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峰 郭玉忠
【摘 要】 目的:探討總結(jié)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住院順序編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行阿加曲班藥物靜滴,對照組患者行阿司匹林藥物治療,治療2周后進行卒中量表評分與生活活動能力測評,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生活活動能力恢復效果較好,觀察組治療總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對腦梗死患者行阿加曲班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腦梗死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活動能力,且無藥物不良反應,可以進行適當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 阿加曲班;急性腦梗死;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43.2 【文獻標識碼】 B
急性腦梗死是中老年群體的常見、多發(fā)疾病,具有極高的致殘率與死亡率[1]。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與生活壓力的增大,急性腦梗死疾病已經(jīng)成為臨床研究中關(guān)鍵性的死亡疾病與致殘疾病,其危害性僅次于惡性腦瘤[2],對患者的生命安全與生活質(zhì)量影響較大。及時、綜合、系統(tǒng)化的藥物治療與康復治療環(huán)節(jié)是疾病治療的關(guān)鍵點所在。本文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了阿加曲班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22-78歲,平均年齡為(66.4±8.2)歲。所有患者住院后參照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修訂的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確診[3]。隨機將4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20例,其中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年齡為23-78歲,平均年齡為(65.8±8.7)歲,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為22-76歲,平均年齡為(67.3±8.2)歲,兩組患者分別行不同的藥物治療,其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統(tǒng)計比較。
1.2 納入標準 (1)發(fā)病時長短于48小時,排除腦栓塞、腦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期患者;(2)均無嚴重的合并癥及出血性疾病等;(3)卒中量表(CSS)評分為25-35分[4];(4)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I)評分低于45分;(5)血小板數(shù)量、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含量指標正常,且患者肝腎功能無異常;(6)MRI檢查可見缺血性腦梗死體積小于10cm3。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行阿加曲班聯(lián)合阿司匹林藥物靜滴,初始劑量為60mg/d,用250ml生理鹽水進行藥劑稀釋,進行持續(xù)靜滴2天,治療第3天將藥物劑量縮減至20mg/d,稀釋后進行靜滴,每日兩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持續(xù)靜滴3小時;阿司匹林藥物使用方法:100mg口服,每日1次,持續(xù)用藥2周;15mgβ-七葉皂甙鈉用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稀釋行靜滴治療,每日1次,持續(xù)用藥7天。對照組患者行阿司匹林聯(lián)合β-七葉皂甙鈉藥物治療,治療方法與時間同觀察組。
1.4 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評定標準[5]: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降低幅度為90%-100%,病殘等級為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變化幅度為45%-90%,病殘等級為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變化幅度為45%以下;無效:功能缺損減小幅度低于15%。治療前后分別測定患者卒中量表(CSS)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I)評分。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臟器功能指標等變化。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記作(均值±標準差),行t檢驗,治療前后療效方面的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CSS與BI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患者卒中量評分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患者病癥恢復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基本痊愈6例,顯著進步8例,進步3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5.0%,對照組基本痊愈3例,顯著進步6例,進步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0.0%。兩組指標效果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等指標變化及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指標變化均在可允許范圍內(nèi),其中觀察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出現(xiàn)了延長,并無其它出血等不良事件發(fā)生。
3 討論
阿加曲班藥物是一種合成低分子左旋精氨酸的衍生物[6],具有十分顯著的凝血酶抑制作用。作為一種酶抑制劑,阿加曲班藥物能夠直接作用于凝血酶,進行抗凝。阿加曲班藥物作用機制不僅能夠作用于不同溶解狀態(tài)下的凝血酶,還能與穿過纖維蛋白柵欄作用于凝血酶[7],抗凝效果十分顯著。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阿加曲班藥物初步應用于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其初始作用做為擔當一種安慰劑[8]。近年來的文獻報道充分證實了阿加曲班藥物的臨床效果,本文40例腦梗死疾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統(tǒng)計結(jié)果與文獻結(jié)果相符,進一步說明了阿加曲班藥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疾病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本文40例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用阿加曲班藥物能夠改善患者病癥,提高患者生活活動能力,且無藥物作用,將其作為一種腦血管疾病常用臨床藥物價值極高。
參考文獻
[1] 董薇薇.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21(5):70-71.
[2] 耿文娟,王麗娟.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4):625-626.
[3] 赫丹丹,李永男.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50例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15):191-191.
[4] 馮鐸.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6(11):31-31.
[5] 齊學軍.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51(20):57-58.
[6] 朱遠群,余軍紅.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58例臨床分析[J].內(nèi)科,2010,5(3):267-269.
[7] 欒琳.依達拉奉聯(lián)合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25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11):6-6.
[8] 朱曉冬,王景華,程焱.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天津醫(yī)藥,2006,34(6):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