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江
近年來,寶輪鎮(zhèn)冬春連夏旱,旱情形勢嚴峻,給農業(yè)生產特別是糧油作物生產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經過不斷探索,筆者在農作物生產中,總結出了“以早制旱,以改制旱,以旱制旱及以調制旱”等措施,現將我鎮(zhèn)近兩年在“以早制旱”中早玉米的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供讀者參考。
玉米是重要的高產作物,早春玉米又處于最佳的生長季節(jié),必須充分發(fā)揮其增產潛力,為全年高產打下基礎。因此,早春玉米應根據各地的生態(tài)與生產條件,選擇大穗高產,優(yōu)質多抗,株葉緊湊的品種。我鎮(zhèn)主要選用的品種有康農玉108、正紅505等。
超常早播是本模式的基礎與特點。通過超常早播,使玉米的生育期提前,延長其生育期,并躲避后期的高溫伏旱等自然災害,為本季高產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還可提前成熟,為后作生產和多熟種植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有利于季季高產,全年高產和平衡增產、增收。為了培育壯苗和縮短與小麥的共生期,早玉米最好采用育苗移栽,可采用塑料軟盤育苗或肥田育苗。
玉米苗二葉一心即2.5葉前帶土移栽。0.83~1m預留行或春菜播幅內種植兩行玉米,栽種密度為2800~3300株/畝。栽植后覆蓋地膜,地膜要覆蓋嚴密,以充分發(fā)揮其保溫保濕等良好生態(tài)作用。也可采用秸稈覆蓋栽培。
首先,要加強小麥和玉米共生期間的管理,緩解共生矛盾,減少小麥對玉米的影響。一要施足底肥,玉米需肥量大,底肥要充足。底肥要有機肥與無機肥要結合,氮肥與磷、鉀肥配合。底肥要適當深施,移栽玉米時要防止根系與化肥接觸,以免燒根燒苗;二要及時查苗補缺,保證全苗;三要早施藥肥,由于玉米苗易受小麥陰蔽影響,容易形成弱苗。因此,應加強肥水管理,早施苗肥,苗肥用化肥對清糞水施用,少量多次施用。四要注意抗旱,特別是我鎮(zhèn)春旱較重,要注意防治病蟲害,如果發(fā)現小麥倒伏,要及時理順與扶正,減輕小麥對玉米的影響。最后,小麥收后也要加強管理,注意及時中耕除草和培土上行。及時施肥,特別是改苞肥(穗肥)要重施。注意防治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