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惠 張括志 張 華
(河北衡水中學 河北 衡水 053000)
大大小小的考試是參加高考的學生必不可少的經(jīng)歷,平時的課后作業(yè)和課堂練習更是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徑。 因此,試卷講評課、習題講評課在課堂教學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如何提高講評課的效率呢? 在化學組的同課異構(gòu)活動中,兩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兩節(jié)精彩的試卷講評課,令我們耳目一新,深受啟發(fā)。
兩位老師的共同特點是對試題進行了分類講評。 教師甲是根據(jù)知識的類型以及思路方法進行歸類,這是一種常見的分類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獲得方法規(guī)律的提升。 教師乙則根據(jù)學生的出錯方式進行分類,例如概念不清,審題不清,知識遺忘,不善于遷移運用,思路方法不當?shù)鹊取?這樣講評既能使出錯學生對號入座,正確歸因,加深印象,又能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從而提高效率。 可以看出,兩位老師在講評之前作了精心的準備。 一位老師反思如下:
第一,有些學生題作對了,但不一定對考查的相關(guān)知識完全了然于心, 所以有必要對一些知識進行梳理,先讓學生明白題目的考查點, 盡管是選擇題的一個選項,但牽涉的知識不少;第二,有些題目僅僅是作業(yè)題的變形, 但僅僅變換一點條件就導致30%的同學失誤,怎樣教育這部分學生, 讓他們養(yǎng)成嚴謹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不再“馬虎”? 同時讓他們不感覺出丑? 所以這些問題比較適合提問一些潑辣、不小心眼的學生;第三,分類講解是必需的,在此基礎(chǔ)上的升華怎么做到? 應該一類題分析完后讓同學們談收獲,以及以后做題的注意事項。
我們平時上課主要關(guān)注的是正確率,把正確率低的題目依次進行講解, 對學生出錯的原因不做深入地了解,就題講題,造成一部分學生陪聽,效率低下。 所以,我們在講評之前要廣泛搜集信息, 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我們常常說備課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習題講評課、試卷講評課也應如此。 首先根據(jù)試卷的內(nèi)容、特點和答題結(jié)果,對試卷進行歸類分析。 然后是備學生,造成學生考試失分的原因有心理因素,也有審題因素,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知識漏洞及方法的欠缺。 對于典型錯誤,可以提前找學生了解錯誤原因,確定學生的障礙所在。
試卷講評課應注意加強培養(yǎng)學生嚴禁規(guī)范的學習習慣。 規(guī)范體現(xiàn)在讀題、審題、解題、書寫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上, 因為不規(guī)范失分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原因之一。試卷講評課是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性教育的最好時機。 如何進行規(guī)范性教育呢? 以下是展示課的精彩片斷:
教師:當你們看到這道題的時候有什么想法?
學生:(眾答)很高興。 考試前剛做過。
教師:咱們請xxx 同學來分析一下這道題。
學生:(猶豫)這道題問的是實驗現(xiàn)象,我當時沒有考慮放出SO2的現(xiàn)象是否明顯……
教師:請把題目再仔細讀一遍。
學生:(逐句閱讀題干,恍然大悟)噢,先通入氯水,再通入氯化鋇溶液。
其余學生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顯然對審題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師適時點撥:審題重于解題,我們在審題時既不能因為題目熟悉而得意忘形,也不能因為題目陌生而心煩意亂。 這才是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以上是規(guī)范審題的教育,方法是讓學生說出考試時的想法,暴露錯誤,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 對于共性問題作出這樣的典型分析, 不僅使出錯的學生印象深刻,對其他學生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反之,對每一個錯誤都有老師進行泛泛點評,看似節(jié)省時間,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功效甚微,實際上是浪費了時間。
對于更加明顯的審題失誤, 可以進行專項統(tǒng)計,也是引起學生重視的措施之一。 比如:這道題要求寫離子方程式,有___人寫成了化學方程式,共失_________ 分。 這顯然對老師上課前的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書寫的規(guī)范性,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展示一些典型的試卷,這道題為什么會失分,怎么答才能不失分,學生是非常需要這樣的具體指導的。 有的題目學生雖然能夠得分,但存在僥幸的成分,在答題的技巧和細節(jié)上,需要老師耐心細致地分析。
有效課堂的標志之一是學生的積極思考,這就要求我們精心設計問題,留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充分的表達、交流、評價。 講評課的問題一般是圍繞題目提出的,提問的目的與新授課有所不同。 以下是兩位老師對問題“比較碘元素和硒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設計:
第一種設計:
先設計三個問題:(1) 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屬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單質(zhì)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質(zhì)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S+I2=? (3)S、Se、I、Br 的非金屬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個問題答出來,最初的問題就得出了答案。 這樣設計有利于分散難點,使學生盡快找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缺點是老師包辦代替,學生的思維力度較小。
第二種設計:先提問一名出錯的同學,該同學答這兩種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無法比較(一部分學生有同感);然后由另一名同學進行分析,最后師生共同總結(jié)問題的關(guān)鍵。 這樣設計學生思維的力度更大一些,并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缺點是占用的時間較長。
具體采用什么樣的問題設計, 取決于多種因素,不能生搬硬套。 但是無論哪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都要強化自己的有效意識,使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 一個教師絕不能憑感覺、憑經(jīng)驗、憑苦干去教學,而是要持續(xù)不斷地追問自己:“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什么樣的教學才算是有效的? ”“我的教學有效嗎? ”“有沒有比我的教學更有效的教學? ”等等。
對于課堂提問的處理, 還包括學生回答結(jié)果的評價。 評價應該是積極的,多角度的,開放的。 既可以由教師作總結(jié)性評價,也可以由學生相互評價。 由學生進行評價的好處是: 既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表達的習慣,又可以引導他們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還可以督促他們邊聽邊思考。
無論是考試還是平時作業(yè), 都是教與學的反饋,對教與學具有診斷性。 在講評時我們要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知識的擴展, 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jié)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擴展知識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題目的延伸變形。 為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講評時對重要題目要進行變化延伸,也就是常說的一題多變、一題多解。 要著重從方法和思路上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逐漸形成一般規(guī)律。 例如兩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對題目中的 “二氧化硫中混有三氧化硫如何除去”進行分析討論之后,都進行了擴展:二氧化硫中混有氯化氫如何除去?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如何除去? 二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硫如何除去? 等等,這樣就幫助學生總結(jié)了除雜問題中常用的原理。
二是對于重點題目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和延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根據(jù)知識線索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從整體和全局掌握知識,同時也能使學生易混知識進行對比記憶,例如針對于題目中“干燥的氯氣可以儲存在鋼瓶中”聯(lián)想濃硫酸也可以儲存在鋼瓶中,由“漂白粉在空氣中變質(zhì)”聯(lián)想在空氣中易變質(zhì)的其他常見物質(zhì)等等。
有模式不惟模式,習題講評課亦是如此。 永遠抱有研究者的心態(tài),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