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摘要】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按議論文三要素,即論點、論據(jù)、論證,三部分來進行作文教學,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容易掌握.因此,筆者在議論文教學中采用了“五步走”策略,能使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輕易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技巧。
【關鍵詞】開頭 結(jié)構 論證 結(jié)尾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6-0084-01
議論文的教與學一直是讓教師和學生極為頭痛的問題。每次寫作文,學生總是抓耳撓腮,看著800字的格子絞盡腦汁卻又無從落筆;每次講作文,老師總是唉聲嘆氣,看著學生的文章連連搖頭卻又苦無對策。所以,從教以來,筆者一直在嘗試尋找一種能讓學生減壓,又能為老師分擔憂慮的作文教學法。
要一次性解決寫作中遇到的難題絕非易事,但如果把作文分解成幾個部分,然后逐個攻破,那就相對容易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五步走”策略:
第一步:定話題,寫開頭。
高考作文無論出題方式如何改變,作文的立意如何不同,寫作的主題都是類似的,即以積極向上、正面樂觀的精神為主。因此,在備考作文時,如果能讓學生平時儲備一些作文話題,那么考場上一旦遇到類似的話題時,學生就能很快進入寫作狀態(tài)。筆者歸納了一些話題供學生寫作,如是:創(chuàng)新、毅力、讀書、勤奮……當然在選擇話題時,教師要善于篩選,選擇被關注度高,出現(xiàn)頻率多的話題。
一旦確立話題,就可以進入寫作準備階段。
首先是寫開頭。好的議論文開頭要做到短小精悍、觀點鮮明、較有文采,即:簡、明、美。如:高考滿分作文:《莫讓浮云遮望眼》“我們總是感慨自己看不清命運的臉,彷徨在熙熙攘攘的乖舛間,俯瞰七彩的橋面,心中早已悵然不已。朋友,莫讓浮云遮望眼?!钡谝欢巫髡呔吞釤挸瞿軌蛞I全文主題內(nèi)容的開頭,選準切入角度,并且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亮明觀點,使閱卷老師一望便知全文重點。這種開門見山,直擊主題的寫作方式,很受改卷老師的青睞。又如《誠信人生》:“誠信是什么?誠信是荒漠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誠信是寒冬臘月傲放的一枝臘梅,誠信是浮浮沉沉的人海中導航的一座燈塔,誠信是夜晚行路時前方如豆的不滅之燈……”這個開頭考生綜合運用了設問、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使文章增色不少。但是,在使用修辭手法時,要注意修辭運用的貼切、合理,切不能為了使用修辭手法而胡編亂造。
第二步:列提綱,定結(jié)構。
寫文章好比蓋房子,結(jié)構框架的好壞關系到房子的成敗。作文結(jié)構也可以直接影響到作文的最后得分。如果學生能很好地掌握議論文的寫作結(jié)構,就能避免議論文文體錯誤。
作文課上,筆者教授學生三種常見的議論文寫作結(jié)構。即:并列式、層進式、對比式。三種結(jié)構,能夠掌握并熟練運用兩種即可。
(一)并列式
并列式結(jié)構的基本模式有論點并列和論據(jù)并列兩種。論點并列,顧名思義,就是幾個分論點領起段落形成并列。論據(jù)并列是在論證過程中,為了充分擺事實,講道理,把幾個論據(jù)并列起來,形成并列。
(二)層進式
層進式的基本結(jié)構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怎么辦”,文章的各個層次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或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或從原因到結(jié)果,或從一般到特殊等。
(三)對照式
對照式,就是在中心論點提出以后,從正反兩個方面對中心論點進行論證。對照式結(jié)構由“點”“正”“反”“深”“聯(lián)”“總”六個部分組成。
議論文的寫作結(jié)構還有很多,這三種是常見的并且比較容易掌握的,學生只要能掌握并熟練運用其中兩種,便足夠了。
第三步:找論據(jù),舉例子。
要在考場中想到一個即合乎中心,又便于論證的論據(jù)并非易事,但是平時如果能有意識地將不同主題的論據(jù)進行歸納整理,到了考場上就能事半功倍。
第四步:學論證,寫段落。
議論文段落的論證方法,最有效的模式是:1.提出論點2.概括事例;3.事例點題;4.分析事例。
如這樣一個段落:蘇東坡少年時,對于自己的學問非常得意,于是他便寫了一幅對聯(lián)掛在門外,他寫道:“識盡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以示自己學識的淵博。過了幾天,有一位老者見了這幅對聯(lián)后找到蘇東坡說他有一個字不認識,要向蘇東坡請教,蘇東坡欣然答應。于是老者把字寫在了地上,可蘇東坡看了半天也沒認出是什么字,羞愧地向老者道歉。老者留下了一句“滿招損,謙得益”來教導年輕的蘇東坡。蘇東坡大受啟發(fā)將門外的對聯(lián)改為“立志識盡天下字,發(fā)憤讀盡人間書”。此后的蘇東坡虛心向他人學習,終成中華文學史上燦爛的一顆星。
經(jīng)過段落升格模式之后變?yōu)椋荷酵庥猩?,提醒我們要謙虛謹慎。(提出論點)年少時的蘇軾對自己的學問非常得意,曾在自家門外掛了一幅寫有“識盡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的對聯(lián)。一位老者看到這幅對聯(lián)后上門請教他,蘇軾竟被問得啞口無言。最后老者送給蘇軾一句話“滿招損,謙得益”。這句話給了蘇軾很大的啟示,使他明白了山外有山,人需謙虛謹慎的道理。(事例點題)于是他把門外的對聯(lián)改為“立志識盡天下字,發(fā)憤讀盡人間書”。(概括事例)如果當初蘇軾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那么他就不會那么狂妄;如果蘇軾沒有遇到那個教導他人應謙虛謹慎的老者,也許他已經(jīng)變成第二個方仲永,而不是一代文豪。(對比、假設分析法)
運用段落論證模式之后的段落增加了論點,使文章結(jié)構清晰,同時也使事例簡潔凝練,緊扣分論點。在論證上,有論有據(jù),使論點、事例更具說服力,文章有深度。
第五步:寫結(jié)尾,完全篇。
俗話說:“頭難起,尾難結(jié)”,議論文的結(jié)尾更“難結(jié)”。那么,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寫好議論文的結(jié)尾呢,議論文結(jié)尾的方法多種多樣,筆者根據(jù)文體特點,介紹三種常用的結(jié)尾方法:
(一)首尾呼應。如果在開頭提出論點,那么結(jié)尾再次反復,就可以呼應開頭,加強了論證的力度。一般來說,結(jié)尾在內(nèi)容和語言風格上都應該考慮與開頭和諧一致。如:
(首)有一種光華,籠罩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有一種火苗,躍動在民族靈魂的奧林匹克山上;有一種烈焰,溫暖了綿遠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們不能因為屢受傷害就失去與丑惡斗爭的信心,因為我們需要守衛(wèi)我們的精神火種——友善?。ㄟx自河南中考滿分作文《守衛(wèi)精神的火種》)
(二)總結(jié)全文。在結(jié)尾常見字眼有“總之”、“總而言之”、“因此”等表示結(jié)束性的詞語。如:
綜上所述,自強自立在個人成長和成材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雛鷹經(jīng)過風和雨的洗禮,終究能成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靠的是自強自立的信念?!墩f“自強“》
其三,呼吁號召。在結(jié)尾可用“愿”字領起自己的希望的內(nèi)容,也可用“讓我們”、“請大家”等向某一群體發(fā)出呼吁,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如: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戰(zhàn),奪取成功!
議論文結(jié)尾的多種多樣,并不一定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夠點明主旨,使文章結(jié)構完整,什么樣的方式都可采用。
將一篇議論文分解成五部分后,每個部分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強化,直至修改到最好為止,再將每個部分合并,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那么任何一個同學都能寫出一篇較有質(zhì)量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