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靜
【摘要】社會日新月異,源源不斷的信息激活了生活空間,不知不覺我們的學生走進了信息時代。關注小學作文教學的老師隨之發(fā)現,信息之門正悄然打開,為學生習作多辟一條道。在教學實踐中,若能注意引導學生感受信息,收集信息,運用信息,就可以拓展習作空間,豐富習作內容,收到良好的習作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 信息 習作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6-0095-02
一、參與生活,感受信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診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蔽覀兊膶W生趕上好時代,當他們逐步學會觀察探究時,周圍起了多大的變化。于是,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感就與社會緊緊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富有時代特色的信息,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寫作靈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1.在生活中感受信息
我們的學生置身于廣闊的生活空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年級同學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他們熱愛生活,喜愛新鮮事物,以好奇的眼光注視著周圍的一切,在有意無意之中,不斷接受來自各方面的信息。老師就要支持鼓勵學生,讓他們融入生活,切身體驗感受信息。在課余時間里,帶著學生乘船過渡參觀科技館,眼看耳聽動手做,感受科學信息。節(jié)假日,與親人一起參加社區(qū)活動,體驗社區(qū)文化,感受大家庭的溫馨。他們參觀路橋建設,工廠碼頭,聆聽特區(qū)建設的咚咚腳步聲。在廣告節(jié)、綠博會、果蔬展上,同學們認識綠色環(huán)保,感受來自大自然的信息。進行人物專訪,接受愛國奉獻的熏陶……走進生活,觀察體驗,是學生認識社會,參加實踐的大課堂。只有經常接觸參與,才會獲得源源信息。同學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在感受各方信息時,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積累了豐富的寫作材料,“信息作文”也漸漸出現在同學們的習作練習中。
2.在交流中收獲信息
交流,是傳遞信息的最佳方法。由于同學們經歷不同,見識有別,擁有的信息也就多種多樣。組織進行交流,有利于豐富學生的信息量。班上同學都有信息卡,除了收集儲存,還進行傳閱轉載,傳遞信息,制作信息報,布置信息角,每周一次的信息發(fā)布會,最受同學喜愛。我班同學大都住在新區(qū),眼看耳聽,經歷了多少新鮮事,他們爭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紹:新開張的松柏市場物美價廉,永升樓市火暴登場,松柏湖治污凈化,松柏二中即將興建,福利院接受各界捐款……從沃爾瑪進駐廈門,中國加入“WTO”,2001年APEC在上海召開,到世界反恐直指阿富汗,信息之多之廣令人大開眼界。交流中,同學們積極活躍,熱情高漲,帶著五條信息來,得到的是十條,二十條。同學們大量收集信息,心靈之窗為之打開,感受信息社會帶給自己的樂趣與靈感。
生活,豐富了同學們的信息量,信息,為他們的寫作多辟一條道。參與生活,捕捉信息,學生的作文,在信息社會中自由地蕩起雙槳。
二、關注媒體,收集信息
語文課程,植根于現實,面向未來,應拓寬學習領域,注意科技手段的運用。在信息社會里,媒體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作文教學必須高度重視媒體信息的開發(fā)利用,共享資源,為學生習作多辟一條道。
1.網絡信息
如今,網絡信息之多之廣之新,令人目不暇接,上網,成了我班學生課余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網上內容多而雜,學生辨別能力不強,玩樂多于學習。老師就要因勢利導,有目的地選擇有益內容,指導學生在網上遨游的同時,運用現代技術收集處理信息,下載交流,充實寫作內容。
語文十一冊第11課《鳥的天堂》教材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再查找資料寫一篇導游稿。樂于上網的同學興致勃勃,點擊網絡,獲取課文外的有關資料,不但介紹了“鳥的天堂”的具體地點,占地面積,周圍環(huán)境,自然資源,四季景觀,還下載了圖片資料。課文內容與網上信息交叉滲透,互補整合,一篇內容翔實,描寫生動的導游稿在學生筆下開花,加上繪聲繪色的介紹,給人于身臨其境之感。學生也從中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
同學嘗到了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甜頭,興趣盎然,在網上寫起了“信息作文”,進行“作文接龍”。2001年11月19日凌晨,太空出現獅子座流星雨。對這一天文奇觀,同學們極為興趣,上網點擊“天文氣象”,轉載流星雨的有關信息,寫下觀賞流星雨的過程,制作網頁,并發(fā)送同學。對方接著寫下流星雨劃過太空的壯觀美麗,有的抒發(fā)贊嘆之情。如此“信息作文接龍”構成了近二千字的作文《觀賞流星雨》。當這篇作文出現在“習作園地”時,轟動了同學們,他們爭相閱讀,感受“信息作文”的樂趣,贊嘆大自然的神奇。
如今,我班同學特別關注信息,從中受益,豐富了習作之源,誘發(fā)了動筆興趣,信息,為習作多辟了一條道。
2.資料信息
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直觀、方便的信息資源,是他們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平時,我注意指導學生閱讀書報,查找資料,收聽廣播,觀看電視,并作隨手收集,記錄感受最深之處,進行歸類處理。在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熱點之時,不但提高了思想認識,還為習作儲備了大量的資料,學生稱之為“習作信息庫”。由于學生做媒體的有心人,善于收集整理,寫作材料豐富廣闊。
2008年北京奧運會牽動國人的心。我班學生愛乒乓球,看乒乓球,是真心乒乓球迷,中國隊勝利出線,令人振奮。同學們通過電視,觀看了比賽驚險,激烈的拼搏場面,從報刊,特輯等資料中掌握了大量信息,感受乒乓球的精彩與刺激。我針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設計作文課《感受乒乓球》并舉行公開教學。由于學生從電視,報刊中掌握了直接的、間接的大量資料信息,多角度感受乒乓球之魅力,寫作話題廣闊,快樂乒乓球誘發(fā)快樂作文,筆下之作充滿活力。如《國門衛(wèi)士顯神威》、《精彩乒乓球》、《真心球迷》、《看球去》、《神勇乒乓球隊》、《擁抱勝利》。聽課老師稱贊同學們知識面廣,即興作文寫得好,同學們真高興。是資料信息拓展了寫作思路,說不盡的心里話,寫作源泉滾滾來。同學們嘗到了收集信息,查閱資料的甜頭,閱讀觀賞的興趣更加濃厚,寫作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三、合作評價,分享信息
信息,展現一片新天地,為學生作文注入時代氣息。但由于本班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不均,對社會生活,媒體信息的經歷感受不同,因此,在選材的新穎與陳舊,構思的廣闊與狹窄,表達的真摯與呆板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發(fā)揮信息功能,以達激活思維,取長補短,縮短距離,共同提高之目的,合作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文學習中的合作,就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共同協(xié)作為形式,一起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種自主學習形式。信息,不但指在實踐中獲取的有關資料,也指來自學生的學習信息:共創(chuàng)學習過程,共議學習體會,共享學習成果。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合作形式。
1.在獲取信息中合作學習
不管是獲取網上信息還是資料信息,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操作過程,從信息的收集,選取到運用,又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開展合作學習,以利生生互補,共享資源。在具體操作中,要注意發(fā)揮優(yōu)生優(yōu)勢,多給學困生予幫助??梢园春?、中、困進行組合,根據訓練重點確定主題,開展實踐活動,一起上網瀏覽,進行閱讀交流,共同確定符合主題的資料,收集下載,進行選材練習。這樣,學困生在合作學習中,與小組同學走進生活,共享信息技術,獲得真誠幫助,啟迪學習悟性,優(yōu)生的學習能力也在合作中得到進一步提高。
2.在構思成文中合作學習
作文學習,有著它的特殊性,每個同學的作文,是個性、水平的展示,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呢?習作前,根據訓練要求確定主題,利用手中的材料進行構思,列出提綱,然后在小組進行交流討論,互相傳遞構思信息。由于小組同學寫作能力不同,各自的思維也不相同,成文構思也就存在明顯差異。面對不同構思,引起思考,對比辨析,體會不同構思的表達效果,從中受益。這時,對學困生來說,多么需要獲得幫助,優(yōu)中生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幫助他們設定構思方案,討論成文步驟,小組同學在合作中共同完成習作任務。
3.在評價修改中合作學習
以合作學習的形式指導學生評價作文,修改作文,在自評互評,自改互改的過程中交流信息,取長補短,促進了解,共同提高。
評價修改之前,老師根據訓練要求,提出修改要點,例如:內容層次,譴詞造句,情感態(tài)度,小組合作對每篇習作進行評價修改。也可以先自評,再互評,最后自己修改。小組評價修改的過程,是合作學習,互相幫助的過程,是不同見解,各抒己見,傳達信息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積極投入,又當老師又是學生。學困生從合作學習中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獲得幫助。在對優(yōu)生作文的評價中,學習表達方法,找到了努力目標。同學們各有所得,興趣濃厚,作文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信息社會飛速發(fā)展,時代正邁步向前,學生面前將展現更為廣闊的天地。作文教學,就要與時代同步,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和信息資源,作文才會充滿生機,體現創(chuàng)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