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輝,廖志敏,余定華
(四川省宣漢縣畜牧食品局,四川 宣漢 636150)
蜀宣花牛是以宣漢黃牛為母本培育出的乳肉兼用牛種,其含西門塔爾牛血緣81.25%,荷斯坦牛血緣12.5%,宣漢黃牛血緣6.25%。
蜀宣花牛犢牛指出生至6月齡的小牛。犢牛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形成,對外界的適應力較差,易患各種疾病。在飼養(yǎng)管理上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以保證蜀宣花牛犢牛健康生長。
1.1 清除黏液 犢牛出生后應立即清除其口腔及鼻孔內(nèi)的黏液,以免黏液影響犢牛呼吸。如犢牛已將黏液吸入并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時,可握住其兩后肢倒提,并拍打背部,以使黏液排出。
1.2 斷臍 犢牛正常呼吸后,在距腹部8~10 cm處用兩手卡緊臍帶反復揉搓2~3 min,然后在揉搓處的遠端用消毒剪刀剪斷臍帶,擠出臍帶中的黏液,并將臍帶的殘端放入7%的碘酊中浸泡1min。
1.3 擦干被毛 斷臍后,盡快擦干犢牛身上的被毛,以免犢牛受涼,環(huán)境溫度較低時尤應注意。也可讓母牛舔干犢牛身上的被毛,其優(yōu)點是可刺激犢牛呼吸,加強其血液循環(huán),促進母牛子宮收縮、及早排出胎衣,缺點是會造成母牛戀仔,導致擠奶困難。
1.4 做好記錄 犢牛出生后應進行稱重、編號,并對毛色、外貌特征(有條件的可對犢牛拍照)、出生日期、譜系等情況作詳細記錄,以建立檔案資料。
2.1 及時哺喂初乳 母牛分娩后5~7 d內(nèi)所分泌的牛乳稱初乳。初乳含有比常乳更高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而且還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能殺滅病菌和抑制病菌生長,因此,要盡早讓犢牛食入初乳。犢牛生后4~6 h對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力最強。犢牛初乳第一次哺喂量不低于1.5 kg,初乳每日每頭的哺喂量應占犢牛體重的10%左右,每日的奶量可分3次供給,奶溫應保持在38℃左右。
2.2 哺喂常乳 初乳喂4~5d后逐漸改為喂常乳,每日的奶量可分2~3次喂給,最好在擠完乳后立即喂食。喂奶應做到定時、定量、定溫。若犢牛60~70日齡斷奶,則全期食入奶量約為250~300kg左右。
2.3 刺激瘤胃發(fā)育
2.3.1 補飼干草。犢牛出生7 d后開始訓練采食干草,以鍛煉其消化能力。
2.3.2 補喂精料。犢牛出生一周后給予其適口性好、易消化,富含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精料。精料喂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以犢牛食后不拉稀為原則,一月齡時可日喂100g左右,2月齡時可日喂500g左右,3月齡時可日喂1kg左右。
2.3.3 補喂青綠多汁飼料。犢牛出生20d后可補喂青綠多汁飼料如胡蘿卜、瓜類、幼嫩青草等,開始時每天補喂20g,以后逐漸增加喂量,2月齡喂量可達1.5~2kg。
2.3.4 補喂青貯飼料。犢牛2月齡后補充青貯飼料,開始時每日補喂100g,3月齡時每日可喂1.5~2kg
2.4 斷奶 犢牛每日可采食精料1kg左右,達2.5~3月齡時即可斷奶。3月齡前的犢牛應任其盡量生長
2.5 斷奶至六月齡飼養(yǎng) 犢牛斷奶后每日繼續(xù)供給1 kg左右精料,粗飼料則任其自由采食,應盡可能飼喂優(yōu)質(zhì)青干草。犢牛日增重應控制在600g左右。
3.1 搞好衛(wèi)生 包括哺乳衛(wèi)生牛欄衛(wèi)生和牛體衛(wèi)生。喂給犢牛清潔、新鮮的牛奶和草料,喂后將犢??谶叺臍埬?、殘料擦凈。勤掃牛欄,保持牛欄和墊草清潔、干燥,定期消毒牛欄、牛舍。每天定時刷拭牛體,保持牛體清潔。
3.2 保溫和通風 犢牛舍冬季要注意保溫,牛舍應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要注意防止賊風侵襲。夏季應注意防暑。
3.3 運動和調(diào)教 天氣溫暖時犢牛可放出舍外活動。飼養(yǎng)員要經(jīng)常撫摸、梳刷牛體,以培養(yǎng)其溫馴的性格。
3.4 飲水 供給犢牛清潔飲水,哺乳期犢牛飲32~38℃清潔飲水,開始飲水時以2份奶、1份水的比例混勻喂給,2周后改飲常溫水。1月齡后,應在犢牛欄內(nèi)或活動場所設置飲用水槽,供給其充足的清潔飲水。
3.5 發(fā)育測定和編號 犢牛出生時和6月齡時要進行編號、稱重和測量體尺,并建立健全檔案資料,以便查詢、掌握犢牛生長發(fā)育情況。
3.6 穿鼻、去角和剪副乳頭 犢牛斷奶后,6~12月齡時應適時進行穿鼻、戴鼻環(huán),留種的牛更應及時穿鼻、戴環(huán)。犢牛出生5~7d后用烙鐵去角,并剪去副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