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衛(wèi)東
摘 要:社會的發(fā)展,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創(chuàng)新改革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網絡技術對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雙面影響,提出了針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對策。
關鍵詞:網絡技術;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網絡文化建設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進步,網絡技術也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使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xiàn)代先進技術手段。這種技術手段的運用是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進行的改進,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網絡技術的運用無疑對當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隨著我國科技能力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網絡技術的運用能夠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巨大的影響。網絡技術逐漸成為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工具,但是網絡技術不僅對思想政治工作有積極的影響,也存在消極的影響。
1.計算機網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影響
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地了解到想知道的信息,網絡成為了獲得信息最快捷、最及時的工具。網絡的這些特點能夠大大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利用傳統(tǒng)媒體傳遞信息時,許多思想教育的內容不能夠很快地傳遞給大學生,大學生得不到最及時的消息。通過網絡技術,可以讓大學生集體在網絡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能夠快速地學習學校的精神和各種消息。同時,網絡技術的運用打破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時空限制,無論學生身在何處,只要有網絡就可以接受到最先進、最深刻的教育,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對一、面對面的教育方式。
在網絡世界里,大家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建議和看法,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各種論壇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知道學生在關注什么、贊成什么、厭惡什么等,思想政治工作就會變得更加有針對性,工作更加高效。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可以采用圖文并茂、豐富多樣的教育材料,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有趣味性,這樣能夠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2.網絡技術的負面影響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不僅能夠帶來好的影響,同時也能夠帶來負面影響。雖然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快速獲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是網上傳遞的一些不良信息(暴力、色情、詐騙等)對于大學生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也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嚴重的能夠導致大學生道德觀扭曲。如果大學生經常受到這種不良思想的影響,同時又缺乏引導,更容易喪失信念,這就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會使許多大學生沉迷在虛幻的世界當中。尤其是家庭貧困和心理自卑的大學生,他們在網絡中能夠逃避現(xiàn)實世界,如果一旦停止上網就會情緒低落,感覺生活沒有樂趣,更加不愿意參加教育活動等,嚴重的還會導致人格扭曲,不僅危害家庭,同時危害社會。
二、利用網絡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在計算機網絡發(fā)達的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開展工作。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與網絡技術的結合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將成為大學生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我們一定要善于運用網絡技術,將思想政治工作與網絡技術充分地結合。網絡信息量非常豐富,為大學生打開了全面了解社會、科技、文化的新窗口,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這一優(yōu)勢,占領網絡文化主陣地,在網絡中弘揚我國的優(yōu)秀道德文化,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網絡逐漸成為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的紐帶。采取這些措施,能夠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2.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
部分大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夠強,極有可能在網上迷失自我而做出觸犯法律、違背道德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引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要引導學生接收有益的信息,摒除不良的信息;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各種規(guī)章制度,養(yǎng)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同時,還要做好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對有網絡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
三、結論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正確認識到網絡技術的重要性,在保證傳統(tǒng)教育工作的同時,重視網絡技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高校要努力構建一支能夠熟練運用網絡、做好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養(yǎng)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王國炎.論經濟全球化視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fā)展[J].未來與發(fā)展,2009,(02).
[2]王海濤,江明月.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09,(07).
[3]田光燦.談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08).