結果有一定的預測價值。
p21基因是1個高度保守的單拷貝基因,位于人類6號染色體的短臂(6p21.2),其DNA全長為85 000 bp。在p21基因上游有2個p53蛋白特殊序列結合位點,分別位于2 400 bp和8 000 bp處,p21和p53共同構成細胞周期G1檢查站;肌源性轉錄因子結合區(qū)位于p21基因上游1 000~2 000 bp處;sp1結合區(qū)位于p21基因上游50~104 bp處。p21蛋白共有164個氨基酸,含有大量精氨酸。該蛋白定位于細胞核中,可以通過羧基末端即第124~164氨基酸處與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相結合,干擾PCNA與聚合酶S形成復合物而抑制DNA的合成。p21蛋白還可以與cyclin、CDK結合,分別位于第21~26及第49~72氨基酸處,從而抑制cyclin-CDK復合物的激酶活性,抑制Rb蛋白磷酸化,使細胞停滯于G1期,不能進入S期,起到細胞周期調控作用。p21蛋白是通過以上結合點與Cyclin、CDK和PCNA相結合,并且以這種四聚體的形式存在于正常細胞中。p53基因,位于p21基因的上游,與p21基因的關系密切,它位于人類第17號染色體短臂17p13.1,分為野生型和突變型。野生型參與細胞生長的負調控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細胞的程序性凋亡密切相關;p53發(fā)生突變則可阻止凋亡,促進增殖。由于野生型p53蛋白的半衰期短,用免疫組織化學法不易檢出,而突變型p53蛋白抑癌功能喪失,致癌功能激活,半衰期大大延長,含量高出正常100~1000倍,且能與一些癌蛋白形成穩(wěn)定的復合物,免疫組織化學法的檢出率較高,因此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陽性即提示突變型p53基因的存在[13]。而p21可通過2條途徑發(fā)揮作用,一是由p53介導的途徑,p21基因是p53基因最重要的下游基因之一,該基因上游2.4 kb處含有1個p53蛋白的特異性結合位點。當細胞受到來自體內和體外的各種損傷后,野生型p53蛋白作用于p21基因,使其迅速表達,從而發(fā)揮p21的生物學功能。另一條途徑是非p53依賴的途徑,在p53基因和蛋白缺失的細胞中,其他因子也可誘導p21的表達,從而p21蛋白參與細胞的各種功能。
p21作為1個抑癌基因,主要依賴其上游的p53發(fā)揮抑癌作用。當野生型p53活性喪失時,失去了誘導p21基因表達的功能,進而受損的DNA無法正常修復,使細胞的DNA復制發(fā)生錯誤,導致細胞癌變。大量研究表明,p21與卵巢癌的惡性程度、病理分級及預后等關系密切。于江等[14]在研究p27、p21、PTEN 與BRCA1在卵巢癌中的表達時發(fā)現(xiàn),隨著卵巢癌的惡性程度增加,p21蛋白表達逐漸減弱,表明p21可能具有抑制該腫瘤細胞增殖,促進分化的作用。秦瑞等[15]研究p21在卵巢癌中的表達(正常卵巢組織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腫瘤組織20例和卵巢上皮性癌組織58例),結果顯示,p2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的表達率明顯低于在正常卵巢組織和卵巢良性腫瘤組織(P<0.05),并且p21蛋白的表達率隨著組織病理分級的升高而逐漸降低,隨著手術病理分期的升高而逐漸減弱,但在不同組織學類型中的表達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表明,p21蛋白的低表達可能促進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其低表達可能預示著腫瘤惡性程度高、更具有侵襲性和不良預后。劉偉等[16]隨機選擇45例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和癌旁組織標本,SP法檢測其p21蛋白表達,p2l在卵巢癌和癌旁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15.6%和68.9%,兩者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p21蛋白陽性表達率與卵巢癌不同的臨床病理特征(組織學分級、轉移、腫塊大小)有相關性(P<0.01)。
根據國內外眾多研究表明,Her-2、p21主要隨腫瘤惡性程度的高低而影響預后,兩者是相互獨立又相互補充的預后因素。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是1個多因素、多階段的過程,是多種因素、多種力量作用的結果。兩者的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診斷卵巢癌的預后以及對治療方案的選擇。
[1] 李向東.C-erbB-2、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達與預后意義〔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6,14(3):289.
[2] 吳永忠,任慶蘭,劉 宇,等.脂質體CerbB2反義寡核苷酸轉染對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J〕.腫瘤防治研究,2003,30(2) 85.
[3] 李作生,李保慶.p21 和p27 基因多態(tài)性與腫瘤的相關性〔J〕.國際遺傳學雜志,2006,29 (4):317.
[4] Roskoski R Jr.The ErbB/HER receptor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and cancer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4,319(1):1.
[5] 何以豐,徐叢劍,馮令達.HER-2與上皮性卵巢癌術后生存率相關性的Meta 分析〔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07,7(6):420.
[6] Lassus H,Leminen A,Vayrynen A,et al.ERBB2 amplification is superior to protein expression status in predicting patient outcome in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J〕.Gynecol Oncol,2004,92(1):31.
[7] Verri E,Guglielmini P,Puntoni M,et al.HER2/neu oncoprotein overexpression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valuation of its 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J〕.Clinical study Oncology,2005,68(2-3):154.
[8] Camilleri-Broet S,Hardy-Bessard AC,Le Tourneau A,et al.HER-2 overexpression is an independent 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of advanced primary ovarian carcinoma:a multicenter study of the GINECO group〔J〕.Ann Oncol,2004,15(1):104.
[9] Coronado M,Fasero L,Garcia S.Over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53 and HER2/neu proteins in benign ovarian tissue and in ovarian carcinoma 〔J〕.Med Clin (Barc),2007,128(1):1.
[10] Fajac A,Benard J,Lhomme C,et al.cerbB2 gene amplific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evaluation of their respectiv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J〕.Int J Cancer,1995,64(2):146.
[11] 李明玉,鄒積艷,盛敏佳.HER - 2 /neu在卵巢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6):836.
[12] Riener EK,Arnold N,kommoss F,et al.The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valw of immunohistochemically detected,Her-2 overexpression in 361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a multicenter study 〔J〕.Gynecol Oncol,2004,95(1):89.
[13] Charoenkwan P,Senger C,Weitnzma S,et al.Significance of p53 expression in immature teratomas〔J〕.Pediatr Dev Pathol,2002,5(5):499.
[14] 于 江,俸 姍.p21、PTEN 與BRCA1 在卵巢癌中的表達〔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8,22(4) :24.
[15] 秦 瑞,劉俊寶,曹 璐,等.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p21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2012,38(1):98.
[16] 劉 偉,劉海燕,許拈菲,等.p21WAF基因與卵巢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