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鑫,胡月琴,吳震林
(江西科技學院服裝學院 江西南昌 330000)
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傳承和發(fā)展印證了歷史的進步。然而,服裝藝術史如一部濃縮的人類社會發(fā)展史,服裝作為人們生活基本需要的四大要素之首,任何時代的服裝不僅是當時政治、經濟的縮影,也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產物,時代思潮的反映。如中國服裝藝術史當中魏晉南北朝的服裝,由于戰(zhàn)亂頻繁,文人入仕途的抱負無法實現(xiàn),所以他們有意地違背禮教,表現(xiàn)在人物形象上是“仙風道骨”,而表現(xiàn)在服飾上則是“褒衣博帶”,當時的男子特別是文人流行穿的服裝是大袖衫,他們想通過服裝找到一種神仙般的感覺。瘦人穿上很肥大的衣服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飄然若仙”的感覺。古希臘民族是一個豪放和開朗的民族,他們的服裝浪漫、飄然,有一種隨意的優(yōu)雅[1]。
女裝又以其特有的時尚性在眾多不同類別的服裝中一枝獨秀,扮演著流行變化的重要角色。女裝是按照著裝者的性別來分的,女裝設計中的對象—女性是追逐時尚的先驅者,是時尚的最大參與群體,而且永遠是時裝設計師密切關注的對象,因此女裝設計在服裝設計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
服裝設計是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是藝術構思與藝術表達的統(tǒng)一體。藝術創(chuàng)作的成功與否取決于設計者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水平。專業(yè)資料和各類信息的收集積累,在服裝設計的學習過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在學習過程中,僅積累本專業(yè)的信息資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從服裝中再生服裝的設計方法,盡管很實用,但從更高要求來看,它很難擺脫他人構思的影響,難以獲得創(chuàng)新和超越。因此,我們需要更廣泛地獲取專業(yè)以外的各種信息,比如科技發(fā)展的成果、歷史文化的發(fā)展動態(tài)、各種藝術門類的作品等,以此來拓寬知識面,增長見聞,博采眾長,從中獲得更多的啟迪進而產生更好的想法。西洋服飾藝術史中,德意志風時期有一種斯拉修裝飾很有特色,斯拉修是裂口、切口的意思,如運用到現(xiàn)代服飾局部設計或是包、鞋等形成其特色。再如西班牙風時代在女子服飾當中有很多特點,肩胸當中填充物的使用、領子(拉夫)的流行、裙撐的使用、喬品高底鞋。如果以這樣的思維展開,來選擇服裝的設計點,將是不錯的思路。女裝服裝設計點常常運用在肩、腰、臀、胸口、下擺、袖口、頸部等等,甚至可以有更多的設計點,這正好吻合西班牙風時代服裝特點,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力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心靈上的興奮和共鳴。還可從古代服飾當中獲取靈感,如本土的元素采用、或是一種理念詮釋等等。
服裝作為載體,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創(chuàng)意服裝設計思路突破口,但點睛之處恰恰是傳統(tǒng)的東西,充分的文化內涵是創(chuàng)意服裝致勝的法寶,例如實用類女裝設計(例外品牌、天意品牌)。筆者認為這兩個品牌的設計師在國內是具有原創(chuàng)風格不多的設計師,其設計理念始終貫穿中國文化的脈絡,是本土的,也是時尚的,更是國際的。
現(xiàn)代女裝設計不僅是服裝與藝術、前衛(wèi)思潮的簡單結合,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一個民族深層的本質文化內涵。現(xiàn)代服裝設計要發(fā)展,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靠的是什么?除了設計師本人的才能,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所需要的沃土。服裝藝術史恰恰能給現(xiàn)代女裝設計的發(fā)展提供一些啟示。如中西服裝藝術史中圖案中的裝飾手法,若把這些裝飾手法運用到現(xiàn)代女裝設計中,再結合現(xiàn)代穿著者的氣質,必將使服飾發(fā)揮出強大的表現(xiàn)力,從而使其更具生命力[2]。
風格是指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對藝術的獨特見解和與之相適應的獨特手法,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作品的面貌特征、風格必須借助于某種形式的載體才能體現(xiàn)出來。服裝風格是指服裝外觀樣式與精神內涵相結合的總體實現(xiàn),是服裝所傳達的內涵和感覺,服裝風格能傳達出服裝的總體特征,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和精神上的作用。然而服裝風格類型多種多樣,把古代服飾的藝術風格吸取與借鑒到現(xiàn)代服飾當中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中國,唐朝的服飾是對美的釋放,對美的大膽追求,其服飾色彩之華麗、重裝飾、女子衣裝之開放是歷代沒有的,即使是現(xiàn)代人也為之驚嘆不已,望塵莫及。宋代的服裝,由于受程朱理學影響,人們的美學觀也相應變化,在服飾上主張不應過分豪華,崇尚簡樸,尤其是婦女服飾。魏晉以來,佛教傳入,玄學抬頭,放蕩不羈的“魏晉風度”開始形成[2]。而現(xiàn)代服飾則最典型的是奧運會頒獎禮儀服裝采用的“青花瓷”系列禮服,以瓷器裝飾圖案為主題圖案,展現(xiàn)中國悠久的文化,設計別具匠心。精致的青花瓷花紋,點綴在禮服上,美輪美奐,讓人不禁陶醉其中。中國的旗袍是其典型形象的一種,它是中國傳統(tǒng)的禮服。
在西方,古羅馬服飾風格復雜、凝重、富麗,有一種優(yōu)雅之風。如20世紀初,法國設計師波阿萊(PaulPoiret)以敏銳獨特的眼光洞察到“新女性”的需求,將希臘服飾與東方服飾風格相結合,廢除了女性傳統(tǒng)的緊身胸衣和繁復的裙撐及裝飾,具有鮮明古希臘服飾風格的外觀造型以及懸垂流暢的褶裥線條。在現(xiàn)代女裝禮服設計中采用,如運用古希臘、古羅馬服裝披掛、纏繞的方式,寬展的服裝上布滿了自由、柔軟而流動的衣褶,單純樸素的服裝面料,無形之形的造型,磨損的外觀……將古希臘服飾的神韻帶入到了新的時代[3]。
哥特式服飾上的特點是多采用縱向的造型線和褶皺,使穿著者顯得修長,并通過加高式帽來增加人體的高度,給人一種輕盈向上的感覺,特別重視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線條。女裝上裝緊身合體,下半身的裙子寬大、上輕下重,形成一種圓錐狀造型,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在Dior高級時裝發(fā)布會上,以哥特時期題材為靈感,以中世紀禮服為基礎的奇異廓型頻繁閃現(xiàn),黑色、血紅色與灰色的經過特殊處理的皮質及大量純黑色皮草的點綴大量運用[4]。Dior高級成衣發(fā)布會受到了哥特文化的影響,大大的墨鏡,長的暗色直發(fā),而大量黑色的應用,蕾絲、羽毛的點綴,大大的十字架項鏈的出現(xiàn),無不體現(xiàn)著設計上對早期哥特族著裝的借鑒。
服裝千變萬化,給人們傳遞時尚,給人類文化構造不同風情的審美。對如何繼承傳統(tǒng),延續(xù)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恰當?shù)剡\用古代審美文化方法設計原則,合理把握創(chuàng)新尺度,將其運用到現(xiàn)代服裝的設計中,將在現(xiàn)代服裝設計領域中探索一種新的設計思維方式,使服裝的設計實踐變得更加理性化。
[1]袁利,趙明東.打破思維的界限——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與表現(xiàn)[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2]華梅.服裝概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3]吳衛(wèi)剛.服裝美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4]白露.分析禮服的裝飾手法在形象設計中的應用[EB/OL].http://www.studa.net/yishu/120610/082402 53.html,201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