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鉉
(無錫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無錫214028)
職業(yè)學校是我國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員,是我國教育體系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近年來持續(xù)的普高擴招和現實社會中盲目追求高學歷現象,造成了職業(yè)學校學生生源素質每況愈下。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已不僅僅只是在學習上落后于整體水平,相當一部分在日常行為中表現也很差,甚至出現焦慮、冷漠、自卑、對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教育體系中的弱勢群體。
讓這個弱勢群體在一個嚴謹的、充滿溫情的德育過程熏陶下,成長為道德完善、心理健康、掌握技能、充滿自信的人是職業(yè)學校對社會最大的貢獻。要達到這個目的,對學生開展持續(xù)性、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德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情況,只有每天與學生相處在一起的班主任老師有著最深切的感受和體會。筆者擁有十七年班主任工作的積累,最大的感受就是德育教育要具有過程視野。德育教育的過程視野是指德育的內容是延續(xù)的、遞進的,符合學生成長階段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德育的活動是有機的、聯(lián)系的,是教育各要素和各種資源在時空中相互作用的。德育的評價是持續(xù)的、立體的,不僅評價學生個體縱向發(fā)展的情況,更關注學生個體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環(huán)境是否和諧友好。在過程視野的理念下,筆者嘗試著開展了系列有特色的自主活動。
每次接手新班,筆者深深體會到學生第一年剛進校的時候還有初三高強度學習壓力的慣性存在,學習尚且比較認真,能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但是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夠。通過交流發(fā)現癥結在于,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存在著對職業(yè)學校不認同和不了解的情況,他們對未來感到迷茫。在思想上表現為家長普遍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被淘汰的一批學生,學習能力較弱,上職業(yè)學校也沒前途,將來能有個工作就行,家長對學生就沒有任何學業(yè)上的要求。而部分學生則認為自己是差生,終于擺脫各類考試的束縛,可以輕松畢業(yè)了,于是在行為上表現出沒有目標和方向,沒有壓力和動力,比較懶散。學生和家長的認識誤區(qū)固然是社會對職業(yè)學校認識的縮影,但是作為教師決不能聽之任之,所以,筆者設計了職校第一年的兩個活動。
一是利用好家長會的平臺,開好第一次家長會。正如過程視野理念中所強調的,學生始終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而且教育資源除了學校外還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將三者有機結合才能形成合力,才能開展有效的德育活動。家長對學校的評價,有社會普遍意識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學生回家的描述、學校的宣傳以及老師與家長交流中自身人格魅力的感染。其中教師對于社會普遍意識與學生回家描述的可控性不是很大,利用家長會跟家長當面交流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這也是家長們評價學校和老師的特殊時機。能否向家長成功展示學校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是今后開展工作的基礎。筆者的第一次家長會從“我們的學校值得您選擇”、“我們的教學值得您信任”、“我們的管理值得您放心”、“我們的老師值得您交往”、“我們的學生值得您期盼”五個方面全方位地介紹了學??傮w情況、專業(yè)特色、管理制度、教師情況和學生前途。家長們通過會議,知道了學校的性質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產生認同感。明確了學校在學業(yè)、技能和管理上的要求,便于回家給自己的孩子提要求,有利于家校合作,家長們看到了孩子未來的前途就會重新拾起信心,就會有動力。
當然,得到家長的支持只是工作的開始,我們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學生。為此在高職一年級的學生第二個有特色的德育活動就是,舉辦“信自己、信未來”主題班會。這是學生進校后第一次大型主題活動,成功的主題活動能發(fā)現一大批隱藏著的能人學生,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向他們展示美好未來的畫卷,給他們重拾自信找到起點,為他們“親其師信其道“打下基礎?;顒又羞@些在初中因為學業(yè)不突出而被忽略的孩子有了成為眾人焦點的機會,曾幾何時,他們因為機會的缺乏和對自我能力的懷疑顯得自卑和冷漠。而第一次有機會為班級投入精力,付出勞動,第一次有機會和老師平等商談活動細節(jié),一種被尊重、被重視、被需要、被依靠的全新體驗讓學生們無比興奮。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畢竟是單純的,易塑的,一個成功的活動明顯地提升了自信心,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德育教育的過程理念告訴我們對學生要跟蹤關注,及時改變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學生在入學第一年可能被強烈的好奇所驅使,對學校的一切充滿著熱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快就會有適應性的疲勞感,沒有新的興奮點。特別是入學第二年的學生,身心正發(fā)生巨大變化,獨立、個性等意識悄然形成。他們已然熟悉了學校的一切,又暫時沒有考中級工、高級工的壓力,也沒有就業(yè)的壓力。向往獨立,渴望張揚個性的心理特征使學生與長輩們的沖突日漸增多,有些學生會把和父母之間的不健康情緒轉化為在校行為的異常,有些學生因為家庭的變故出現心理問題,有些還會因為新聞、微博、QQ群中一些負面報道,出現對社會的不滿情緒。面對叛逆的二年級,筆者設計的特色活動是“我的成長有你參與,我的成熟有你見證”。
同樣是利用家長會,但是這是一次要求學生、家長和任課老師一同參加。三個方隊,三個陣營,將在同一個教室碰撞出美麗的火花。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群星閃耀頒獎會。模仿《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為事先選出的班級明星頒獎。有熱心公益之星、無敵雙語明星、明日諾獎之星、心靈手巧明星、明日技師之星、班級文曲星等。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特長,為他們量身定做了頒獎詞,讓他們在家長、任課老師、同學的見證下上臺領獎。畢竟是一種肯定,在領獎的那一刻無論家長還是學生都難掩臉上的激動。在頒獎會上同學們還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藝,許多家長也是第一次發(fā)現自己的孩子居然還有這么好的繪畫能力,這么棒的歌唱技巧。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人生拍賣會。拍賣的是三件寶物,“一生的健康平安”起拍價為買入者三年的生命;“最大的智慧”起拍價為買入者十年的智慧;“最美的友誼”起拍價為買入者一年的“情書”。這是一個神秘環(huán)節(jié),雖然事先布置,但除了個別參與的家長、老師和學生知道外,同學們大都不知情。當與孩子正鬧著別扭的爸爸愿意用全部的生命拍下自己兒子一生的健康和平安時,當正與學生為了背英語而鬧得有些緊張的老師愿意用全部的智慧拍回最大的智慧送給學生時,當學生愿意用一生每年都為死黨寫“情書”時,同學們感動了,驚訝了,沉默了,反思了。一次富有創(chuàng)意的主題活動,演繹了一段成長的故事,留下了一段美麗的記憶,也融化了處在叛逆期學生的心?;顒舆^后,原本如刺猬般的學生收起了刺,親密與信任重又回到了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
職業(yè)學校的德育與普通學校最大的差別恐怕就是對專業(yè)、職業(yè)、就業(yè)的全方位教育。高職第三年學生學習的專業(yè)課程增多,實習實踐課程增加,有了考中級工的壓力。而學生如果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理解不夠,對今后的職業(yè)崗位不明確的話,很容易陷入另一個怪圈,產生厭學甚至想退學的念頭。有個別學生因為在實習課中覺得技能操作很苦,很枯燥,自己很笨,覺得學這個專業(yè)沒前途,義務反顧地退學,令人惋惜。為此筆者在第三年設計的德育活動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設計”和“我的夢,我的路,我的未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生中開展德育主題活動,應該側重更加理性、更加實在的方式,同時還可以和其他課程結合在一起進行。職業(yè)生涯設計就是和政治課、全國文明風采大賽融合在一起的大型主題活動。高職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專業(yè)基礎和技能基礎,對未來有過認真思考,所以在制作規(guī)劃書時相對更成熟理性些,效果也更好。這恰恰也印證了德育教育需要有過程視野。
“我的夢我的路我的未來”則主要利用班主任積累的資源,把以前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請回來進行現身說法。學長們的經歷和人生感悟可能比老師的紙上談兵更能獲得學生的認同。
高職四年級,學生們忙于考高級工和參加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活動,三年多來朝夕相處的同學們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在校園招聘會上為了一個崗位產生競爭,也有了諸多尷尬,他們會因為爭奪名企冠名班的名額而激烈爭奪,這個時候同學演變成競爭對手。在即將跨入職場的前夕,如果讓學生們產生職場殘酷,世態(tài)炎涼的感想,顯然與和諧社會不符。為此舉辦了“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歷過的瞬間”活動,和學生一起看照片憶往昔,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在一起回眸中留下溫馨的記憶。
五年高職生涯,四年在校生活,是學生從青少年走向青年時期的過渡,是學生走出象牙塔跨入職場的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過程。在這段人生旅程中總會有磕絆,班主任是那個陪他們走過的人,是引領他們經歷、見證他們成長的人,因此職業(yè)學校的老師應當不斷提高培養(yǎng)學生德育水平的能力,培養(yǎng)出一批技能高超,充滿自信的高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