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冰
摘 要 法官彈劾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法官身份保障制度之一,目前我國并沒有法官彈劾制度,然而現(xiàn)存的法官罷免制度仍存在諸多缺失之處,本文力求在借鑒國外先進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構建法官彈劾制度的理論和實踐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特別是對英美法系的美國的法官彈劾制度、大陸法系的歐洲國家德國和亞洲國家日本的法官彈劾制度進行比較分析,借鑒國外法官彈劾制度的有益成分,在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官彈劾制度的道路上做出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 法官 彈劾制度 權利保障
一、彈劾制度的概念
“彈劾”一詞,在漢語中的含義是指封建社會享有彈劾權力或職責的官員,檢舉、糾察、控告官員的不法情狀。是封建社會將官吏問責于刑的主要途徑。同時,我國古代的彈劾制度是隨著御史制度發(fā)展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在御史制度中,御史的重要職能就是監(jiān)督法律的事實、糾彈各級官員的不法行為。西方彈劾制度起源于古希臘,是針對“陰謀變更國體、賣國、違法提案”等政治犯罪,由民會對被告所做的司法審判程序,此程序不須遵守當時的任何訴訟程序,而被告一旦被認定有罪,則可對被告科處罰金、放逐或死刑等刑罰。現(xiàn)代的彈劾制度,追根溯源應起源于英國王室與議會的權力斗爭。
二、法官彈劾制度的意義
(一)保障法官身份,維護司法獨立
法官在行使其審判權時的獨立性是否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為了讓法官免受來自于外界的強加干擾,為了讓法官在斷案時不必退縮處理案件,而且還要去擔心自己的職位會因為一個案件的審判而被罷免的危險,在我國構建行之有效的法官彈劾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抑制司法腐敗
隨著我國司法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法官在司法改革進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是案件審判的主導者,他們擁有的權力會根據司法改革的進程而不斷變大,權力變大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對這種權力的監(jiān)督機制是否完善,在處理案件的時,是否觸及到腐敗問題,是否能夠是公開透明的,能夠讓民眾第一時間去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三)保障被彈劾者的合法權益
正義是法制的靈魂,為了維護這一靈魂的純潔性,為了維護法制的正義內涵,彈劾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在借鑒西方先進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的法官彈劾制度,設立專門的法官彈劾機關,將科學嚴謹的糾察制度深入人心,對于彈劾者和被彈劾者都有一定的約束,這樣民眾以及相應的執(zhí)法人員都不能武斷的去決定法官懲處。彈劾制度的行使不但可以保護被彈劾者的合法權益,也能使彈劾的過程公開透明化,讓正義深入人心,違法者必將遭到懲罰,清廉者必將得到公正對待,保障了處罰的客觀公正。
三、法官彈劾制度的構建
(一)借鑒西方彈劾制度
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千百年來長期積淀的彈劾制度法律思想,對新形勢下司法體制改革和不斷促進司法制度健全與完善意義重大。1906年孫中山先生就在“五權憲法”中第一次提出在中國試行彈劾制。在現(xiàn)有的政治框架中,不少法院的領導手中握有大權,這些權力并沒有得到制衡與約束,這種監(jiān)督十分軟弱。通過引進法官彈劾制度中的權力制衡思想,有利于克服這些弊端,保證法官廉潔正直,純潔法官隊伍。因此,在法官彈劾制度構建的道路上,不能盲目的學習,或是直接生搬硬套,而應當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努力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具有我國特色的法官彈劾制度。
(二)構建中國特色的法官彈劾制度
有學者建議我國應該建立像西方國家那樣的法官彈劾制度,以加強對法官職務的保障。筆者認為,應該建立中國特色的法官彈劾制度。我國司法改革進程中民主法治的觀念深入人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制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特別是司法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民主法治的理念在不斷推動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對司法權的監(jiān)督和對法官獨立的呼聲引起了司法理論和實務界的高度重視。
(三)保障法官身份的理念應為我國法官彈劾制度所接受
一方面,建立法官彈劾制度的目的不在于懲戒法官而是在于保障法官的身份、維護司法獨立、提高司法在人民心中的威信。法官彈劾制度是保障法官獨立性的重要機制。西方國家特別是英美國家實行法官獨立原則。法官獨立就是法官獨立審判,只服從法律,不受外來干涉。為了實現(xiàn)法官獨立,許多國家都制定了有效的保障措施特別是身份保障機制。在日本,為了保障司法權的獨立,避免司法機關受到其他國家機關的不當干涉,保障法官在行使職權時擁有足夠的獨立性,免受外界的影響,日本法規(guī)定了保護法官的制度。在建立我國的法官彈劾制度中,重視法官在心理上和身體上的健康情況,而不是一味的懲戒和彈劾,我們認為對提高法官的全面素質會受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美]昂格爾.現(xiàn)代社會中的法律[M]. 吳玉章,周漢華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01.
[2]王利民.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懷效鋒.司法懲戒與保障[M].法律出版社.
[4]李秋高.彈劾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檢察院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