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黎
他是一名小北漂,當年剛到北京時因為身上沒錢,他睡過公園,也住過橋洞。到北京后的第一年,他換了八九份工作,卻依然沒賺到什么錢。那一年春節(jié),因為沒有路費,他沒能趕回西北老家過年。
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一個人徘徊在北京的街頭,看著漫天的煙火和別人家窗戶里透出的光亮,忍不住流下了淚水,他一面流淚一邊發(fā)狠地想道:將來有了錢,一定買上很多很多年貨回家,跟家人一起熱熱鬧鬧地過大年……
第二年,他瘋狂地打著短工,并利用業(yè)余時間擺地攤、做促銷,努力攢著每一分錢。臨近年關的時候,他終于有了一小筆積蓄,不必再為回家的路費發(fā)愁。在攥著來之不易的車票、提著買給家人的年貨登上火車的那一瞬間,他感覺幸福極了,雖然他在回程的火車上足足站了二十多個小時,到最后腿都站腫了,但他一直咧著嘴在傻笑,因為對他來說,再也沒有什么比回家過年的滋味更美妙了。
過完年回到北京之后,他又換了一份工作,并漸漸穩(wěn)定下來,開始鉚足勁兒打拼職場。因為工作努力,他慢慢地升了職加了薪,生活環(huán)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從2010年開始,他每年都能拿到3萬多元的年終獎。應該如何使用這筆年終獎呢?他只略略思索了一下,心中就有了答案。
2011年春運開始之前,網上出現(xiàn)了一個名叫《你回家,我埋單》的帖子。發(fā)帖人表示,自己愿意為那些囊中羞澀的外來人士報銷回家過年的車費和購買年貨的費用,對方只要提供證明材料,比如車票、購物小票以及相關的證件和照片,自己核實之后就會把錢打過去。是的,他就是那位發(fā)帖人,沒怎么猶豫,他就決定用自己的年終獎來做這樣一件事,雖然作為一名北漂族,他用錢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在他看來,能幫助別人回家過年遠比把那筆錢消費掉更有意義。
帖子剛發(fā)到網上時,人們將信將疑,不相信天下會有這種好事。一位生活困窘的打工者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加了他的QQ,然后試著向他求助。沒想到,經過簡單的核實,他就將錢打到了對方的銀行卡上。于是,又開始有人陸續(xù)找他“報銷”,這些人,大多是手頭拮據的外來打工者,也有外出求醫(yī)的患病者和家境較差的學生。短短十幾天里,他陸續(xù)資助了七十多個人,花光了自己的年終獎。雖然錢被花掉了,但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松,一想到那些受助者都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了,他的嘴角就不自覺地掛上了微笑。
從此以后,每到春節(jié),他都會用自己的年終獎來做同樣的事,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受助者對他千恩萬謝,想留下他的聯(lián)系方式以便將來答謝;媒體記者也對他敬佩有加,都想見面對其進行采訪,但全都遭到了他的拒絕。他不愿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只在網上簡短地表示:“我只是不想他們過年回不了家,那滋味,真的很不好受。”
而這一切,都是他瞞著家人和朋友悄悄做的,連那些受助者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人們只知道,他在網上給自己取的名字,叫作“諾亞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