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衛(wèi),張曉東,林德智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內江 641000)
冠心病(CHD)在不同年齡人群中均有發(fā)生,不同年齡段患者臨床特點各不相同。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們共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74例,均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探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特點。
一般資料:260例冠心病患者中男180例、女80例,年齡39~81歲,平均67.5歲。其中中青年(年齡<60歲)86例、老年(年齡≥60歲)174例,分別作為中青年組及老年組。
冠脈造影方法及結果:采用Judkins方法行冠狀動脈造影,造影劑為37%碘普羅胺。中青年組單支病變66例(76.74%)、雙支病變 14 例(16.28%)、多支病變6例(6.98%),老年組單支病變39例(22.41%)、雙支病變88 例(50.57%)、多支病變47例(27.01%),老年組雙支、多支病變者明顯多于中青年組,P均<0.05。老年組及中青年組側支循環(huán)發(fā)生率分別為 5.81%(5/86)、71.26%(124/174),P <0.05。
討論: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以單支病變?yōu)橹?而老年冠心病患者多支病變較多,且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明顯重于中青年患者,與文獻報道相符[1]。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斑塊破裂多在原先非易損斑塊上發(fā)生,其發(fā)病多與應激導致冠狀動脈切應力增強有關,而且斑塊破裂既可以發(fā)生于嚴重狹窄的冠狀動脈分支,亦可發(fā)生在狹窄并不嚴重的分支中,故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往往較輕而局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存在時間長,管腔狹窄嚴重,故冠狀動脈病變呈現(xiàn)多支、彌漫的特點。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側支循環(huán)較多,推測可能與多支閉塞時未閉塞冠狀動脈內壓較單支閉塞時高,易于形成壓力梯度有關。此外,多支閉塞提示病程較長,慢性缺血性刺激有利于促血管新生的多種神經體液因子的分泌而形成側支循環(huán)[2]。
[1]姬洪濤.老年冠心病冠狀動脈造影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34):68-69.
[2]李玫,張國元,吳宗貴.冠狀動脈側支循環(huán)形成的影響因素及臨床意義[J].心血管病進展,2002,23(2):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